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农家乐通古代 » 第四十三章 曹操议事

第四十三章 曹操议事

    周瑞海身为临台市博物馆馆长,自然知道可以通过检测成分来确认一件物品是否为古董。

    那是因为古代的制作工艺有限,与现代的工艺完全不同,即使外形能通过各种方式做旧,甚至能够到达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现代工艺本质上还是和古代的工艺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现代机器的成分鉴定下,几乎所有的假冒古董都无所遁形。

    听到老秦的提醒,周瑞海也想了起来,他自从将五铢钱拿回来后,就没有检测过。

    那是因为他直接第一眼就确认了五铢钱是后世仿制,自然也不需要进行机器检测那一步。

    周瑞海也毫不迟疑,将一切安置妥当后,回到办公室,取出剩余的五铢钱,前往博物馆内的鉴定室。

    别墅内,名为老秦的老者热切地看着周瑞海朋友圈当中的几张照片,眼中满是好奇。

    他也想不通,他的这位老朋友从哪搞来的这么多五铢钱,最近也没听到附近有什么古墓被发掘的消息啊。

    等待片刻,老秦的脸上浮现出些许急躁,用手指不停地敲击着面前的黄花梨木书桌。

    老周也真是的,怎么动作这么慢?

    “老周,检测好了没,我还在等着呢。”

    又等待了约莫十分钟,就在老秦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便被一阵消息的提示音所惊动。

    “老秦,检测结果出来了。”

    “快说说,检测结果如何。”

    老秦一脸激动,一方面,他对于自己的学识极为有信心,玩币几十年,什么币没见过,自然一眼就能看出币的真伪。

    但是他又有点忐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那钱币是假的,那他的一世英名可就毁喽。

    “虽然这五铢钱外表没有锈迹,但是很明显,这铜钱的主要成分确实和汉末的五铢钱成分极度类似,其中铜约占70%,铅约占20%,锡约占2%,还有其他8%各种杂质。”

    说实话,在看到这串数据后,周瑞海也是一惊。

    毕竟以现在的条件,如果想要制作一批看上去以假乱真的五铢钱,完全不需要像古代时期那样,在铜钱中加入各种物质。

    就比如铅和锡,都能降低合金的熔点,使得铜水的流动性更强,这在古代是不得已的方法,但在现代,完全没必要。

    如此大费周章,就为了造出价值几十块或者上百块的五铢钱,这又是何必呢。

    手机对面的老秦面色一松,如此看来,他的英名保住了。

    既然保住了,接下来就是上嘴脸了。

    “老周,我就说嘛,这五铢钱就是真的,别看我年纪一大把,但是我的眼睛就是持此,怎么可能会看错,那你看,能不能匀点。

    “匀点肯定是没问题的。”

    周瑞海和老秦算是认识三十几年了,关系那是没话说,因此几枚五铢钱对于周瑞海来说就是洒洒水。

    “好兄弟,对了,你还没说这五铢钱是从哪讨淘来的呢。”

    哪淘来的?

    周瑞海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位年纪大概二十多的年轻人的形象。

    “我是从临台市永东县青兴村的一处农家乐收来,怎么,你问这个干嘛。”

    “我想去那看看,究竟是谁,能够将近乎两千年的五铢钱保存的这么完整。如此一人,想来他的手中还有些其他的宝贝,如果能够收到一些的话,那不是美滋滋。”

    “老秦,别想了,农家乐的老板家中只有一块玉璧和几十枚铜钱,应该都是他爷爷留给他的,玉璧你也不感兴趣,铜钱就在我这,你又何必再跑一趟。”

    “你这就别管了,就算没钱,去听听这五铢钱的故事也是极好的。”

    对于犟如一头牛的好友,周海瑞并没有再劝阻。

    他可是知晓,对方乃是一名钱币痴,平常就喜欢研究古代钱币,他记得以前,那老家伙就曾跋涉数千公里,就为了找寻一枚成色很好的古钱币。

    如今既然隔得不远,那他肯定要前往一趟的。

    ……

    建安十二年,邺城,议事厅内。

    一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之人坐于首位,望着下面的跪坐的文臣武将,朗声说道。

    “今东吴孙权已杀黄祖,夺夏口,现吞并柴桑,并有屯兵荆襄之意。

    荆州刘表卧病在床,其子刘琦懦弱无能,绝非立大事之人,而刘备借汝南失利,投靠了刘表,谋图荆州之地,见时机已到,岂能不乘虚而入?

    现刘备暂居新野弹丸之地,招兵卖马,屯草积粮,足见欲图霸业之野心!

    趁其羽翼未丰,我再举大军,刻不容缓。”

    其下大部分人皆是面色如常,显然他们之前已经或多或少地知道了一些消息。

    “今闻刘备又拜一军师,名唤诸葛亮,此何许人也?”

    此刻一位面容清秀通雅,颇有王佐之风的中年人站了出来。

    此人正是曹操手下的头号谋士,荀彧,荀令君。

    “诸葛亮,复姓诸葛,单字名亮,年纪二十六、七岁。”

    荀彧话还没说完,一道嘲笑声便在大殿中响起。

    “如此小儿为军师,刘备手下无人矣!”

    说话之人,左眼已瞎,面目狰狞,乃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自曹操骑起兵开始,就一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伏波将军夏侯惇。

    坐在文士一侧一人听闻夏侯惇如此轻视诸葛亮,只是笑笑,并未言语。

    曹操见到这一幕,也是将目光投到了文士身上,眼中净是欣赏的神色。

    “元直。”

    “丞相。”

    “想必诸葛亮与先生相识?”

    “正是,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

    曹操此刻还是一脸无所谓的态度,他手下有着诸多的谋士,岂会怕一个小小的孔明。

    “孔明比先生如何?”

    “岂敢与诸葛亮相比?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丞相,诸葛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扭转乾坤之能,神鬼莫测之计,包藏天地之志,真乃当今奇士也。”

    夏侯惇一脸不服,冷哼一声。

    “刘备素怀鲲鹏之志,今得诸葛亮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恐天下无人可敌啊!”

    夏侯惇顿时忍不住了,哪有这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

    “徐元直,休得胡言!我视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惧哉?”

    荀彧见两人争吵,也还是站了出来。

    “夏侯将军息怒,元直所言自有道理,刘备英雄,今更兼诸葛亮为军师,不可轻敌呀!”

    “刘备,鼠辈耳,我必生擒刘备。”

    曹操看着夏侯惇一脸满意,这才是跟随了他近二十年的夏侯惇。

    “好,军中无戏言。”

    夏侯惇一拍胸脯,一脸自信地说道。

    “我愿立军令状,生擒刘备,活捉诸葛亮,如不能,愿将首级献于丞相。”

    “好!我令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韩浩为副将,统兵十万,直取新野。”

    武将们纷纷齐声称是。

    “丞相,还有一事,不知丞相可曾听闻近些日子,从刘备那传出的一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