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馒头榨菜,我竟被黄袍加身 » 第49章 我不入地狱

第49章 我不入地狱

    打完一针氨基比林后。

    李轩望着王徵:“王老先生,你把贵友送回城里客栈休息吧,在下就不送了。”

    说完他手一翻,针管就回到了随身空间中。

    就跟变戏法一样,看得王徵一愣一愣的,心想,这小子,不会是下的毒药吧?

    “姓王的,我家主人折损了十年的道行,才救了这个红毛人!”

    刘文秀恶狠狠地说道,“倘若不是他老人家慈悲为怀,见不得这世间疾苦,又岂会为了你们这些异教徒,白白耗费十年时光!”

    十年道行?

    王徵整个人都彻底懵了。

    他不知道的是,自从李轩展现“神医之术”,救了党守素之后,教徒们都知道,每次教主出手救人,都是要折损十年道行的。

    据说教主还有几年便可白日飞升,但救了这么多人,也许几百年都没法飞升了!

    这叫什么?

    舍己为人啊!

    听到这个消息,被抗生素救下来的教徒们,都感动得痛哭流涕,跟党守素一样,从此成了李轩的狂信徒,准备把这条命,献给教主,死后就可以去云深界,享受三十六个处子,以及上万奴仆了!

    当然,这种说法,是由李轩授意,宋康年和他手下那群秀才们,费尽心思,才很自然地传播出去的。

    而每当教徒们哭着求自己“不要救我”的时候,李轩都会以四十五度角的侧颜,对着广大教众,然后仰望星空,默默叹了一口,再手一翻,把抗生素针剂拿在手里,扎入教徒的胳膊。

    在把针管收回随身空间后,他还会说上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把被救的教众,及其家属,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999的声望值,如同不要钱一样,在系统面板上狂刷!

    唉,真是一群可爱的人儿啊!

    至于太极教教主,为什么会说佛家谒语,这种小事情,就不要那么较真了,所谓佛本是道嘛!

    这一幕,看在宋康年眼中,不由得暗暗树起了大拇指,他发现教主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

    看见刘文秀和他身后那群跟小狼一样凶狠的孩子,王徵明白,年纪越小的人,越没有敬畏感,下手也最狠!

    他虽然不怕死,但也不会轻易去送死,只好吩咐随从,抬着金尼阁,回到了白水县城的客栈中。

    他的“问责太极教之举”,虎头蛇尾地结束了,不仅没能盘问到李轩,倘若李轩的手段,真能救得了金尼阁,那他还倒欠了对方一个天大的人情!

    等王徵一行人离去后,李轩吩咐田见秀:“让刘芳亮盯着他们,若有什么不妥的举动,准许他自行处置。”

    这伙人不是前朝廷命官,就是西洋传教士,准确点讲,都是要跟他争道场的敌人。

    但这群人势力弱小,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因此李轩也没把他们当回事。

    只是让刘芳亮这个太极教中,手最黑的人,盯着对方就行了。

    而且他救人,纯粹是抗生素太多了,拿来刷点声望值,同时在周围的教徒们面前,凹一下人设罢了。

    不管是金尼阁,还是别的什么人,都可以拿来当个道具!

    比如他刚才一针下去,系统面板上,又多了好几百个999。

    都是附近的教徒们贡献的。

    能够贡献999的教徒,都是好员工啊!

    再说了,救人归救人,该下黑手时,他也不会心软。

    在明末乱世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李轩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人吃人的时代,你可以不吃人,但一定要有不让别人吃你的本事和心性!

    田见秀点了点头:“小人明白!”

    他心想,教主他老人家看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事,我们一定要帮教主看到、听到和做到!

    因此只要王徵等人敢有异动,他就会让刘芳亮送这群人回老家!

    ……

    第二天一早。

    李轩刚刚起床,正在春香的侍候下,洗脸刷牙(用青盐和杨柳枝)时,富贵叔突然敲了敲门:“少爷,府外有个姓王的老头,前来求见。”

    “让他等着吧。”

    一听,李轩就知道是王徵,看来金尼阁退烧了。

    不过他真没兴趣见对方。

    道不同,不相为谋。

    而且他对西洋各国,暂时也没什么诉求,毕竟陕西地处内陆,离大海太远,离西安太近,就算要引进西洋的各种火器,比如红衣大炮、燧发枪什么的,都太早了点。

    他的太极教刚刚建立,要银子没银子,难道拿馒头去跟西洋诸国换?

    嗯,也不是不行,就怕对方不愿意!

    在大海上漂泊万里之遥,来大明进口馒头榨菜,传出去,丢脸就丢大发了!

    因此不如不见。

    李轩看着手里的杨柳枝,叹了口气,大明朝空气新鲜,但日常生活,经常会让他感到不习惯。

    比如上茅房,没有冲水马桶,连擦拭都得用竹筹!

    李家虽然是小地主,但也不敢用棉布、丝绸来擦啊,也就最近当上教主后,随着郝永忠、田见秀和宋康年等人经常献上绫罗绸缎、上等棉布之物,他才慢慢有了“用一擦一洗一”的资格。

    至于这三个法王,从哪里搞来的,李轩也懒得过问。

    他在电视剧里,听说过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身为上位者,要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手下能干事,就不要管那么多。

    没好处,谁愿意跟你混啊?

    出门在外,求的,不就是个财字吗?

    只要白水城不乱,整天安安稳稳的,造字的仓颉老爷(白水县是中华文字始祖仓颉故里)还坐在庙里,那李轩就不会在意郝、田、宋三人的私下行径。

    以他现在的威望,以及“神仙手段”,这三个人,无论哪个敢反,都是一个巴掌就能镇压下去的事儿。

    而且这三个人压根就不是一个派系的,各自都有山头,连最弱小的宋康年,也拉拢了一批秀才、童生,在县城里颇有威名。

    不管谁有异动,其余两人,都会立即向李轩告密。

    三角形,才是最稳定的形状啊。

    人生五件大事:吃喝拉撒睡!

    李轩觉得,与其整天在外面造反,不如想想如何把白水县重新打造一番,让自己过得舒舒服服。

    把水源问题解决后,衣、住、行等方面,都得考虑起来了。

    食就不用了,他随时都能兑换出来的馒头榨菜,是远超这个时代的高品质食物,足以让全县百姓安枕无忧。

    直到晌午时分,李轩准备出去巡视一下河谷水坝的工程进度,就在教主亲卫们的簇拥下,出了李府。

    结果刚出门,他就看见,王徵这老头,居然还坐在大门口的台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