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吃出个太乙道君 » 第48章 出世入世,有心无心

第48章 出世入世,有心无心

    直钩钓鱼行动失败了。

    觊觎山鬼身份的那道人没有出现,横加阻拦。

    缩小版金丝猴神魂挣脱似虚似实的钉子,立即与山鬼法印融合,顺利重新获得八仙山的山鬼位格。

    下一秒,金丝猴的身体溶进了青石。

    继而是叮的一声。

    似虚似实的钉子没了钉刺对象,彻底化实,掉落下来,发出脆声。

    一阵蒙蒙清辉闪耀过后,缩小版金丝猴神魂与山鬼法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被薜荔兮带女萝的清新鲜翠女郎。

    这女郎的面容看不甚清楚,一双眼眸非常明亮,出现后马上向杜伯盈盈一拜,然后又朝陶铁郑重拱手作揖。

    行过礼,女郎纵身一跃,在阵阵松涛、欢快鸟鸣与此起彼伏的野兽嚎叫声中,化作山间的清风,彻底融入八仙山中。

    山鬼,归位。

    原先隐隐蒙了层微不起眼黑气的八仙山,立即变得鲜活起来。

    豢养赤发大鬼的那道人直到此时仍未出现。

    想来是真的不会踏进这个仓促间布置的拙劣陷阱了。

    “悬崖勒马?”

    陶铁心中生出疑惑,随即不去管它,耳朵动了动。

    沉思一瞬,点了点头。

    然后伸手一招,驱使五只小鬼将落在青石上的那枚钉子招了过来。

    【法器:诅神钉】

    【信息碎片一:天罡法“钉头七箭”施法承载物;】

    【信息碎片二:施法者学法不精,只会一箭;】

    【信息碎片三:食之,或可习得天罡法“钉头七箭”。】

    看完信息碎片,陶铁没有丝毫犹豫,让五只小鬼将这枚钉子送入虚空,送到黄教习派来暗中处理山鬼一事之人手上。

    无论是追查觊觎山鬼身份、豢养赤发大鬼的那道人,还是深究山鬼莫名受伤,离开八仙山的真相,都能用得上这枚钉子。

    陶铁不可能冲着信息碎片三中提及的可能,就堂而皇之昧下这件证物。

    至于原本只是在做一个杀鬼的小任务,却冷不丁搅进八仙山山鬼之位争夺的麻烦中,会不会得不偿失,陶铁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以他对黄君实教习的了解,肯定不会差遣饿兵。

    回去之后,绝对会另有补偿。

    现在就按正常完结任务的流程去走就行。

    心中这般想着,陶铁给杜伯使了个眼色,转身准备下山。

    沉浸在自家捡到、豢养的乖巧金丝猴露露,猛然间“变成”八仙山山鬼一事所致的震惊情绪之中的杜伯,得到陶铁的示意,回过神来,跟上脚步。

    走出没几步,陶铁猛地停了下来。

    清新鲜翠女郎倏尔间出现在了他身前。

    一缕巍峨的“山”气与一缕厚重的“地”气自女郎袖中飞出,直直射向陶铁。

    五只小鬼及时出现,将“山”气和“地”气收进储物袋/五鬼袋里。

    陶铁眼神微动。

    “山”气加以秘法炼制,可成山剑,可作为《太乙分光剑诀》先天八剑道之艮剑道的修行资粮;

    “地”气加以秘法炼制,可成地剑,可作为《太乙分光剑诀》先天八剑道之坤剑道的修行资粮。

    看来精通《太乙分光剑诀》且了解《饕餮观想法》特质的黄君实教习已经与山鬼沟通过了,故而山鬼知道陶铁现在的需求。

    即便只是未得天朝敕封的山川之神,山鬼仍能从山脉之中提炼“山”气,从地脉之中提炼“地”气。

    当作谢礼给出,自然合情合理。

    问题在于,陶铁在山鬼归位一事中并没有出多少力气。

    作为酬谢的话,一缕“山”气或者一缕“地”气就足够了,没必要同时给出。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陶铁定定地看着山鬼女郎,静静等待着。

    果不其然,山鬼女郎真有所求,传音相告。

    听完传音内容,陶铁想了想,觉得这是一件小事,答应下来也无妨。

    更何况,连人家提前给出的谢礼都收下了,不答应也不好。

    于是陶铁扭头对杜伯说道:“杜伯,此事尚未完全结束,你留在长安村不太妥当,随我回传道院如何?”

