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宁郎毒计安天下 » 第43章 料敌先机

第43章 料敌先机

    新野,博望坡。

    曹操披坚执锐,立马高坡,身后的五十万雄师,气势如虹,营帐绵亘如云,旌旗蔽空。

    “刘备,此次你又往何处遁形?”

    高坡上,望着远处黄豆大小的新野城,曹操眸光如炬,神色淡然。

    这一战,在曹操眼里已经没有了悬念,五十万大军齐出,一个小小的新野城在其面前无异于螳臂挡车,蚍蜉撼树。

    “丞相,末将愿为先锋,率军拿下新野!”

    曹仁单膝跪地,拱手沉声说道。

    闻言,曹操没有第一时间答应曹仁,而是转头看向一旁的悠闲的宁澈,轻声问道。

    “先生以为如何?”

    宁澈神色淡漠,望着天边的落日,娓娓回道。

    “子孝将军勇猛过人,忠义无双,自无不可。”

    言罢,曹操当即点头认同,地上的曹仁也面色一喜。

    可接着,宁澈又话锋一转。

    “然刘备虽不足为虑,但其麾下卧龙智谋的确过人,不得不防。”

    “先生多虑了,此次我大军五十万众,而刘备麾下也不过几万兵马,纵使那诸葛亮再能通天,也必败无疑!”

    曹仁神色轻蔑,言辞间尽是对刘备以及诸葛亮的不屑。

    而一旁的曹操也并未言语,显然也赞同默认了曹仁的话。

    见此,宁澈微微摇头,徐徐说道。

    “子孝将军怎如此健忘,这么快就忘了当初的官渡之战了吗?”

    闻言,曹仁和曹操皆是面色一僵。

    “今日不同往日,那时丞相有先生您相助才得以大胜袁绍,千古留名,而现在那刘备什么都没有,怎么能和当初的丞相相比?”

    曹仁沉声反驳,曹操也是连连抚髯点头。

    而宁澈也不禁一时哑然失笑,温言回道。

    “我早已说过,卧龙之谋天下少有人可比,其智其识皆不下于我。”

    “此番丞相起五十万大军,诸葛亮自知正面不敌,定会弃新野赴樊城。”

    话音刚落,曹仁又连忙问道。

    “先生既已料到那诸葛亮会弃城而去,现在又在顾虑何事?”

    宁澈听后神色淡然,眼眸微眯,沉声问道。

    “子孝将军,如果此时你是诸葛亮,你会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弃城而去吗?”

    曹操颔首沉思,而曹仁则不假思索的回道。

    “当然不会,怎么说我也得咬掉一口肉再走。”

    宁澈也点了点头,徐徐说道。

    “不错,诸葛亮也是这么想的,他想让丞相在拿下新野前,再扎上满手的刺!”

    “故而其定然会在城中设伏,只待丞相派兵进城,届时就算是十万大军也得化作飞灰。”

    此言一出,曹操和曹仁以及不远处的众人皆是醍醐灌顶,神色一震。

    而后,曹操也终于向宁澈发问。

    “先生可有何良策?”

    闻言,宁澈徐徐点头,朗声说道。

    “自然是要将计就计,让诸葛亮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那该要怎么做呢?”

    曹操连忙问道,与此同时地上的曹仁心中隐约莫名觉得有些不安。

    “其一,丞相派五万步卒正面攻打新野,以此迷惑诸葛亮。”

    “其二,在诸葛亮上当后,丞相再派两万骑兵,各分两路从东西门处接应。”

    “其三,诸葛亮定然早已准备好了后路,而丞相最后再调三万轻骑,迂回包抄,断绝后路!”

    宁澈所言,字字直击曹操以及众人内心,可还不等他们回神,宁澈又接着说道。

    “诸葛亮用兵看似奇险,实则稳妥,在自觉中计后,断然会往撤往樊城,而若不出意外,丞相便可生擒刘备,活捉诸葛亮!”

    言罢,曹操当即拍手叫好,大声笑道。

    “先生着实谦虚了,那区区卧龙与先生你相比,不过掌中玩物罢了。”

    “曹仁!”

    “在!”

    “我命你为先锋,率五万步卒正面攻打新野,可有异议?”

    闻言,曹仁面露苦色,可还是硬着头皮回道。

    “末将遵命。”

    而后,曹操点头接着说道。

    “张辽徐晃何在?”

    “末将在!”

    “末将在!”

    “我命你二人各领骑兵一万,届时接应曹仁,可愿否?”

    “末将遵命!”

    随后,看着一众面色期待的武将,饶是曹操也不禁有些犹豫。

    再三思虑过后,曹操还是决定把选择权交给宁澈。

    “先生以为此等重任可派谁去?”

    看着一脸恶趣味的曹操,宁澈不由得苦笑回道。

    “丞相可派元让将军前去。”

    闻言,夏侯惇先是一愣,随后赶忙下马到二人跟前拱手说道。

    “先生慧眼,丞相在下愿往!”

    而曹操也当即笑道,眼中对宁澈的欣赏之色也愈加浓厚。

    “好,那便由你去好了。”

    “谢丞相,谢先生!”

    言罢,夏侯惇便赶忙一脸笑意的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跑了回去,生怕二人反悔。

    欣喜之余,曹操像是又想到了什么,继续问道。

    “先生此前所言的意外,是指什么?”

    宁澈听后,神情一变,凝重无比,随后望着昏黄的穹宇,沉声回道。

    “天意。”

    ……

    与此同时,另一处高坡上。

    “主公,果不出所料,大风已起,今夜火烧新野定成!”

    寒风呼啸中,诸葛亮对着身旁的刘备喜笑颜开的说道。

    话音刚落,一名斥候便匆匆来报。

    “探马来报!”

    “曹仁所部已入新野城,关张赵三位将军均已按军师之命,准备停当!”

    “好!”

    闻言,诸葛亮和刘备都相视一笑,仿佛胜券在握。

    不多时,天色已晚。

    曹仁看着面前破旧的新野城,一时间感慨万分,可随即又想到曹操的嘱咐,回过神来大喊道。

    “进城!”

    不久,曹仁便已率全军进入了新野城内。

    虽然天色已晚,但曹仁知道四周全是埋伏,丝毫不敢松懈半分。

    “全军警戒!”

    可话音刚落,四周暗处就突发冷箭,一时间城内哀嚎遍地。

    见状,曹仁也早有准备,当即大喊道。

    “快撤,有埋伏!”

    “往东西门撤,快!”

    可来不及再喊,四周又顿时火起,其火势之大,直叫人避之不及。

    而曹仁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当即组织亲卫以自己为中心向东门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