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宁郎毒计安天下 » 第48章 险象环生

第48章 险象环生

    “丞相,蔡瑁与张允两人皆是势利小人,谗佞之徒,为何要加授显官贵职,让其二人掌管水军呢?”

    程昱拱手上前,疑惑的向曹操问道。

    闻言,曹操眼神微眯,沉声回道。

    “我岂能不识人?”

    “只因我军皆为北方之众,不习水战,故权用此二人。”

    “待事成之后,我别有理会。”

    程昱听后,才了解了曹操的用心。

    “丞相高明。”

    话音刚落,一个身形高大却不粗犷的中年男人便徐徐进来。

    “文聘拜见丞相。”

    看着此时底下毕恭毕敬的文聘,曹操面露杀气,缓缓开口问道。

    “襄阳诸将皆已来见,为何独你迟迟不来啊?”

    闻言,文聘拱手躬身,神色自若,不卑不亢的说道。

    “为人臣,不能使其主保全疆土,心实惭愧,有何颜面见人?”

    而曹操听后,当即眼神一亮,感慨说道。

    “汝真乃荆襄难得之臣也,可惜未遇明主啊。”

    “文聘将军,吾封你为关内侯,江夏太守。”

    底下的文聘也有些意外,连忙叩谢道。

    “谢丞相!”

    待文聘起身后,宁澈也不再沉寂,上前温言说道。

    “丞相,先前刘备弃樊城不顾,今其携民又不得入襄阳,其大抵便会转去江陵。”

    “而江陵乃荆襄重地,钱粮丰厚,若刘备据守江陵,定极难动摇。”

    闻言,曹操连连点头,可随后又自信说道。

    “子旭不必担心,徐晃和许褚皆为当世猛将,现又各领精兵一万,刘备此次定然在劫难逃。”

    众人也纷纷附和,无一认为刘备此次还能虎口逃生。

    可宁澈却神色淡然,徐徐出言反驳。

    “若刘备向刘琦求援又当如何?”

    此言一出,曹操等人皆是一阵沉默。

    正当此时,一个斥候恰巧风尘仆仆的来报。

    “报!”

    “丞相,刘备携民渡江,正速向江陵前进。”

    “知道了,下去吧。”

    “是!”

    曹操颔首抚须,想着刘备又要逃出生天,面色也不由得变的阴沉,随后连忙向宁澈问道。

    “子旭可有良策?”

    闻言,宁澈也不含糊,当即拱手沉声回道。

    “丞相麾下虽猛将甚多,但无一人熟悉水战,故而丞相便只可派蔡瑁或者文聘等人。”

    听罢,曹操也恍然点头,中气十足的看向文聘说道。

    “文聘将军。”

    “在!”

    一旁的文聘也毫不犹豫,当即再度上前。

    “率所部兵马立刻前往江陵,为大军开道!”

    “是!”

    领命后,文聘便起身离去。

    而曹操还是觉得还不够保险,又开口喊上一旁的五人。

    “许褚。”

    “在!”

    “张郃。”

    “在!”

    “张辽。”

    “在!”

    “李典。”

    “在!”

    “乐进。”

    “在!”

    “汝等选铁骑五千,星夜前进,火速赶上刘备。”

    “是!”

    最后,兴许是看着夏侯恩一个人杵在那有些尴尬,曹操又开口说道。

    “夏侯恩。”

    “在!”

    “命你携带青钢剑为背剑官,随我左右。”

    “诺!”

    ……

    与此同时,襄阳往江陵途中。

    “好累啊,歇会儿吧。”

    天气虽凉爽,但长时间的跋涉还是让百姓累的哀声连连。

    见状,刘备也只能在马上干着急。

    “行走如此缓慢,万一曹兵追来,如何抵挡?”

    一旁的诸葛亮也是一脸愁容,徐徐说道。

    “云长和公祐去往江夏求援已久,可仍未见回音,也不知是何故。”

    而见惯了世态炎凉的刘备则眉头紧皱,不禁说道。

    “莫非刘琦......”

    “看来只好烦请军师亲往,军师曾救过刘琦性命,若其见军师,事定成矣。”

    闻言,诸葛亮也明白这是当前唯一的方法,于是也未推辞,拱手说道。

    “亮愿亲往,只是主公这里......”

    诸葛亮欲言又止,而刘备也当即明白,轻声开口说道。

    “军师放心,有翼德和子龙在,不会有闪失。”

    “刘封。”

    “在!”

    “汝率五百兵马护送军师前往。”

    “是!”

    见此,诸葛亮也只能无奈点头,随后又转身说道。

    “主公这里,望宪和与子仲二位尽心竭力。”

    “先生放心。”

    “主公保重!”

    望着诸葛亮离去的背影,刘备也没再墨迹,当即再度起程。

    ……

    “前面是何所在?”

    刘备望着前方不远处高耸的大山,不由得驻足问道。

    “回主公,前面是当阳县境,那山名为景山。”

    闻言,刘备徐徐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身后早已疲惫不堪的百姓,坚定说道。

    “传令,驻扎在景山!”

    “是!”

    刘备话音刚落,一旁的简雍便连忙出声制止。

    “主公,不可驻扎。”

    “曹操已占襄阳,定会再派追兵追赶,我等行路如此缓慢,不待今夜过去,恐曹操追兵就已赶到!”

    简雍所言,刘备自然都清楚知晓,可看着那些累的几乎要瘫倒在地的百姓们,他也无可奈何。

    “兵困民乏,如何能赶路啊?”

    见刘备仍然不打算放弃百姓,简雍一脸着急。

    “如此走下去,倘若曹军赶来,非但百姓不能保,主公亦危矣!”

    “依先生之意,主公应离开百姓,轻骑速至江陵,不然曹兵追来,将大祸临头啊!”

    待简雍言罢,刘备一脸凝重,沉声回道。

    “百姓从新野一路随我至此,历尽艰辛,我怎能舍下他们不管呢?!”

    “今虽情势紧迫,但我誓与百姓生死同依,同存同亡!”

    “左右不可再劝,再传我令,驻扎在景山,让百姓好生歇息一下,明晨尽早赶路。”

    “子龙保护好家小,翼德断后。”

    闻言,简雍和糜竺相视一眼,皆面色无奈。

    ……

    深夜,景山。

    刘备等人上山后便就地扎营,挤在一团。

    尚在襁褓中的阿斗哭声不绝,惹得刘备一阵心烦。

    正当此时,营外突然喊杀声震天。

    “曹兵来了!”

    “快跑啊!”

    “曹兵追来了,快跑啊!”

    “杀啊!”

    听着百姓的惨叫声与曹兵的喊杀声,刘备匆忙来到营外。

    “大哥,大哥!”

    此时,张飞正着急的找寻着刘备的踪迹。

    待见到刘备后,便赶紧说道。

    “快,曹兵从西北方杀来了!”

    “大哥速往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