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宁郎毒计安天下 » 第15章 天下三分

第15章 天下三分

    “非请莫入,擅闯者斩!”

    “烦请足下通报,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大汉皇叔刘备,特来拜访。”

    刘备笑步上前,温言启齿。

    此言甫出,众士卒皆面露疑色。

    可见刘备神色泰然,士卒们相视而议,最终还是决定进去禀报。

    毕竟若其身份为假,士卒几人仅受微词;若为真,则是冒犯皇权,无疑临渊。

    此刻,刺史府邸内。

    刘表正端坐堂上,与蔡瑁、张允共议军事。

    乱世之中,荆州难以独善,战火不日便将蔓延于此。

    看着面前的蔡张二人,刘表神情凝重。

    “务必勤练水师,誓死捍卫荆州,不容敌寇半步侵犯。”

    二人齐声应诺,眼神坚定。

    正当此时,门外守卫急匆匆入内,至刘表面前,恭敬施礼,急声禀报。

    “主公,门外现一异人,身高五尺,耳垂及肩,双手超膝,目能观耳,面似玉冠,唇如脂涂,自称大汉皇叔。”

    闻言,刘表眸光涌动,转向蔡瑁与张允。

    “主公,当断则断!若刘备意图染指荆州,必将为祸无穷!”

    “请命末将,领兵驱逐,以保荆州安宁!”

    张允面色凝重,频频劝诫。

    “吾与刘备到底同为汉室血脉,今避难荆州,吾岂可拒之千里?”

    刘表沉思须臾,缓缓而言。

    “传令让其入内。”

    “遵命!”

    不多时,刺史府邸外。

    “刘皇叔,请进。”

    士卒毕恭毕敬,朝刘备拱手躬身。

    见此,刘备点了点头,随后便径直走入了府邸内。

    ……

    “汝便是刘备?”

    刘表凝视着面前的中年男子,面色淡漠。

    “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刘备前来拜访!”

    刘备面色平静,拱手言道。

    见状,一旁的蔡瑁眼中闪烁着冷光。

    在蔡瑁看来,刘备此次赴荆州之行,恐将为荆州带来无尽的祸患,无异于灾星。

    “汝此番远赴荆州,所为何事?”

    刘备得视,刘表沉声发话。

    深思片刻后,刘备缓缓开口,言辞恳切。

    “吾因曹贼奸计而险遭袁绍毒手,现欲与阁下联手,共抗曹袁。”

    蔡瑁闻言,面色一沉,冷哼一声,上前说道。

    “主公,刘备此人心术不正,若其踏入荆州,必将酿成大祸!”

    此言一出,刘备霎时面如白纸。

    见状,刘琦面色微动,踏步前行,温言说道。

    “父亲,刘皇叔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亦是辛苦,岂能拒人于千里外?”

    刘琦乃刘表嫡长子,却被次子刘琮处处打压,只因其得蔡瑁张允等士族之助。

    本来刘琦已经不对继承人抱有希望,可如今,刘备的到来让刘琦又看到了希望。

    刘表凝思须臾,微微颔首。

    “的确如此。”

    闻言,刘备方才长呼一口气,随即说道。

    “汉贼不除,王业岂能偏安一隅?”

    “曹袁二人野心勃勃,图谋天下。战火一旦燃起,必将波及荆州!”

    “届时,荆州百姓将饱受涂炭之苦!”

    张允闻言,嗤之以鼻,目光如刀。

    “荆州一有天险,二有水师三十万众,曹操铁骑何敢踏足?此土非彼所能染指,吾等自守无忧。”

    眼见刘表不为所动,刘备温言再劝。

    “阁下,若其二者一统北方,荆州岂能独善其身,安能幸免于难?”

    闻言,刘表到是愣了一下。

    可思绪又飘回前几日曹操的书信,心中对刘备已有几分芥蒂。

    良久,刘表才徐徐开口。

    “你我同为汉室宗亲,新野便暂作汝之栖息。”

    言罢,刘表便挥动着手,示意刘备先行离去。

    见此,刘备遂向刘表深深一礼,恭敬启言。

    “既如此,在下先行谢过!”

    “琦儿,汝为其带路吧。”

    “诺。”

    ……

    翌日,刘备漫步闲游,却偶遇一方秘境。

    清香萦绕,山泉潺潺,宛若世外桃源。

    正当刘备沉醉之际,却被一声悠远的呼唤惊醒。

    “久闻刘皇叔威名,今朝得见,果然气度非凡,令人折服。”

    闻言,刘备当即拱手回道。

    “承蒙先生谬赞!”

