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庶子逆袭 » 第六十九章 侍郎

第六十九章 侍郎

    片刻之后,夏明帝的情绪稍稍平复,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问道:“张爱卿,工部那边,为了妥善安置流民,预计还需要多少银两?既然户部那边如此推诿,那就从朕的内帑中支取吧。”

    张学士闻言,面色古怪地抬头望向夏明帝,带着几分迟疑地回答道:“陛下,工部那边,或许不用再另批银两了。”

    夏明帝闻言,嘴角微微抽搐,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之色,他沉声道:“张爱卿,你这是把朕当做不问世事的昏君吗?天寒地冻,不说建造屋舍的材料和工钱,流民们的取暖和吃食难道不需要耗费银两?”

    张学士赶忙解释道:“陛下,臣绝非此意,请陛下息怒。今日臣亲自前往南街坊,暗中观察了流民的安置情况。负责此事的工部员外郎,贾政,确实才干出众。他先是巧妙地调动流民中的青壮力量,让他们协助建造临时屋舍,这样便是解决了建造屋舍所需工钱问题。”

    还命令匠人们打造了特殊的炉子,用于取暖。据匠人所说,这种炉子用料考究但成本极低,一日所耗不过几文钱,足以解决流民们的取暖问题。”

    “因此,根据目前的进展和预算,工部那边只需要部分建造材料和流民们的基本吃食所需银两,就足以维持当前的安置工作了。”

    夏明帝听后,眉头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对着张学士说道:“照你所言,这贾政倒还是个有本事的?”然而,他的话语一转,眉头又微微皱起,似乎在回忆些什么,接着问道:“朕没记错的话,这贾政应是荣国府的吧?”

    夏明帝的话音刚落,张学士便恭敬地点头回答道:“陛下明鉴,贾政正是昔日荣国公的第二子,字存周。”

    夏明帝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复杂之色,他回想起昔日的宁荣二府,那里人才辈出,尤以宁国府贾敬和荣国府贾赦为最,一文一武,各领文事武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几乎可以说是为先太子量身打造的人才,因此备受太上皇的偏爱和器重。

    然而,世事难料,随着先太子兵变的失败,这两府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原本显赫的家族地位瞬间跌入谷底,几乎一蹶不振,如今,在朝中能够话事的,竟只是贾政这位小小的工部员外郎,这令夏明帝唏嘘不已。

    “你提及的那炉子,真的如你所说那般便宜实用吗?”夏明帝话语一转,却是对张学士描述的蜂窝煤炉好奇了起来。

    张学士见状,微微一笑,拱手回答道:“回陛下,臣特地带了一个炉子过来,陛下若有兴趣,不妨亲自查看一番?”

    夏明帝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挥了挥手,示意道:“那就带进来吧。”

    身后的王权立即领命,转身出了大明殿。没过多久,便带着一个蜂窝煤炉走了进来,身后紧跟着两名小黄门,各自捧着几块蜂窝煤,小心翼翼地跟随着。

    王权将蜂窝煤炉放置在夏明帝面前,小黄门们则将蜂窝煤整齐地码放在一旁。夏明帝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形状奇特的炉子,只见它造型简洁,炉身周围布满了小孔,仿佛蜂窝一般。

    “这便是你所说的蜂窝煤炉?”夏明帝问道,手指轻轻触碰着炉身。

    “正是,陛下。”张学士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这蜂窝煤炉设计独特,燃烧效率高,而且使用便捷。只需将蜂窝煤放入炉中,点燃后便可长时间持续燃烧,无需频繁添加燃料。”

    夏明帝听后,点了点头,似乎对张学士的解释颇感兴趣。他转向两名小黄门,示意他们点燃蜂窝煤炉。小黄门们迅速行动,不一会儿,炉内便升起了袅袅青烟,随后是温暖的火光。

    看着那缓缓升起的温暖火光,夏明帝不禁赞叹道:“张爱卿,照你所说,这蜂窝煤的成本竟如此之低?”

    张学士恭敬地回答:“回陛下,臣已详细询问过。这蜂窝煤的制作确实简单,只需少量的煤炭、黄泥等材料,便可制成。因此,其成本极低,一块蜂窝煤的成本不过一两文钱。”

    夏明帝闻言,面露惊喜之色,继续追问道:“可曾知晓这一日所需几块蜂窝煤?”

    张学士沉思片刻,回道:“回陛下,臣计算过,一块蜂窝煤能用两三个個时辰,仅用于取暖的话,一日最多只需四块蜂窝煤。”

    夏明帝顿时面露欣喜之色,兴奋道:“好个蜂窝煤!称之为神器也不为过!”

    夏明帝感受着炉火的温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转向张学士,赞赏道:“这蜂窝煤炉确实如你所说,既便宜又实用。若能推广使用,定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张学士听后,拱手道:“陛下英明,这蜂窝煤确实不错,适合大力推广。”

    夏明帝在沉默了片刻之后,目光转向张学士,缓缓问道:“如今工部侍郎一职,是何人担任?”

    张学士立刻领会了夏明帝的意图,他稍作思索,回答道:“陛下,工部现今的尚书即将乞骸骨,现今侍郎乃是王桂。”

    夏明帝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深思,接着问道:“那王桂此人如何?是否与那边有所关联?”

    张学士沉思片刻,郑重其事地回答道:“陛下,王桂乃进士出身,才华出众,臣未曾听闻他与太上皇有过任何交集。”

    夏明帝闻言,轻轻摇头,似乎在权衡利弊。他沉思片刻后,对张学士说道:“虽说是进士出身,但在工部并无太大建树,贸然提拔恐会引起朝野非议。朕记得军器监目前尚有空缺,便让王桂去填了吧。至于工部侍郎一职,朕意让贾政担任,待年底朝会时再行正式任命。”

    张学士自然是毫无异议,恭敬地应承了下来。

    夏明帝见状,便对着张学士道:“时候也不早了,爱卿为了朝中大事这般劳累,赶紧回去歇着吧!”

    张学士当即领命,待向夏明帝行礼告别之后,便是转身离开了大明殿,出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