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25章:市舶司提举

第25章:市舶司提举

    翌日,皇宫,乾清宫。

    朱瞻墡一脸懵的看着上面的老爷子,又看了看身边的父亲和大哥,属于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今天一大早,他刚刚洗漱完毕,还没来得及吃早饭,朱平就告诉他锦衣卫的人一早就等在门外了。

    虽然朱瞻墡觉得可能没啥大事儿,但锦衣卫再怎么说也是老爷子的人,是直隶于老爷子的机构,所以就先见了见。

    然后,他就一脸懵的被锦衣卫请到了皇宫来。

    而且他一来,就看到老爷子、自家老爹和自家大哥都在。

    “咳咳,皇爷爷……”气氛安静的让朱瞻墡感觉心慌,不由得轻声开口说道。

    “您这是……”

    “嗯……”朱棣轻轻地舒了口气,从奏折堆中抬起头,看了看下面的朱瞻墡。

    没有说话,径自拿过了一封诏书,将其交给了身边的随侍太监。

    随侍太监快步走到朱瞻墡的面前,将诏书呈到了朱瞻墡的面前。

    朱瞻墡没有第一时间去接,而是看了看正在注视着自己的老爷子,又看了看旁边的父亲和大哥,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啥玩意儿?啥惩罚还得下诏书?

    “赶紧看!”见朱瞻墡迟迟没有动作,朱棣没好气地开口说道。

    “看完了好让人送到吏部去。”

    “吏部?”朱瞻墡敏锐地抓到了朱棣话中的关键点。

    既然是吏部,那就说明是和官员任免相关的事情,毕竟和户部掌管钱粮一样,吏部就是管这玩意儿的。

    意思是这诏书里不是给自己的惩罚,而是职位的任免?

    可是自己……

    虽然心有疑惑,但朱瞻墡还是在老爷子的注视下拿起那封诏书看了起来。

    ……

    “不是……”朱瞻墡很快浏览了一遍诏书,当即就哭丧着脸抬起了头。

    “爷爷,孙儿也就跟杨大学士沟通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您不至于要把孙儿流放吧?”

    “什么流放!?”朱棣有些头疼的扶住了脑袋。

    “这还不是流放!?”朱瞻墡的声音猛然提了起来。

    “谁不知道这市舶司提举的职位是三保太监的,而三保太监又是负责大明下西洋事务的,如今您让孙儿做这市舶司提举,那不是……”

    “是是是,是什么是!?”朱棣没好气的抬起头,顺手抓起旁边的奏折就扔了出去。

    “我让你担任市舶司提举一职是没错,但谁说要让你出海了!?”

    “啊?不出海啊……”朱瞻墡愣了一下,然后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那就好……”

    ……

    “你啊你……”朱棣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起身绕过书案,走到了朱瞻墡的面前。

    “关于你昨日和杨荣说的事情,爷爷觉得你说的在理,下西洋是一件赚钱的事情,而且还是能够在保住面子的前提下赚更多的钱。”

    “所以,爷爷和你爹商议了一下,决定让你出任市舶司提举一职,至于马保,就让他和王景弘一起出任市舶司副提举吧,反正在下西洋一事中,正使太监才是他主要的职位。”

    ……

    市舶司是创立于宋朝的机构,后续的元朝和明朝都有延续,明朝的市舶司中职位最高的就是提举一职,下面设有副提举二人。

    朱棣的意思是,以后这大明的市舶司,就是朱瞻墡出任提举,主管市舶司主要事宜,马保,也就是郑和,与王景弘出任副提举,负责下西洋一事。

    朱棣何尝不知道此前朱瞻墡是在插科打诨?

    先不说朱瞻墡有多出色,就凭着朱瞻墡这些年在商业一事上玩儿的风生水起的,朱棣就不信他看不懂自己的意思。

    ……

    “这样啊……”朱瞻墡搓了搓下巴,做出了一副思索的模样。

    “也就是说爷爷您打算采用孙儿的想法呗?但孙儿有个条件!”

    朱棣闻言有些头疼地扶住了脑袋,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你说。”

    “首先!”朱瞻墡闻言大喜,立马伸出了一根手指。

    “市舶司每次远洋,除了必须品之外,其他任何的物品,比如货物,再比如给诸国的赏赐,都要经孙儿确定之后才能落实。”

    “不行!”朱瞻墡这才说第一条,朱棣就毫不犹豫地打断了他。

    “货物可以,但是给诸国的赏赐不行,此事事关国体,由不得你胡闹!”

    “爷爷您不要着急嘛。”朱瞻墡倒是一点儿都不着急,开始解释了起来。

    “孙儿当然知道此事事关国体,孙儿又不是胡闹的人,孙儿只是想把控好您给诸国赏赐中的物品种类和数量。”

    “毕竟咱们是要赚钱嘛,这要是宝船队带满了丝绸,您又赏出去一大堆丝绸,那咱们的货不就会被压价了嘛。”

    “孙儿不会降低您给的赏赐数量,只会平均物品的种类,避免某种或几种东西过多以至于咱们的利润变少。”

    “嗯,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听了孙子的解释,朱棣微微点头松了口。

    “那第二。”朱瞻墡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头。

    “关于下西洋的路线,孙儿要参与决策。”

    “不行!”朱棣再次打断。

    “你是来胡闹的?此前要参与我们大明给诸国的赏赐一事也就罢了,下西洋的路线规划岂能儿戏!?”

    “爷爷您不要着急嘛……”朱瞻墡还是不着急,仍旧是笑着解释道。

    “还是那句话,咱们是要赚钱的,就如同草原长不出檀木一样,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特产,咱们不就是要靠着这些特产赚钱嘛?”

    “因为孙儿这两年经商,再加上因为他国特产的事情孙儿也稍有购买,因此对各国的特产也多少知道一些。”

    “还是那句话,孙儿并不干涉,但如果能在不损害大明的名声和利益的前提下,孙儿要参与下西洋路线的规划。”

    “嗯,可以。”朱棣想了想,觉得这个孙子还算是有分寸,要求也不算过分,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那咱们来说最后一条。”朱瞻墡伸出了第三根手指,咧开嘴笑了起来,露出了白花花的大门牙。

    “孙儿要三百市舶司的造船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