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8章:朱家的人情味儿

第8章:朱家的人情味儿

    是夜。

    六月的草原,白天热的时候光膀子都觉得热,晚上冷的时候甚至让你能恨不得穿上毛衣毛裤睡觉。

    营帐外,朱瞻基和朱瞻墡兄弟俩坐在火堆旁,一人披了个大氅,手中各自拿着一根棍子,两人都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棍子上的兔子。

    “你怎么过来了?”朱瞻基虽然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棍子上的兔子,但并不妨碍他对自己的弟弟发问。

    “先不说你是父亲的嫡子,就说你皇孙的身份,也不应该如此涉险。”

    “你当我愿意来?”朱瞻墡闻言翻了个白眼。

    “这草原上虽不说是鸟不拉屎,但最起码也是方圆十里不见人烟,你当我愿意放着京中奢华荼蘼的生活不享受,来这鬼地方遭罪?”

    “别的不说,就说进入草原之后改骑马,就差点儿没给我屁股颠碎了!”

    ……

    没出边塞,朱瞻墡还可以乘坐马车,但出了关就不行了。

    运送补给的队伍里有那么大个马车,那不明显在告诉敌人朝这儿打吗?而且一旦遭遇敌袭,马车的速度明显是比不过骑马的速度的。

    “好好说话!”面对弟弟投过来的白眼,朱瞻基也还以白眼。

    “别人不知道,你当我还不知道?”

    “这件事肯定是你提的,如果不是你提的,父亲是断然不会让你出来的,而且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此次你出的这十五万石的粮食,怕也是你主动跟父亲提起的吧?”

    “是啊,所以呢?”朱瞻墡将手中的棍子插到地上,往后一瘫,躺在了草地上。

    “我虽然是个只知道经商和来往于酒肆青楼的纨绔子弟,但却也知道家国之意。”

    “若是没有了大明,我哪里能有纨绔的生活?”

    “说得好!”

    ……

    朱瞻基还没来得及点评弟弟的话,就被突然响起的的叫好声给吓了一跳,随后两兄弟就好像受了惊的兔子一般直接蹦了起来。

    “孙儿见过皇爷爷。”×2。

    “免礼。”朱棣走上前,拍了拍两个孙子的肩膀,然后拉着两个孙子一同坐下。

    “瞻墡你能够此等觉悟,真是爷爷的福气啊,也是你爹的福气。”

    “爷爷您可别这么说。”老爷子不说还好,这一说,朱瞻墡的脸上就浮起了苦笑。

    “您可别想着给孙儿戴高帽子,孙儿就是个纨绔子弟,没您说的那么好。”

    ……

    朱棣看着面前的孙子,脸上的笑意消失不见。

    自己这个孙子话里有话,而且朱棣听出来了。

    ……

    “俗话说得好,有多大的能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朱瞻墡并不知道老爷子在想什么,径自拿起了插在地上的棍子,一番端量之后扯下了烤好的兔腿,送到了老爷子的面前。

    “对于责任一词,孙儿向来都是敬而远之,承担责任哪有享受来的舒服?”

    ……

    原本朱棣还有些感慨,但听朱瞻墡这么说,朱棣的感慨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语。

    “对于草原战事,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带着满脸的无所谓,朱瞻墡扯下了另一条兔腿。

    “我站着看呗,如果有条件的话,坐着看也行,躺着看更好了。”

    “别闹!”朱棣眉头一皱,不怒自威。

    他是真的想听朱瞻墡这个五皇孙对战争的看法吗?并不是。

    别看朱棣是皇帝,但北征一事,不管是这次还是前几次,一直都是反对的声音多于支持的声音的。

    覆灭鞑子,可以说是朱棣毕生的心愿了,但他这个心愿却没能得到足够多的支持,尤其是在这次北征的路上,金幼孜劝他退兵的话他已经听到耳朵出茧了。

    他只是知道,朱瞻墡是倾向于对草原用兵的,而且还是用重兵,所以想从朱瞻墡这里得到一些宽慰罢了。

    ……

    “仗,肯定是要打的。”朱瞻墡也猜到了老爷子的想法,所以也是捡着老爷子喜欢听的说。

    “白天面对金幼孜的时候孙儿就说了,从历史上来说,草原虽然有人能如同历史上的南蛮一般融合到中原来,但争斗永远都是主旋律。”

    “所以,以孙儿愚见,这仗不仅要打,而且还得狠狠打,最好能够一劳永逸!”

    “铁木真当年的车轮斩您知道吧?孙儿觉得那个就不错!”

    “不!车轮斩还是太保守了,应该直接斩尽杀绝!”

    “站在蒙元的角度上来说,如果当年蒙元对我们斩尽杀绝,那就不会有今日这般被我大明逼入绝境的困窘。”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如果我们能够……”

    ……

    朱瞻墡越说越起劲儿,然而就在他说到激情处的时候,一只大手毫无预兆的糊到了他的后脑勺上。

    “好好说话!”朱瞻基一边小心观察着爷爷的脸色,一边厉声警告弟弟小心说话。

    然而,面对哥哥的提醒,朱瞻墡反倒是很不以为意。

    “我说的有错吗?”朱瞻墡双手一摊,一副事实就是如此的样子。

    “我一直都觉得,老一套的出现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做法效率很是低下,所以我一直都是一出现问题就直接解决出问题的人。”

    “源头没了,问题自然也就没了,这样不好吗?”

    ……

    “不对……吧?”

    看着面前的弟弟,朱瞻基的语气迟疑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弟弟的想法是错误的,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明是不能这么做的,但是……

    特么的好有道理怎么办啊?

    “行了。”眼见自己培养的接班人都开始怀疑人生了,朱棣赶忙开口打断。

    “天色不早了,都早些回去休息吧。”

    说着,朱棣站起身就要离开。

    “爷爷。”看着老头子起身想要离开,朱瞻墡赶忙也站了起来。

    “嗯?”朱棣转过头,脸上带着几分疑惑。

    “父亲有些话托孙儿转达给您。”朱瞻墡站直了身体,脸上也不复之前纨绔的样子,而是一本正经地说道。

    “父亲他知道您是不会放弃北征的,眼下有了孙儿所带来的粮食,您也不需要在北征和赈灾之间做取舍了。”

    “但父亲认为,有些事情,您应该适当的放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

    “自丘福战败之后,在北征一事上您从不假手他人,每次都是御驾亲征,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诸葛亮事必躬亲,最后落下了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名,但父亲他作为儿子,却并不想您如同诸葛亮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