    随后,刘备凝视其面容,只见起其面容虽显苍老却精神矍铄,心知此人定非凡俗,遂再次开口。

    “曾闻荆州隐士如云,今见果然名不虚传。”

    “不知阁下是?”

    面对刘备的询问,司马徽轻笑摆手,淡然回答。

    “老朽司马徽。”

    刘备闻言,当即瞳孔骤缩,惊愕道。

    “足下莫非便是水镜先生?!”

    见状,司马徽平静笑答。

    “虚名而已,刘皇叔不必在意。”

    可刘备眸光闪烁,随即便跪地询问。

    “在下欲重振汉室之辉煌,然并无匡扶之策,请先生赐教!”

    司马徽见状急步上前,轻扶刘备,略作思索,便娓娓说道。

    “老朽年事已高,智谋已逝,皇叔欲振汉室,需觅双杰以助!”

    “何二人?”

    “卧龙凤雏,二者得其一便足以定乾坤。”

    ……

    深夜,黎阳城上。

    月光如镜映天际,云海翻涌似楼阁。

    此时,曹操与宁澈并肩而立,共赏皎洁月色。

    “当今天下局势,不知子旭有何高见?”

    曹操看向宁澈,率先打破沉寂。

    闻言,宁澈眸光如炬,淡然回道。

    “当今天下,群雄逐鹿,袁绍虽拥一方霸业,然其威势难掩其内虚。”

    言罢,曹操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当初在会盟之际他便知袁绍难成大器。

    “若袁绍非孤之忧,敢问劲敌何在,吾当何往而胜之?”

    “江东。”

    宁澈面色淡漠,平静回道。

    “江东?”

    曹操面色疑惑,难以置信。

    “江东孙氏满门英豪,可敬可叹,更可虑。”

    宁澈抬头望月,神色凝重。

    ……

    与此同时,江东吴郡。

    “伯符!”

    人尚未及堂内,其声便已飘然而至。

    孙策闻声骤起,步出室外,执手相迎,欣喜说道。

    “公瑾,战局如何?”

    周瑜眸光涌动,笑声洪亮。

    “不负伯符所托,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已尽数归服!”

    周瑜挥斥方遒,言辞间自信满满。

    “好!好!好!”

    孙策先是一愣,随即连声道好。

    而后看向周瑜,娓娓说道。

    “公瑾,不如先入内歇息。你我再共叙往事,畅谈天下!”

    “如此甚好!”

    周瑜重重点头,同样大笑。

    不一会儿,堂内。

    “伯符,江东士族闻你之名无不胆寒啊!”

    孙策闻言,眸光如炬。

    “昔承袭父志,今江东一统,足以告慰先父在天之灵。”

    “公瑾,此次得你鼎力相助,方有今日之胜。”

    “他日若功成名就,吾必将与你共赏山河,同享盛世繁华。”

    孙策志存高远,绝不囿于江东一地。

    闻言,周瑜轻笑应好。

    自幼便结下不解之缘的两人,言语间从不设防。

    孙策江东之业,周瑜功不可没。

    周瑜智谋如炬,孙策骁勇善战,两人联手,在江东自然无敌。

    正当此刻,侍卫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主公!鲁肃前来拜访。”

    孙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侧目看向周瑜。

    “公瑾,鲁肃造访,意下如何?”

    周瑜眼中精光乍现,沉声回道。

    “定是来投效伯符,以保全自身。”

    孙策微微颔首,随即下令。

    “引他入内。”

    侍卫领命,便转身离去。

    不多时,三人便得已相见。

    “久仰二位威名,今日得见,果真是少年英才!”

    鲁肃看着面前的孙策与周瑜,不由得暗自心惊。

    二人不过弱冠之龄,却已成就此等非凡功业,真乃世所罕见。

    孙策不为鲁肃的夸赞所动,凝视着对方,沉稳问道。

    “汝今日前来拜访,所为何事?”

    鲁肃眸光闪烁,直言说道。

    “吾此番献上五十万石粮草,愿公笑纳。”

    孙策与周瑜默契对视,点头示意。

    此战虽大胜,可耗费也甚巨,而鲁肃此举也犹如雪中送炭。

    “好,粮草吾收下了。”

    “汝且回去转告他们,诚服者,吾必不动干戈,可若有违逆,吾要他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