    “啊?”

    杜伯闻言愣了一下。

    怎么突然间,陶先生提起这件事了。

    不过很快,杜伯便不再发呆,利落答应:“好嘞,我听陶先生的。”

    却是山鬼女郎也给杜伯传了音,叮嘱了一些事情。

    碍于大庸天朝的一些规定,山鬼不能直接报答在她受伤懵懂时候精心照顾她的杜伯,只能如此迂回。

    想做的事情做完,山鬼女郎没有多待,又一次化作山间清风,消失不见。

    她神魂中受的伤还没完全好利索,得通过休眠来恢复。

    陶铁与杜伯接着下山去。

    松涛阵阵,鸟鸣啾啾。

    恍惚间,似乎有一道清亮但哀怨的女声在唱着山歌。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山歌听在耳中,陶铁恍若身临其境,看见一个神女被一個入山公子俘获芳心,却求而不得,以至神伤的凄美故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陶铁感慨一声,随即不去听这山歌,不去想山歌背后的故事,只认真下山。

    出了八仙山,便是长安村。

    杜伯是老猎户,终身未婚,家中止他一人,故而没有离别之苦。

    但是善财难舍家难离。

    背井离乡之人,就算是破了口子的锅碗瓢盆,都舍不得丢弃。

    冷不丁要搬离长安村,去到县城传道院,杜伯就算很快接受了这个改变,还是提出想回家收拾收拾。

    陶铁应允了,没有阻拦,且陪同前往。

    杜伯住在村尾,离八仙山近,离山神庙也很近。

    等待杜伯收拾细软的时候,陶铁来到了长安村的山神庙。

    山神庙、土地庙一类的庙社,都是统一的低矮狭窄屋舍格局。

    只是有些能供奉神像,有些不能供奉神像。

    长安村的山神庙,便不能供奉。

    陶铁站在庙前,默默站定。

    这座庙已经很久没有人来祭祀过了,没有香火,冷冷清清。

    不过要不了多久,应该就会有一尊神像被请进去,香火自然会昌盛起来。

    就在陶铁默默注视眼前的山神庙之时,长安村的宗祠方向,传来了一阵欢呼。

    困扰长安村好几天的赤发大鬼在一道杀鬼符下,烧成了齑粉。

    村民的心顿时安定下去,可以放心收获。

    耳畔听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感应到愉悦释然的情绪,陶铁忽地心有所悟,生出一股冲动。

    修行即是修心,讲究一个顺心意而行。

    陶铁向后退了几步,仰头看了眼依然炽烈的皇皇大日,深吸一口气,平复好心境。

    片刻后,陶铁开始作法。

    左手结雷印,右手掐剑诀,步罡踏斗,从净口神咒开始,虔心念诵八大神咒。

    “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诵完玄蕴咒最后一句,陶铁立即施展学会以后从没用过的地煞术“禳灾”与“解厄”。

    神识奔涌,法力鼓荡,形成三根特殊的法香。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迳达九天。

    天地间的正气立即积极响应陶铁的心声,降下至长安村,扫尽妖氛。

    聚集在宗祠门前的所有村民,忽地感觉自己浑身一轻,从内到外变得十分安宁。

    就连空气,都香甜不少。

    喳喳叫着的鸟鸣听在耳中,不再烦躁,十分动听。

    往日里的关节疼痛,肌肉麻木,沉疴难愈的旧疾,全部减轻许多。

    “唉!”

    离了长安村,迟迟未回元阳观的年轻道人青云道长,看见长安村的气象焕然一新,些许浊气、邪气、病气、死气一扫而空,怅然叹了口气。

    定定地看了一眼长安村,又看了一眼八仙山,再看了一眼不远处矗立在那的元阳观,青云道长挥了挥拂尘,折转路线,往县城而去。

    修道不行道,越修越偏。

    与其回到元阳观,继续紧闭山门,与世隔绝,不问世事,潜心向道,做一个看似清清静静,实则浑浑噩噩的方外道人。

    不如趁此机会,寻一寻其他道去吧。

    陶铁不知道自己顺心意而起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但是他知道自己得到了怎样的收获。

    【地煞术:

    7、禳灾(精通,1%)

