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104章:因和果,要分清

第104章:因和果,要分清

    “那就先这样定下来吧。”朱高炽看着儿子说道。

    “你还有别的问题,或者是需要补充的吗?”

    “还有另外一件事。”朱瞻墡闻言摇了摇头。

    “嗯?”朱高炽看了看蹇义,又看了看儿子。

    “还有什么事情?”

    “关于交趾……”朱瞻墡斟酌了一番,但还是开口说道。

    “目前,交趾的问题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高棉和占婆国有没有不轨之心现在还不清楚,但从他们如今的局势和表面上的表现来看,短时间内他们是不会有不臣之心的。”

    “南掌的问题也简单,交趾的一把火让他们知道了我是一个不忌世俗,也不择手段的一个人。”

    “所以,只要我还在交趾,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的交趾可以说是一块没有归属的肥肉,再加上那一把火,如今交趾的土地可是肥沃得很,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如果时间拖得过长了,我们大明被其他的事情缠住了手脚,又或者是我失去了如今的威慑力,事情就不是那么好处理的了。”

    ……

    朱高炽闻言默然。

    朱瞻墡的想法合情合理,但说出来的话却是让朱高炽……有些难堪。

    别的都还好,就是朱瞻墡的最后一句话,多少带点儿歧义。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朱瞻墡才会失去如今在交趾的威慑力呢?

    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朱瞻墡出了意外,不管是因病也好还是突发情况也罢,突然离开了人世。

    第二,朱瞻墡……被捆缚住了。

    而现如今,能够捆缚朱瞻墡的都有谁呢?

    朱棣这位大明朝的皇帝毫无疑问是一个,但从目前的情况以及朱棣的野心来看,朱瞻墡的做法一直都很符合他的心意。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朱棣是不会捆缚住朱瞻墡的。

    那么,什么是非正常情况呢?就目前来说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朱瞻墡自寻死路,想要自起炉灶,起兵谋逆。

    除了朱棣之外,能够对朱瞻墡造成影响,甚至是完全控制住朱瞻墡的也就只有两个人了。

    他的父亲朱高炽,以及他的大哥朱瞻基。

    从正常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是朱高炽对朱瞻墡这么做了,那算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朱高炽这个人就和战争、屠杀等字眼完全不沾边。

    如果是朱瞻基的话……

    朱高炽不愿意继续想下去了。

    ……

    “嗯,你说的有道理。”朱高炽深吸一口气,语气尽量放平缓。

    “不过,这不是一件小事,偌大的交趾如今可以说是空无一人,我们大明如果想要完全将交趾掌控下来,那就又得迁移百姓过去,还得调一部分官员过去,甚至还有军队。”

    “宜之,你回头注意一下,暂且先挑选一批官员,让他们前往交趾进行建设。”

    “记住了,这次不能只找替补学习的士子了。”

    “微臣明白。”蹇义躬身领命。

    事实上就算是朱高炽不额外嘱咐,蹇义也清楚这种情况。

    和云南不同,云南是朱瞻墡的封地,虽然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分,但事实就是事实。

    除此之外,还有沐家的存在,到时候朝廷往西南七司调任替补学习的士子为官,云南肯定也得派一部分人过去监督的。

    所以,往西南七司调人,完全可以调动那些替补学习的士子。

    但是交趾不同。

    如今的交趾,哪怕是大明过去,也是得重新开始的。

    上到州府、城池、县衙,小到百姓聚居的村落,不能说全部,但大多数也都在朱瞻墡的那一把火下化为了废墟。

    相较于开荒,可能也就只有土地是现成的了,其他的一切设施都要重建。

    调整和从头开始,这不是一个概念。

    在这种时候,肯定是需要有经验的官员的,最起码也得有这么一批有经验的官员带头,领着那些替补学习的士子去干。

    ……

    “不过……”看着蹇义低头领命,朱高炽却反倒是开始犯难了。

    “官员和士子的事情倒是好说,只需要朝廷一纸调令,就算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但愿意去的人还是大把大把的。”

    “但百姓的问题要怎么解决?迁移去交趾,这可是背井离乡啊?百姓们能愿意吗?”

    朱高炽这句话一说出口,整个文华殿都安静了下来。

    ……

    汉人对土地有很强的依赖性,甚至将土地视作是命根子,如果不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汉人是绝对不会动土地的主意的。

    不管是房子还是耕地,如果变卖了,那就说明这家人是真的走到了绝路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而这点可以说是汉人所独有的。

    汉人对祖先是很看重的,宗祠、族谱等都是这种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如果想要他们迁移到交趾,这就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

    “有这么麻烦吗?”看着低头不语的众人,朱瞻墡很是无语地开口说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们把问题给想复杂了?”

    “皇孙殿下。”听到朱瞻墡的话,蹇义抬起头来说道。

    “迁移百姓,如无必要的话几乎没有人愿意这么做,这里面困难重重,您没有接触过,所以可能不太清楚……”

    “所以?”朱瞻墡双手一摊。

    “看来真的是脱离百姓太久了,使得你们都不了解百姓的想法和真正的需求了。”

    “蹇尚书,我知道你家境优渥,生活无忧,甚至幼时就能败在蒙元的中书左丞门下。”

    “但是,那只是你的生活,对于最底层的百姓来说,生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吃饱、穿暖、娶妻、生子,这就是他们一生的目标了。”

    “不知道蹇尚书可否还记得蒙元时期云庄老人的那句诗。”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朱瞻墡一边说着,一边走向了文华殿的左侧,那里摆放着一幅大明的疆域图。

    “大明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还有很多,对于他们来说,你们所想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你只看到了他们的反抗,但却没看到他们是为了什么而反抗。”

    “他们甚至不在乎自己是哪国人,他们在乎的是哪国把他们当人。”

    “蒙元不把他们当人,所以他们选择跟随太祖高皇帝揭竿而起,反抗蒙元的暴政。”

    “如有一日,我们大明也不把他们当人了,他们也同样会揭竿而起,反抗我们大明。”

    “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这个得分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