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农家乐通古代 » 第三章 不一样的三顾茅庐

第三章 不一样的三顾茅庐

    “说好的付钱,就拿这些工艺品糊弄我是吧!”

    在张泊眼前的桌面上,并不是张泊所熟悉的票子以及硬币,而是一串铜钱。

    虽说青兴村是仿古村庄,但是付钱可都是付的真金白银,哪有付铜钱的?

    张泊没有犹豫,直接追了出去。

    可是等到他追到门口时,就看到左右两边的道路已然没有了那三人的影子。

    “该死的,溜得还挺快。”

    对此,张泊也只有气鼓鼓地返回农家乐。

    “这三人,下次别让我再逮到你们。”

    张泊如此想着的时候,却发现刘据不见了。

    ……

    在路上行走的刘关张三人很快便发现了跟随他们的刘据。

    “小子,干嘛跟着我们。”

    张飞虎目圆睁,看上去声势极为吓人。

    “三弟!莫要吓着人家。”

    刘备瞪了张飞一眼,继而转过头来,一脸和煦地和刘据说道。

    “不知贤侄为何跟着我们。”

    刘据向着刘备三人作揖道。

    “我听闻三位叔父将要前往卧龙岗拜访卧龙先生,小子预一道前往,不知三位叔父可否应允。”

    这……

    刘备考虑片刻,见刘据颇为礼貌,倒也没有拒绝。

    在路途之上,刘备也是得知了刘据的姓名。

    虽然他对于这个名字有些惊讶,但是也仅仅是惊讶罢了。

    因为这名字最有名的无非就是戾太子刘据和琅琊王刘据。

    前者作为武帝的嫡长子因为受到巫蛊之祸的牵连,最终造反,失败之后被迫自杀。

    后者则是在中平元年就去世了。

    兴许是因为刘据算是刘备的本家,因此刘备对于刘据也算是亲近了不少。

    而刘据也旁敲侧击地向刘备三人打听现在是不是汉献帝时期。

    刘备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这让刘据心中的怀疑更甚。

    一个半个时辰后,刘据已然身处草庐之中。

    他端坐在草庐中的一棵大树的树荫底下,《三国演义》就摊在他的腿上。

    但是此刻的刘据一点看书的心思都没有,他的目光有些无神地看着前方,眼神中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刚才又翻了一遍《三国演义》,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卧龙岗在南阳郡!

    要知道,他们路上所花费的时间不过半个时辰,如此短的时间,怎么可能从长安来到南阳,这可是近乎于千里之远。

    而且……

    刘据的目光看向周围的环境。

    一间草庐,刘备正站在草庐的门口翘首以盼,关羽斜坐在水车的方位闭目休憩,张飞背靠的树木,眼睛圆瞪,一动不动。

    他们此行要见的诸葛亮,还在草庐中呼呼大睡。

    这似乎和书上写的一模一样。

    就是不知晓之后的发展还会不会如同书中所讲的那般。

    在刘据胡思乱想的时刻,草庐内部传来人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听到草庐内传来的声音,刘备迅速整理了一番仪容,快速从草庐门口离开,顺便向关羽,张飞,刘据三人招了招手。

    见状,三人便齐齐向着刘备靠了过去。

    关张二人,一脸怨气,毕竟在诸葛亮在里面安安稳稳地睡觉的时候,他们可是在外面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啊。

    “有俗客来否。”

    诸葛亮的声音传到众人的耳中。

    “刘皇叔已在堂外立候多时。”

    “何不早报,容我更衣相见。”

    约莫十几息的时间,刘据就见草庐中走出一人。

    身高八尺,面冠如玉,羽扇纶巾,身披鹤氅,一脸自信的笑容,仿佛神仙一般。

    刘据看呆了。

    这就是诸葛亮?

    刘备此刻一脸郑重,俯身拱手,行以大礼。

    “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曾两次晋谒,不得相见,以留书一封,不知可否阅过。”

    面过刘备的大礼,诸葛亮也是还礼道。

    “南洋野人,疏懒成性,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惭愧,将军,请。”

    说罢侧身,诸葛亮侧身,准备将刘备引入草庐之中。

    “先生请。”

    “二弟,三弟,小据,你们在此等候。”

    望着刘备进入草庐的背影,张飞神秘兮兮地对着身侧的关羽低声说道。

    “二哥,你说这孔明真有元直先生说的那么神?”

    关羽轻捋长须,面露思索的神色。

    “这个就不清楚了,既然元直先生如此推崇,想来也有些过人之处。”

    “两位叔父,诸葛亮确实有大才。”

    “哦,小据,为何这么说。”

    关羽轻捋胡须,向刘据询问道。

    刘据此刻掏出《三国演义》,翻到刘备三顾茅庐,眼神快速的扫过。

    关羽的目光看向刘据手中那件造型奇怪之物。

    虽说像纸,但是与关羽认知中的纸那是大为不同。

    不光洁白如雪,而且其上面的字如蜉蝣般大小,关羽只能依稀辨认出几个字,就比表面那个大大的“三”字。

    刘据抬头,看了眼关羽,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先行不说《三国演义》这档子事。

    这件事牵扯太过巨大,从元狩五年来到建安十二年,如此诡异之事想来说出来也没人信。

    他打算之后回去问问兄长的意见,毕竟这书是从他那获得的。

    “云长叔父,不妨我们猜猜看,玄德叔父和卧龙先生在草庐中探讨些什么。”

    “这……”

    关羽望向一旁同样一脸懵逼的张飞,无奈地摇了摇头。

    让他们上阵杀敌可以,但是猜大哥和卧龙先生说什么,他们是万万猜不出来的。

    有那本事,还请卧龙先生干嘛。

    “小据,你莫非知道?”

    刘据一脸微笑地表示。

    “现在卧龙先生大概在劝玄德叔父先取荆州,再取益州。”

    关羽张飞被这个惊人言论所震惊。

    但是,他们又没法验明真伪。

    猛地,张飞一拍脑门,用手肘抵了抵关羽,示意两人靠近草庐,听听大哥和卧龙先生交谈的内容。

    关羽摆了摆手,示意张飞不要如此行事,这可是十分失礼的行为。

    但是张飞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蹑手蹑脚地来到草庐门口,竖起耳朵静听。

    只一盏茶的时间,张飞踮起脚尖,麻溜地从门口离开,来到了坐在树下的刘据身边。

    “小据,真神了,没想到与你所说的几乎不差。”

    听到张飞对于自己的肯定,刘据的脸上并无喜悦的表情,相反,他的心有点乱。

    如果不差的话,那就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