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68章:火攻的利与弊

第68章:火攻的利与弊

    金平城内。

    这三天,沐晟整个人都是恍惚的。

    原本他以为沐家搭上朱瞻墡这个宗室,就算是不能再次腾飞,日后也多多少少的有些保障。

    毕竟这两年以来,朱瞻墡的成就算是很高了,声望也累积的很快,最重要的是还有皇帝的重视。

    沐家能和这样的人结下姻亲,怎么看对沐家都是有好处的。

    但是让沐晟没想到的是,这姻亲刚定下来,朱瞻墡就给他拉了坨大的!

    火攻,算不上是战争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用的次数也绝对不算是少,可火攻和火攻也是不一样的!

    你见过直接无差别杀伤,甚至打算直接把一个国家给烧没的火攻作战吗?

    沐晟告诉你,他见到了。

    被朱瞻墡一把火引燃的交趾森林大火已经持续了三天,这三天的时间里整个金平城都笼罩在雾霾之中,正如沐晟的心情一样。

    这特么的,这确定不是皇帝想要灭掉沐家,所以把朱瞻墡当做棋子来用的计策吗?

    ……

    相比于沐晟,朱瞻墡的表现倒是十分平静。

    在真正行动之前,朱瞻墡考虑了很多很多的方法,可若是想要彻底解决交趾的问题,常规办法显然是没有用的。

    还是那个问题,交趾土司被黎利给的大饼所诱惑,帮着黎利瞒着平民,而交趾的排外情绪又很重,再加上地势复杂,很难从基层瓦解黎利和土司的结盟。

    最终,朱瞻墡决定因地制宜,利用交趾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采用火攻的无差别进攻方式。

    无差别的进攻方式并不只有火攻一种,而朱瞻墡之所以选择了火攻,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毫无疑问的是,火攻对于现在的朱瞻墡来说是最省力的办法。

    大火一烧,直接无差别进攻,就算是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烧不到,大火所产生的烟雾和灰尘也够交趾喝一壶的了。

    就算是不致死,但只要大火烧的时间够长,也能达到朱瞻墡想要的无差别杀伤的效果。

    其次,大火对于明军日后的进攻有很大的帮助。

    改变地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震就是其中一种,火攻或许不是最好的方式,但也绝对是有效的方式。

    被大火席卷之后,交趾的植被肯定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等没有了茂密的植被作为掩护,毫不客气的说,交趾就任由明军拿捏了。

    交趾的问题之所以尾大不掉,还是因为地形和地势给明军带来了极大地困扰,纵观永乐年间十几年内多次对交趾出兵的经过和结果来看,明军胜利的战役要么是平原地带,要么是攻城,要么是河流和沿海地区的水战。

    最后,说的远一点,这场大火对战争胜利之后大明的统治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自古以来,刀耕火种就是人类最常用的耕作方式,甚至直到后世仍旧有刀耕火种的影子。

    所以,火攻交趾,对于明军来说好处多多。

    但是,坏处也不是没有的。

    首先,明军要面对和交趾一样的问题,那就是火攻所带来的烟雾和灰尘。

    其次,森林大火是无法人为控制的,一旦大火转头向北,云南也有大量的热带雨林,很有可能杀敌不成反伤己。

    最后,正如沐晟所担心的一样,这一场火攻下来,朱瞻墡必然会背上各种恶名。

    对于这些坏处,朱瞻墡也是很早就考虑好了的。

    森林大火所带来的烟雾和灰尘对明军的影响其实不是很大,虽然交趾这边因为纬度的问题没有什么感觉,但在季节上已经开始朝着冬天走了。

    随着冬天的到来,冬天所特有的西北季风也会很快到来。

    西北季风是亚洲中部在冬季所特有的一种季风,西伯利亚地区形成的高压让空气向着东南方向流去,从而形成西北季风。

    西北季风可以分成两股,一股是从西伯利亚地区吹下来,经过大明的东部沿海,最终吹到太平洋的寒冷季风。

    另一股同样是从西伯利亚地区吹下来,但却在大明的中部因为地势所转向,朝着巴蜀、云南等地吹去,最终经过中南半岛,进入印度洋。

    也就是说,眼下的风向正好是从云南朝着交趾方向吹的。

    因为季风的原因,大火很难向北方的云南蔓延,同时烟雾和灰尘也会随着季风被吹向交趾。

    最后,随着大火慢慢向南燃烧,中间被烧过的地方会形成隔离带,大火向北方蔓延的可能就几乎为零了,烟雾和灰尘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一个问题了:朱瞻墡的名声。

    中原的历朝历代,在对外时的政策都有所不同,有向唐朝一样大开国门,欢迎四方诸夷的,也有向西汉神将霍去病那样骑兵奔袭,走到哪里杀到哪里的。

    但无论是哪个朝代,只要是汉人当家做主的朝代,就不会出现滥杀俘虏和平民的情况出现。

    最起码……不能在明面上杀,也不能杀完了还大肆宣扬。

    但是现在,朱瞻墡采用的是大范围无差别杀伤的火攻,而且日后如果有大火蔓延不到的地方,他还会继续补火。

    这样一来,事情是肯定瞒不住的,这么大的火灾,能瞒得过谁?

    滥杀俘虏……这个罪名是没有的,毕竟没有俘虏,哪来的滥杀俘虏这一说?

    但是!

    滥杀平民比滥杀俘虏更严重,毕竟俘虏再怎么说也是俘虏,是给大明将士带来伤害的人,而平民却不一样。

    可以想象的是,经此一役,朱瞻墡势必会受到人们的口诛笔伐,尤其是某些一直反对朱瞻墡的人。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朱瞻墡也早有考虑。

    人各有志,朱瞻墡之前说对皇位没兴趣这种话不是场面话,而是真的对皇位没啥兴趣。

    但是!有一个前提!

    熟知历史的朱瞻墡很清楚,皇帝是一个看似很风光,但实际上却是有口难言的一个位置。

    你做的不好,那你就是昏君、庸君,谁都会对你口诛笔伐,总之就是没有任何好处。

    你做得好,那就是你应该的,毕竟你是皇帝,而皇帝本来就应该带着帝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做得好的皇帝几乎都是短命鬼,每日要面对无穷无尽的奏疏,面对文臣武将的争斗,面对贪官污吏的斗智斗勇,甚至还要时时刻刻小心有人想要你的命……

    所以,皇帝真不是一个好的位置,但这个位置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做了皇帝,最起码明面上你可以掌握别人的生死。

    这就是朱瞻墡不争皇位的前提:要保证没人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如果有人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那朱瞻墡自己都不敢保证自己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