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111章:恐慌的南掌

第111章:恐慌的南掌

    在离开西南七司之前,朱瞻墡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让朱安先背好锅,然后沐晟按部就班地处理就好了。

    所以,在朱瞻墡看来,如果是为了沐晟自己或者是沐家的话,那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横竖都跟沐晟没啥关系,他为啥要费这个劲?

    那可能性就只有一个了:为了朱瞻墡。

    开疆拓土的是武将,文臣才是治世的主要力量。

    朱瞻墡和文臣的关系……只能说是一片狼藉。

    恐怕如果朱瞻墡不是朱高炽的儿子,而且还是嫡子的话,那些文官早就跟朱瞻墡翻脸了。

    这次彻查西南七司,表面上来说是为了解决西南七司不理圣谕、不缴赋税的事情,但实际上却会衍生出很多的问题来。

    首当其冲的,肯定就是贪官问题了。

    细究起来,其实整个大明上下没有几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不论文臣还是武将,肯定多多少少的都沾点儿屎尿屁。

    这次处理西南七司的贪官,朱瞻墡可以说是相当严苛,只要是贪墨的,就全部处理,连带家人。

    在这一片泥潭里,你偏要做那个白莲花,别人能愿意吗?

    说起来很可笑,你明明是对的,却要考虑错误的人的想法。

    但现实如此,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以前朱瞻墡虽然和文官的关系不好,但是再怎么说他也是太子的儿子,而且还是嫡子,理论上来说是有承袭皇位的可能的。

    除此之外,再加上这两年朱棣对朱瞻墡也格外看重,还有就是此前朱瞻墡虽然和文官冲突不断,但绝大部分都是在立场问题上,并没有因为贪墨问题和文官交锋。

    所以,沐晟这样处理,其实能减少朱瞻墡很多的麻烦。

    虽然朱瞻墡不在乎,但他却愿意承这个情。

    ……

    在知道西南七司的事情已经基本处理完毕,只剩下收尾阶段之后,朱瞻墡就不打算再去一趟西南七司了。

    没有意义。

    如果想要西南七司不再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西南七司不再是大明最边陲的地带,这样一来监管力度就会自然而然的加深,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现在摆在朱瞻墡面前的,还是南掌等国的问题。

    “有黎思齐的消息吗?”

    回到建昌府的下榻处,朱瞻墡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带着几分疲惫问着张辅。

    “有。”张辅点点头。

    “不过暂时没有什么进展,黎思齐没有什么能量,也没有什么势力,和他的两个伯伯没有什么可比性,恐怕短时间之内达不成我们想要的结果。”

    “另外……”张辅说着微微躬身,贴到了朱瞻墡的耳边。

    “前几日监视黎思齐的将士们回报,说是暹罗似乎有接触黎利两个兄长的意向,只不过目前还没有真正接触,只是在黎利的两个兄长进入暹罗地界后给了不少的优待。”

    “盯紧一点。”朱瞻墡闻言顿了顿,然后说道。

    “虽然我不觉得这些丧家之犬能够做出什么成就来,但我不喜欢放虎归山。”

    “不管是黎利的兄长、侄子,还是儿子黎思齐,说白了不过是我们进行下一步的一个借口罢了。”

    “只要目的达到,他们就没有必要留下来了,该处理掉就处理掉吧。”

    “是。”张辅闻言点头。

    “另外……”说到这里的时候,朱瞻墡抬起了头,目光灼灼。

    “派人给南掌、高棉和占婆国传信,就说黎利于长山山脉的四国交汇之地失去了踪迹,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彻查全国上下。”

    “如果找不到黎利,那我们大明可就要进入他们的家里,开始搜查了。”

    ……

    此前和黎利秘密交易,并且秘密处决黎利的那步棋,现在到了该用的时候了。

    朱瞻墡的目光从来就没有被局限在一个小小的交趾中,他想要的是整个中南半岛,一直到苏门答腊岛,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马六甲海峡这个咽喉被大明掌控。

    ……

    “殿下,这……”听了朱瞻墡的话后,张辅讪笑着说道。

    “恐怕有些难度。”

    “在您离开的这段时间,大火并没有停止,而且已经烧到了高棉和占婆国的地域了。”

    “他们本就受大火困扰,如今我们再提出进入他们境内搜查,恐怕……”

    张辅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事情别做的太绝了。

    然而,朱瞻墡可从来都不会在意这些。

    “所以呢?”看着张辅,朱瞻墡的声音很是平淡,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宗主国围剿叛逆,他们没有派兵相助,把黎利这个叛贼堵住,可以说我这个将领指挥失误,也可以说咱们大明将士做的不好,但那是陛下的事情,和这些从属国有什么关系?”

    “他们没有协助宗主国围剿叛逆,就是他们的不对,眼下我们还没有追究他们的错误,他们就感恩戴德吧!”

    “告诉他们!”朱瞻墡说着站了起来,运气铿锵。

    “如果不让我们入境搜查,那我不介意等下个冬天再放一把火!”

    说完,朱瞻墡拂袖离开。

    受大火困扰……废话,如果不是这个节骨眼上,朱瞻墡还不会做出这个决定呢!

    眼下已经如春,西北季风即将转变成湿润的西南季风,届时大火会在季风的影响下向北移动,而北部地区已经被烧过了,没有什么能烧的了,所以大火用不了多久就会熄灭。

    朱瞻墡就是要趁着大火熄灭的这段时间,把中南半岛这潭水给搅混了,最好是能给这些国家扣上个罪名,让大明有出兵的理由。

    其实,朱瞻墡的做法,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随着朱瞻墡的话被相继传达到南掌、高棉和占婆国,整个中南半岛都乱了起来。

    高棉和占婆国倒还好,眼下这两国都处于内乱之中,他们甚至希望明军能入境,因为明军是能够左右他们内乱结果的。

    但是相比之下,南掌就不一样了。

    他们早就知道朱瞻墡对南掌虎视眈眈,毕竟此前朱瞻墡用黎思齐口供威胁他们的事情还近在眼前呢。

    南掌不觉得朱瞻墡在得知他们此前曾经资助过黎利的消息后,还会选择放他们一马。

    这不符合朱瞻墡的行事风格。

    而事实也证明,他们猜对了。

    不过,对于眼下的这种情况,倒也不是所有的南掌人都持恐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