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73章:京中反应

第73章:京中反应

    朱瞻墡大胆采用火攻的方式,而且还是从士兵到平民一视同仁的烧,这种激进的行为到底还是传到了顺天府,传到了朱高炽的手中。

    不过这也正常。

    火攻所产生的烟尘和浓烟是无法处理的,大明并不只有云南和交趾接壤,广西也是。

    朱瞻墡有信心火攻不给大明造成损失,但广西的地方官可没这个信心,况且朱瞻墡此前也并未告诉任何人他要用火攻,所以广西那边一度以为大火是交趾的反扑。

    另外,张辅是朱棣派到交趾给朱瞻墡兜底的,火攻这种如此激进的做法在张辅看来风险太大。

    不过碍于来之前朱棣的嘱咐,所以张辅并未干涉朱瞻墡的决定,而是选择将消息传回顺天府。

    对于张辅把这边的消息传回顺天府的举动,朱瞻墡是知情的,不过他并没有阻止。

    ……

    顺天府,皇宫,乾清宫。

    朱高炽早就猜到自己这个儿子会不走寻常路,但是他没想到朱瞻墡的胆子竟然这么大,竟然敢无差别……屠杀。

    所以,一接到消息,朱高炽立马就跑到了老爷子这边来。

    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已经不是他这个太子能够处理的了。

    然而,在把消息上禀给老爷子之后,朱高炽却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

    “让他放手去做吧。”

    在听儿子说出交趾的情况后,朱棣沉默了很久很久,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心。

    “爹!”朱高炽顿时急了。

    他很清楚,如果再不阻止朱瞻墡的话,经此一役,自己那个儿子就会真正的成为人人唾弃的存在。

    此前在草原,朱瞻墡虽然以雷霆手段解决了福余卫和泰宁卫,但那并没有让朱瞻墡走到无法回头的绝地。

    中原和草原的争斗持续了一千多年,从先秦到两汉,从唐宋到大明,中原和草原的仇恨可以说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别看福余卫和泰宁卫已经归附于大明,成为大明的一份子,但那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兀良哈三卫年年南下,到大宁附近劫掠。

    因为这些原因,大明百姓并不认同兀良哈三卫是大明的一份子,对他们的仇恨可是一点都不少。

    所以,那时候的朱瞻墡哪怕是以残忍的车轮斩解决了泰宁卫和福余卫,但在大明也没有激起什么浪花,因为人们的情绪大多都是畅快。

    但是交趾不同。

    虽然交趾和大明缠斗了十多年,但交趾和大明的仇恨并不涉及到百姓这个层次,因为交趾有很多人都是从中原,尤其是两广和云南等边陲地带迁移过去的。

    如果朱瞻墡真的把交趾杀了个精光,那各种恶名就逃不掉了。

    虽然这个儿子继承皇位的几率很小很小,但朱高炽也不愿意让儿子背上这样的恶名。

    哪怕……只要牺牲朱瞻墡一个人,就能够彻底解决交趾的问题,朱高炽也不想这么做。

    ……

    “你还是不懂那孩子。”朱棣闻言笑笑,只不过笑容中的生息并不多。

    “其实吧,别说是瞻基了,哪怕是你,也不如这孩子成熟果决。”

    “你觉得这孩子是冲动吗?”

    “或许是,但即便是冲动,也是因为这孩子年纪小,是因为年少的热血,而不是因为没有考虑,脑子一热就这么做的。”

    “经历过福余卫和泰宁卫的事情,这孩子已经很成熟了,对于火烧交趾的结果,这小子肯定是考虑过了,而且考虑的很清楚了。”

    “既然考虑清楚了,他还决定这么做,那就证明他已经做好准备了。”

    “说实话,这孩子很聪明,但更难得。”

    想到这里,朱棣轻叹一声,浅浅的叹息中充斥着满满的失意。

    “说这孩子聪明,是因为他每次都是立大功,但却总是会找到一些别致的角度,让自己所立下的功劳陷入争议,最后功过相抵。”

    “就是因为他这样做,所以我才说他聪明,因为他知道我这个老头子年轻的时候靖难,年老了还得遭受儿子的背离之痛,所以用这种过激的做法,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无心那个位置。”

    “说这孩子难得,是因为他其实有很多选择。”

    “他是皇孙,是以后的皇子,更是未来的藩王。”

    “按照我大明的律例,藩王虽然没有权力,但最起码能过一个普通人,甚至是官员贵族都享受不到的人生。”

    “而且这孩子还经商,为自己累积了不菲的家底。”

    “所以说,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孩子都可以度过一个舒服的人生,但他却选择了站出来。”

    “在北征时,是他站出来,跟我说阿鲁台之所以敢屡次捋我们大明的虎须,最大的可能就是有兀良哈三卫做后盾。”

    “他亲口跟我说,瞻基是皇太孙,名声不能有任何污点,所以他愿意去剿灭兀良哈三卫。”

    “如今,他又一言不发的选择火攻交趾,这样一来,就算是以后被万人唾弃,和朝廷也没有关系,因为朝廷大可以说是瞻墡的一意孤行。”

    “所以,随他去吧……”

    ……

    看着面前带着无尽失意的老爷子,朱高炽沉默不语。

    他知道,老爷子是在自责。

    自责自己没有把事情处理好,最终让朱瞻墡这个孩子承担了下来。

    自责自己没有处理好两个儿子的事情,最终让朱瞻墡背负了不该背负的东西。

    也自责自己的身体不争气,在这个时候帮不上孩子任何忙。

    但是,朱高炽又何尝不是在自责呢?

    想到这里,朱高炽轻叹一声:“爹,那儿臣就先告退了。”

    ……

    乾清宫再次恢复了平静,而朱高炽则带着满腹心事回到了慈庆宫。

    “怎么了?”

    一进门,太子妃张氏就迎了上来。

    张氏虽然从不轻易主动参与政事,但不代表她不关注自己的丈夫。

    自己的丈夫急匆匆地离开了文华殿,直冲乾清宫,态度之着急,让张氏一看就知道是出了大事儿的。

    但现在的大明,能有什么大事儿呢?

    北方草原虽未彻底平定,但仅剩瓦剌和朵颜卫的草原,可以说在未来十几年都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因为北征的胜利,关西七卫也老实了不少。

    那么,如今大明最紧张的地方,自然就只有一个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