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99章:土司问题

第99章:土司问题

    有些人的一生,从开始就被安排好了。

    朱瞻墡算是例外吗?算是,也不算是。

    说算是,是因为他的一生的确是被安排好了的,作为当朝太子的嫡三子,他的大哥是当朝皇太孙,他的三哥是大哥的备胎,而他是三哥的备胎。

    简单来说,他是备胎的备胎。

    要么,老大能够顺利登基,那他就会成为藩王,富贵一生,但也毫无自由。

    要么,他这个备胎的备胎上位,然后才能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

    说不算是,是因为如今的朱瞻墡算是自己闯出了一片天。

    商业起家,北征建功,再到现在能够率领军队,掌握一个乃至很多个国家的生死,这算是朱瞻墡自己搏来的。

    但是仔细想想,如今的朱瞻墡,有何尝不是被安排好了呢?

    只不过因为他能力的出色,所以被安排了新的道路罢了。

    同样的,婚姻对于朱瞻墡来说,也是被安排的。

    对于所谓的朝鲜贡女,朱瞻墡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对于自己被安排的人生,他也没什么感觉。

    当然了,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被安排到他身边的人对他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

    ……

    从乾清宫出来,朱瞻墡回了慈庆宫。

    不过,他没有先去见自己的母亲,而是先来到了文华殿。

    “您呐,还是得多休息。”

    听到声音的朱高炽抬起头,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五儿子,第二眼看到的则是在儿子身后唯唯诺诺,想要阻止但又不敢阻止的内侍。

    “回来了?”朱高炽摆了摆手,示意后面的内侍先退下。

    “嗯。”朱瞻墡点了点头,站到了自家老爹的身边,毫不忌讳地翻了翻书案上的条陈。

    “爷爷通知的有些晚了,如果我是在交趾,那肯定能在年前赶回来,不过接到爷爷口谕的时候我是在孟定府,所以回来的晚了一些。”

    拍掉了自己儿子乱翻的手,朱高炽将条陈整理了一下,然后才看着儿子说道。

    “孟定府的情况怎么样?”

    对于朱瞻墡去了西南七司一事,朱高炽是知道的,因为在朱瞻墡把交趾的事务交给张辅前往西南七司之后,张辅第一时间就派人把消息送到了京城。

    如今已太子身份监国的朱高炽怎么可能不知道?

    “还能怎么样?”朱瞻墡挑了挑眉,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孟定府是烂透了,上到官员下到土司沆瀣一气,再加上早些年朝廷腾不出手管他们,所以才会有不缴赋税的情况出现。”

    “我去了之后把官员都杀了个差不多了,回头您记得让吏部筛选一批官员出来,毕竟没有官员还是不行的。”

    “这个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能搞得定吗?”朱高炽看着儿子的眼睛,似乎是想要得到什么反馈。

    “你应该知道,如果根源的问题不能解决,派多少官员过去都是无用的。”

    “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和当地的土司同流合污,要么就是被架空……甚至是会被清理掉。”

    “当然。”朱瞻墡很是自信地说道。

    “喏,您看看这个。”

    说着,朱瞻墡从袖兜中掏出了一封条陈,站起身放到了自己父亲的桌上。

    看了自己儿子一眼,朱高炽没有看到任何不安和忐忑,看到的就只有自信。

    ……

    看着自己父亲拿起条陈看了起来,朱瞻墡的嘴角翘了起来。

    摊丁入亩和改土归流这两个政策,目前他打算只在西南七司试用,一来是因为想要彻底解决西南七司的问题,这两条政策缺一不可,二来是因为以后的事情得以后再说。

    云南虽然说是朱瞻墡的封地,但实际上却是无名无分的。

    因为按照惯例来说,朱棣不能给朱瞻墡这个孙子封地,给朱瞻墡封地的应该是朱高炽这个父亲。

    而且,就算是等到老爷子驾崩、朱高炽登基了,朱瞻墡也不可能有管理整个云南的权力。

    先不说云南的藩王没有权力,就算是因为朱瞻墡劳苦功高,朱高炽给他开个后门,有些事情朱瞻墡也是不能做的。

    管理封地是管理封地,但摊丁入亩和改土归流是制度问题,朱瞻墡就算是想要实施,那也得先禀明朝廷,等到朝廷答应了他才能做。

    当然了,这些都是正常情况下的问题,如果不是正常情况下的话就不好说了。

    毕竟,朱瞻墡不按常理出牌又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

    ……

    “这是你想到的?还是沐晟给你的办法?”看完了条陈上的内容,朱高炽眉头紧锁,看向儿子的目光中带着几分不敢置信。

    “当然是您的儿子我咯。”朱瞻墡耸了耸肩,一副很明显的样子。

    “沐家镇守大明的西南边陲都多久了?里里外外算下来得有四十多年了吧?要是他们真有这种办法……”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瞻墡停顿了一下,斟酌了说辞之后才继续说道。

    “如果他们公正无私,那他们早就把这两个法子上禀朝廷了。”

    “如果他们心怀贪欲,那就不会把这两个法子交给我。”

    “这倒是。”朱高炽闻言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办法的确是不错,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两条能够缓解很大压力的政策,甚至毫不客气地说,这两条政策能够让他们的生活大变样。”

    “但是,问题也是有的。”

    “什么问题?”朱瞻墡闻言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父亲的顾虑。

    “时间问题?成本问题?”

    “这些都不是问题,且不说您监国理政这么多年,就说以太子的身份,您都应该知道这两条政策能够很好的巩固我大明的国基。”

    “只要能够巩固我大明的国基,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当然了,孩儿也不是说这两个法子就是完美无瑕的,老话说得好,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人心是堵不住的,时间长了这两个法子也会被发掘出漏洞来,但最起码就现在来说,这两个法子值得咱们大明试一试的吧?”

    “这倒是没错。”朱高炽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犹豫。

    “对于摊丁入亩这一点,我没什么疑问,但疑问的是这个改土归流。”

    “云南的土司,你真的能处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