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86章:好心办坏事

第86章:好心办坏事

    高棉给出的态度很是诚恳,似乎郑和完全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事实上郑和也的确是答应了,毕竟大明宝船队这五个字最前面的两个字是大明。

    不过,郑和也没有完全相信高棉。

    从表面上来看,高棉似乎没有欺骗大明的必要,因为这样做的话会致使高棉陷入和交趾一样的境地。

    但不管是什么可能,哪怕几率再低,可能性也是有的。

    郑和不是普通的宦官,他是给朱棣牵过马的,对于战场上的事情,他或许不如张辅、沐晟等人,但也绝对不是个小白。

    郑和很清楚,只要不是大明,任何的关系都是不牢固的,无论是什么关系,破碎只是时间和时机的问题罢了。

    因此,郑和虽然按照高棉官员所说的那样进入了澜沧江中下游,准备协助朱瞻墡拦截黎利,但也留下了保底的手段。

    宝船队中的船只并不全都是一样的,而是有不同规制的,而且是有阵型的。

    宝船队中共有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和水船等类型。

    其中宝船其实就是舰船,既是郑和的帅船,也是各国使臣来往于大明时所称作的船。

    马船又称快马船、马快船,是大型快速水战与运输马匹等军需物资的兼用船。

    粮船自然是不必多说,是承载航行途中所需粮草的船只。

    坐船又名战坐船,是船队中的大型护航主力战船,同时也是帅船下辖将领所乘坐的指挥船。

    战船的体型比坐船要小一些,是护航和战斗的主要用船。

    最后一种水船是用了储藏淡水所用的船只。

    除了多种的类型之外,宝船队在出航的时候也会采取一种名为飞燕阵的阵型。

    飞燕阵,顾名思义,如同一只飞翔的燕子一般。

    由内及外,飞燕阵的外围是清一色的战船,确保整个宝船队的安全。

    向内则是马船,然后是坐船,坐船呈现为一个圆形,内部是粮船和水船,最中心则是郑和的帅船,也就是宝船。

    此次在高棉停靠,郑和抽调出了十二艘战船进入澜沧江,剩余船队则是在海边停靠,用剩余的战船和坐船将其他船只围起来,以确保安全性。

    这样一来,就算是高棉心怀鬼胎,也很难对宝船队造成过大的损失。

    在郑和的计算中,如果高棉暗中埋伏,宝船队最大的损失也就是进入澜沧江中的十二所战船。

    以这个损失来换取高棉对大明的态度,郑和觉得这个计划还是很划算的。

    ……

    另一边,长山山脉。

    朱瞻墡原本准备进山,因为时间又过去了三天,这三天时间让大火已经南下去了,如今进山是可行的。

    但是最终,朱瞻墡还是放弃了。

    朱瞻墡之所以放弃进山,是有四个原因。

    第一,大火虽然往南去了,但留下的余烬仍在冒着烟气,如果进山,飞扬的灰烬以及余烬都会对大明将士造成伤害。

    第二,如今敌暗我明,黎利在演州府附近的长山山脉中露头已经是三天前的消息了,黎利不可能三天不挪窝,这个时候进山怕是也找不到人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高棉派人传来了消息。

    高棉或许实力不济,但还是会做人的。

    在确定郑和答应进入澜沧江阻拦黎利,高棉就立刻派人前往演州府,给朱瞻墡通风报信。

    如今,黎利的北方是明军所在的交趾,西北方是急于拿他人头换取大明原谅的南掌,西南方有大明的宝船队,黎利可以说是插翅难飞了。

    剩下的方向……全都是海,如果黎利能在宝船队抵达的情况还在海路逃出生天,那朱瞻墡也认了。

    第四,也就是最以后一个原因,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朱瞻墡并不是很想抓黎利。

    朱瞻墡之所以追捕黎利,其实更多的还是因为“形势所逼”,而不是朱瞻墡想要追捕黎利。

    在朱瞻墡看来,留着黎利,才会有更大的可能。

    朱瞻墡的目光从来都不是一个交趾,他还想要南掌,想要暹罗,想要高棉,想要占婆国……

    他想要整个中南半岛!

    明朝前期,小冰河期只能算是初步显露出了它的威力,但即便如此,气候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

    后世的南方很少下雪,而在永乐年间,坐落在南京的应天府却是年年下雪,从不缺席。

    如果能够拿下中南半岛,大明就能在面对小冰河期的时候有一个退路。

    当然了,朱瞻墡从不认为封建时代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灭亡是所谓的小冰河期导致的。

    历朝历代,王朝的灭亡或许有很多的原因,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内部的腐败。

    大明也是如此,虽然小冰河期的影响也是存在的,但并非主要原因。

    但是,不是主要原因,就能够置之不理吗?

    显然是不能的。

    放掉黎利,大明就有了足够的理由。

    无论是南掌、暹罗、高棉还是占婆国,只要我怀疑黎利躲在了你家里,那你就得让我进去搜。

    不让?那你就是阻挠宗主国平叛,甚至可以认定你就是叛贼同党。

    这,才是朱瞻墡想要的结果。

    郑和的出现,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朱瞻墡没有预料到郑和会在这个时候返回,而按照常理,郑和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返航。

    之前朱瞻墡采用火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眼下是北半球的冬天,盛行的是向南吹的西北季风。

    宝船队每次出航,基本上都是在年初,甚至还曾经有过为了追赶西北季风,在过完年后仓促出发的情况。

    所以,西北季风是适合宝船队出航的风,但若是返航,西北季风就是顶头凤了。

    但是没有办法,现实是郑和已经回来了,而且本着作为大明船队的责任,他们开始帮助朱瞻墡围堵黎利。

    朱瞻墡不是不能派人去通知郑和,让他故意放水,但这样做的影响朱瞻墡不太愿意接受。

    朱瞻墡相信,如果自己派人送去消息,郑和是会放水的,但这样一来大明宝船队在水上无敌的形象就会受损。

    最终,朱瞻墡选择走一步看一步。

    毕竟,以黎利作为理由进攻中南半岛的其他国家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但也不是唯一的一个突破点。

    最起码,南掌和暹罗都曾经资助过交趾的叛贼陈季扩和黎利,这也是一个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