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18章:内讧

第18章:内讧

    翌日,清晨。

    昨夜发生了什么,朱瞻墡不知道,他的大哥朱瞻基也不知道,因为自朱瞻墡回来之后,他们兄弟二人就彻谈了几乎整夜。

    朱瞻基对于自己弟弟的大开杀戒表示震惊,但朱瞻墡却反劝自己的哥哥抓住这次的机会。

    ……

    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就如同朱瞻基一样。

    他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他的爷爷朱棣也不遗余力的培养他,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时候的朱瞻基还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

    历史上,朱瞻基真正成长起来是因为两件事。

    第一是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御驾亲征,最终病死榆木川。

    当时的朱瞻基为了稳住北征将士的军心,也为了抢在自己二叔的前面让自己的父亲登基继位而费心费力。

    第二则是在他登基继位的那一年,也就是宣德元年,他的二叔朱高煦起兵造反一事。

    在经历过这两件事之后,朱瞻基才算是彻底成长起来了,而现在的他……还稍显稚嫩。

    不过朱瞻墡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自己这个大哥不是不够成熟,也不是没有经历过让他瞬间蜕变的事情,而是教育的问题。

    儒家的教育,再加上老爷子曾经不止一次的教育他名声的重要性,这才让他认为朱瞻墡覆灭福余卫和泰宁卫一事不是很妥当。

    当然了,不是说朱瞻基认为福余卫和泰宁卫不该死,他只是觉得朱瞻墡不该,也不值得这样去做,应该用更好的、更能保全名声的办法去做。

    不过,这都不是朱瞻基能够改变的,因为现在的他还只是继承人,还不是能够拍板做主的皇帝。

    ……

    感受着身上盔甲的重量,看着面前的乔巴山,朱瞻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在自己的干预之下,让大明为之头疼了十多年的阿鲁台即将成为过去。

    但是,朱瞻墡也不知道。

    他不知道没了阿鲁台之后,草原上的势力格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他不知道没了福余卫和泰宁卫之后,兀良哈三卫还会不会“北虏入套”。

    他不知道阿鲁台死后,老爷子还会不会因为阿鲁台而第五次出征草原,最终抱憾在榆木川。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

    不过……

    朱瞻墡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现在要做抉择的是阿鲁台,是老爷子,而不是他。

    ……

    乔巴山内。

    看着面前的锦衣卫,阿鲁台有些拿不定主意。

    对于明军抓到了自己妻儿一事,他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这不可能,因为他虽然知道兀良哈三卫没想过拥立自己,只不过是想着做鹬蚌相争后面的渔翁,但他却也知道兀良哈三卫和大明不是一条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发兵之前他才会将自己的妻儿送到兀良哈去。

    但如果明军真的抓到自己的妻儿了呢?阿鲁台的心有些动摇,但转瞬就稳定了下来。

    可是如果……

    思及至此,阿鲁台猛地摇了摇头。

    “来人!”

    ……

    乔巴山外,朱瞻墡和朱瞻基站在老爷子的身后,和老爷子一样死死地盯着乔巴山隘口的方向。

    但因为距离有些远,能看到的东西不是很多。

    “启禀陛下!”

    就在朱瞻墡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前方的将士们让开了一条路,让一名锦衣卫走了过来。

    “就在刚才,前方将士发现乔巴山隘口以及山顶有人出现。”

    “来人!”朱棣闻言双眼一亮。

    “把阿鲁台的妻儿全都带到前方!”

    “是!”

    ……

    朱瞻墡看着阿鲁台的妻儿被带走,他知道,这场耗时一个半月的消耗战要进入尾声了。

    果然,和朱瞻墡所想的一样,很快乔巴山隘口的方向就有人跑了出来,而后越来越多。

    “诶。”就在朱瞻墡目不转睛地看着乔巴山方向时,突然感觉自己被捅咕了一下。

    “咋?”朱瞻墡转头看向自己的大哥,一脸的莫名。

    “你说,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儿?过程是什么样的?”看着事情正在朝着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方向发展,朱瞻基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能有什么事儿?”朱瞻墡闻言耸了耸肩,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阿鲁台只是将自己的妻儿送到了兀良哈三卫,但是没有把自己麾下将士的家眷也送过去。”

    “阿鲁台不傻,这么大的动作肯定是藏不住的,所以他选择保护自己的妻儿,但如今他的妻儿被咱们抓住了,阿鲁台怎么想先不说,就说他麾下的将士会怎么想?”

    “阿鲁台都多大岁数了?这要是死了儿子,他估计就要绝后了,就算是他不想投降,但正所谓虎毒不食子,他麾下的将士肯定会有人认为他要投降。”

    “只顾自己不顾将士,将妻儿送去兀良哈保护起来,这本就会让人产生落差感。”

    “左右不过是投降,那为什么要在别人的带领下投降?先投降说不定还能得到优待,甚至是重用,那为什么不先投降。”

    “毕竟,阿鲁台只是鞑靼太师,他不是黄金家族的血脉,不像本雅失里。”

    “本雅失里能够凭借着黄金血脉一呼百应,那是因为草原迷信于铁木真的成就,认为只有黄金家族的血脉才能带领他们重回巅峰。”

    “阿鲁台凭什么?”

    “嗯,瞻墡说的没错。”听着两个孙子的讨论,朱棣也开口说了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不过还有一点瞻墡没说到,那就是在经过一个月的逃窜之后,阿鲁台的声望本就要衰落不少,再加上咱们将阿鲁台堵在乔巴山一个半月,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因此,应该过不了多久,乔巴山就会不攻自破了,阿鲁台也将会成为孤家寡人。”

    ……

    听了老爷子的话,朱瞻墡对着自己的大哥耸了耸肩,但是没有再说话。

    说实话,他还是倾向于暴力解决问题,因为只有暴力的方式才能够一劳永逸,不然的话遗患无穷。

    如果接受了阿鲁台麾下将士的投降,以后要怎么做?

    杀了?朱瞻墡觉得老爷子不会这么做。

    带回去?这显然不可能,大明不会允许这么多不安定的因素进入中原。

    所以,结果就只有一个,还是朱瞻墡最不愿意见到的一个。

    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