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宁郎毒计安天下 » 第9章 虎口余生

第9章 虎口余生

    黎阳城外,袁营。

    秋风萧瑟,红叶涌起。

    风尘中,刘备孤身一人,衣着单薄,面色愁苦。

    寻着其的目光望去,黎阳城便成了眼中焦点。

    刘备远眺苍茫,依旧不见糜芳的身影。

    良久,眼见夕阳西下,却仍然不见糜芳。

    “酉时已至,糜芳何故迟迟未现?”

    疑虑如薄雾,缭绕在刘备心间。

    望着南飞的征雁,刘备不禁长叹。

    不多时,天色渐暗。

    无奈之下,刘备只能草草回营。

    夜上枝头,皎月高悬。

    营帐内,烛光轻摇,如美人轻舞,优雅动人。

    然而,刘备此刻心中挂念的只有糜芳是否已将信件安全送至关羽之手。

    毕竟此时已是其生死攸关之际。

    关羽今夜若不归,明朝刘备恐怕便就身首异处。

    若是能死于战场之上,刘备或许还能无怨无悔,坦然接受;可若是屈辱的在袁绍麾下受斩,刘备是万万不愿接受的。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刘备胸怀壮志,欲扶汉室于危难,未竟之志又岂能轻易舍弃?

    突然,营帐外乍现人声,打破了寂静。

    “刘皇叔,天色已晚,主公恐您有闪失,特命在下护卫左右,确保您万无一失。

    将领毫无表情,拱手说道。

    闻言,刘备面色铁青,难看至极。

    尽管其表面上声称是护卫,然而其意图却昭然若揭。

    显然,这是袁绍深恐刘备半夜逃逸,故派人借护卫之名,监视其一举一动。

    光阴无声流转,刘备的心也越发焦急。

    刘备凝视着即将燃尽的蜡烛,忽闪灵光。

    随后其脸上便勉强挤出笑容,歉意道。

    “失陪片刻,在下内急难耐,望将军止步。”

    将领并未紧随刘备,但他的目光却始终如炬,死死盯着刘备的一举一动。

    只要刘备稍有异动,其便会毫不犹豫的上前将其制服。

    刘备步出营门,将领也紧随其后。

    眼见刘备愈走愈远,将领眉头微皱,冷声说道。

    “刘皇叔素以仁义著称,想必也定不会让在下难做。”

    字里行间,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将军放心,将军!”

    刘备惊呼出声,好似被无形的恐惧攫住。

    见状,那将领也疾步上前,可等待他的只有刘备的拳头。

    一拳过后,趁其懵神之际,刘备直接抽出其腰间兵器,一刀将其枭首。

    望着天上渐圆的明月,刘备不再迟疑,迅速更衣,牵来骏马,一跃而上,疾驰而去。

    令刘备意外的是,途中并无一丝阻碍。

    由此,便足见袁绍治军之疏漏。

    一夜飞奔之下,天边已见鱼肚白。

    望着渐灭的夜色,刘备心中已打定了一个新去处。

    而刘备的目标,无疑是荆州之主——刘表。

    原因无他,仅其二点。

    其一,二人同属汉室宗亲,定然不会弃一方不顾。

    其二,刘表兵强粮足,袁绍虽盛,亦难撼之。

    如今,刘备唯有投奔荆州刘表,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

    次日,晨曦初露。

    袁营,中军大帐。

    袁绍端坐在主位上,神色恼怒。

    而其两旁的谋士与将领自然皆是噤若寒蝉。

    袁绍本来满怀期待,一早就到了中军大帐,可却许久未闻其半点音讯。

    失望之余,心中怒火自然难熄。

    “郭图,汝领甲士十人,务必将刘备押来见孤!”

    袁绍愤怒难抑,杀气腾腾而出。

    闻言,一旁的许攸神色随之变的复杂。

    “诺!”

    不多时,郭图便已至刘备营外。

    “刘皇叔,主公有请!”

    郭图站在帐外,高声喊道。

    见营帐内没有动静,郭图又再喊了几声,可依旧无人回应。

    “快!赶紧进去!”

    郭图不由得眉头紧皱,心中隐约有几分不安。

    果不其然,营帐内早已空无一人。

    ……

    “刘备呢?!”

    袁绍看着孤身一人回来的郭图,疑声问道。

    “主公,刘备已经跑了。”

    闻言,袁绍当即大怒。

    “废物!都是废物!”

    随后,又像突然想什么起来,怒声说道。

    “孤不是派了人去监视刘备吗?!”

    郭图拱手躬身,无奈回道。

    “已被刘备所杀,尸体就在营外。”

    “追啊,还愣着干嘛?!”

    袁绍怒声吼道,宛若疯魔。

    “区区大耳贼!”

    “怎敢如此欺孤?!”

    怒吼声回荡于中军大帐,众人也纷纷胆寒离去。

    ……

    黎阳城,丞相府邸。

    主位上,曹操等人听着探子的情报,脸上满是笑意。

    “好,好,好!”

    “刘备已为丧家之犬,不足为虑也!”

    “有子旭助我,这天下我如何取不得啊?!”

    曹操心情舒畅,连带着眉目都变的柔和起来。

    “报!探子来信!”

    闻言,曹操眼前一亮,朗声说道。

    “速速拿来!”

    言罢,曹操接过书信,翻看起上面的内容。

    不多时,便已看完。

    “刘备此人貌似仁义之躯,实则心机如海。

    “袁绍今发追杀之令,乃其深算之果,天道昭昭,报应不爽。”

    “此贼不知好歹,屡次背信弃义,逃窜之际,竟无愧色。”

    对于刘备,曹操一直都将其给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能除之而后快。

    而今刘备仓皇出逃,前无进路,又后有追兵。

    在曹操眼里,刘备十死无生。

    想到这,曹操念头一转,便不再在刘备身上多做功夫。

    毕竟袁绍此时还未退兵,数十万大军仍在黎阳城外虎视眈眈。

    若此战仍不能将袁军击溃,此消彼长之下,曹操依旧只有惨败这一个结果。

    故而此战之重要,不言而喻。

    曹操深知自己必须谨慎,而每到关键时刻,宁澈的身影就会浮现在他的脑海。

    “速请子旭前来,与孤共商军政大计,以定天下大局!”

    “遵命!”

    不一会儿,宁澈便推门而入。

    见来人是宁澈,曹操脸上顿时满是笑意,上前拉着宁澈的手。

    “子旭当真神机妙算,此番计策已让刘备沦为丧家之犬啊!”

    “噢?刘备跑了?”

    闻言,宁澈不免有些惊讶。

    见此,曹操轻蔑一笑。

    “子旭大可放心,刘备进退无路,现在也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言罢,宁澈虽徐徐点头,但又觉得像是忘记了什么。

    可还不等宁澈细想,曹操便拉着宁澈上座。

    “来,子旭上座!”

    “不必拘谨,与孤同坐便好!”

    宁澈并未拒绝曹操的热情,淡然坐下。

    随后,见宁澈已然落座,曹操赶忙问道。

    “子旭,孤今得云长,尚且兵强马壮,为今该当如何?”

    言罢,曹操便紧盯着一旁的宁澈。

    显然,曹操已经不想再与袁绍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