    8、解厄(精通,1%)】

    得自斩妖司和除魔司的两门地煞术,“禳灾”与“解厄”,经此一事,从入门变为精通。

    这个收获不可谓不好。

    但是相比起道心上的明悟,却又不值一提。

    陶铁彻底理解了黄教习让他在偏僻山村做捉妖人任务的良苦用心。

    《太上感应篇》有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修道之人,不仅要奉行众善,做到语善、视善、行善,更要主动行善,以此积功累德。

    所谓主动行善,又分两种,一种叫有心为善,一种叫无心为善。

    陶铁执行捉妖人任务,替长安村除去赤发大鬼,便是有心为善,所得报酬便是铜钱、白银。

    得到黄教习示意,送八仙山山鬼归位,也是有心为善,所得报酬是一缕“山”气。

    接受山鬼女郎的委托,带杜伯离开长安村,妥善安置,仍是有心为善,所得报酬是一缕“地”气。

    真正意义上的无心为善,便是刚才顺心意而行,替长安村禳灾,给村民解厄。

    无心为善,但行好事,天地人心间自有报酬给出!

    想通这个道理,陶铁停下施法的动作,嘴角挂起淡淡的微笑。

    同样身心一轻的杜伯这时背着一个包裹走了过来。

    犹豫许久,杜伯终究决定不带太多东西,只带一把刀、一柄弓、几件衣服、所有积蓄就行。

    家里的锅碗瓢盆什么的,全都不要了。

    “收拾好了?”

    陶铁一看便知杜伯的打算,仍旧问了一句。

    “好了,陶先生。”

    杜伯声音闷闷地回答。

    “闭上眼睛。”

    陶铁也不多问,如此说道。

    杜伯不明白为何要闭上眼睛,但是立即照做。

    五只小鬼随陶铁心意而出,团团包围住杜伯,动作麻利地开始搬运。

    既然明了黄教习的良苦用心,陶铁肯定要将之践行。

    送杜伯去县城一事,便不亲力亲为了。

    反正五鬼搬运术可以搬人,来去无踪,不仅便利,也足够安全。

    不一会儿,杜伯便被五只小鬼送到了离县城不远的官道上。

    陶铁顺手还在斩妖司和除魔司任务板块发布了一个任务,请某位捉妖人帮助杜伯在县城中安家。

    五只小鬼按照陶铁的心意,也给杜伯留下了几贯铜钱,作为安家费。

    站在官道上,怀揣沉甸甸的铜钱,杜伯有些茫然。

    这就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该从哪里开始呢?

    不待杜伯想出个所以然,一个作典型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快速出了城门,找到杜伯,亮出黑色石板,和气问道:“你就是来自长安村的杜伯?某姓谭名晋玄,九品儒修捉妖人,接了安顿你的任务。确定无误的话,这就随某进城吧。”

    “啊?”

    杜伯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仔细看了看黑色石板投影出的内容,方才答应下来,“好的,麻烦谭先生了。”

    “任务而已,没有什么麻烦可言。”

    谭晋玄不在意地说了声,转身领着杜伯向城门走去。

    “杜伯,稍待。”

    这时,后面忽地传来了一声呼喊。

    杜伯还没来得及迈步,立即回头看去,发现出声呼喊之人赫然是先前在长安村宗祠见过一面的青云道长。

    谭晋玄不得不停下脚步等待,与此同时做了些许戒备,警惕似慢实快、一步好几丈、迅速接近的年轻道人。

    青云道长无视了谭晋玄的戒备警惕,来到杜伯身前,疑惑问道:“杜伯如何来了县城?”

    问出口以后,不待杜伯回答,青云道长立即醒悟自己的行为不甚妥当。

    交浅言深乃是大忌。

    他与杜伯,其实陌生,不应这般问,更不应问这些。

    青云道长随即歉然说道:“抱歉,杜伯,贫道失礼了,还请杜伯见谅。”

    说完这句话,青云道长深深作揖。

    谭晋玄眉头微蹙,见两人不是熟识,自己又没那么多时间浪费,便不去管这名年轻道人究竟想做什么了。

    “杜伯,站稳。”

    出声提醒了一句,谭晋玄从袖中掏出一只秃笔,随手画了几下。

    一朵云立即凭空生出,载着谭晋玄与杜伯两人向城里而去。

    留下直起身来的青云道长。

    看着两人很快就要进入城门的背影,青云道长眼神闪烁了一下,做出一个决定。

    今天接连遇上两位捉妖人,证明捉妖人与他有缘。

    既如此,何不自己做一名捉妖人?

    入世行道,积功累德!

    青云道长挥了挥手中拂尘,微笑自语: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