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国科技:开局军工厂资料员干起 » 第056章 来自132的好消息

第056章 来自132的好消息

    对于这群商人,张红旗只能从利益的角度来解释自己为什么对这个国家这么有信心,于是他打算直接用数据来说服这些人。

    “你们知道吗,虽然前几年乱归乱,但是这一代年轻人上过小学的,相比解放前,比例已经大幅度提升了。

    最近的数据国家还没有统计过,不过就拿65年之前那一年的统计数据来说吧,虽然全国总人口数量从3.6亿提升到了6.94亿,但是文盲人口总数却从2.9亿下降到2.48亿。

    这个数据意味着不久以前的成年人经过扫盲有不少已经识字,新增人口也都经过学习,具备识字能力。

    到了现在更不用说,我国人口总数目前应该是9亿多了,这些新增人口按照当前的政策,都能得到普及教育。

    你们可以试想一下,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当中,这么多受过教育的人口能够爆发多大一股力量。在我看来,这也是你们的一个机会,只要你们找到了钥匙,能够利用这些受过教育的年轻劳动力,肯定会给你们带来巨大的财富。

    顺带提一句,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内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现在这些知青开始返城,国家暂时没有足够的岗位提供,如果这时候你们能够提供工作机会……”

    本着话不说尽的原则,张红旗再次住口。尽管这样,他说的这些话也引起了这群商人的深思。在以前,他们的印象里都是国内很穷、人很多、物资短缺,却从没有人给他们说这方面的数据。

    有几个从事轻工业的商人更是开始思考,如果要是政策允许,自己在这边设厂,岂不是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培训人才。

    当然也有不以为然的,他们随口就说道:

    “光是认识一些字也没有什么用,你说的知青,我知道。下乡当了几年乃至十来年的农民,现在还记得的东西大概都不多了吧。”

    对于这种人说的话,张红旗也不反驳。只是说:“受教育人口基数众多,就意味着我们国家每年都能按照一定的比例稳定地获取高级技术人才。虽然说我们现在技术落后,但是相比于苏联、美国,这样的人口基数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只不过现在国内缺乏资金做产业基础投资,这是我们的劣势,也是你们的机遇,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说完这些以后,张红旗便对这方面的问题避而不谈,专心地开始当起导游。在他看来,要是有部分人把握不住机会更好。当这部分人开始后悔的时候,其余人才会更加感激自己。

    在之后的几天又带着他们去了甘陇,实地体验了一下空中飞行和空中观光的感觉。

    当然在学习飞行和空中观光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和这些人敲定服务设施的具体建造方案,以及在服务当中如何突出新丝路这个品牌的文化内涵,当然也是为了更好地捞钱。

    ……

    等到新丝路航空俱乐部考察团返回香江,张红旗回归正常工作的时候,时间都已经来到了1978年6月12日。

    他回到三机部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尹裕光,把这段时间在甘陇的事全部作了汇报,并且确定了对方将在回到香江的第一时间安排汇款到华航技这边的专用账户。相应的物资在采购到港后,也会根据华航技的要求进行发货。

    在听过张红旗的汇报后,尹裕光对他的工作成果非常满意,特别是对比了金云勇在这方面做过的工作过后,这种感觉更是明显。

    “小张,你这回的工作成果很不错,我很满意。现在我正式通知你,今后。新丝路航空俱乐部的副主席一职就确定由你兼任,你需要注意的是,要时刻关注着,不能让俱乐部把路子给走偏了!这一点尤为重要!”

    张红旗明白,新丝路航空俱乐部算得上是华航技在海外的第一个招牌公司,要是经营好了它,今后将会得到莫大的助力。这一点不光是对华航技而言,对他也更是如此。

    “领导,这一点我肯定会注意的!新丝路航空俱乐部在今后,将会是华夏联系海外精英人士的一条纽带,我肯定会让它发挥好在这方面的作用。”

    见到张红旗弄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尹裕光感到非常满意,微微点了一下头后继续说道:

    “小张,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在香江那边工作的成果不错,132厂那边同样也非常顺利,现在歼七Ⅱ改进型战斗机已经开始试飞,并且已经通过了几个试飞科目。

    他们特地让我转告你,你提出来的这个方案设想,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测试结果都和设计目标相符合,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在他们看来,如果不出现意外,这个机型完全可以在歼七Ⅱ机型开始量产的同时,完成全部试飞工作!”

    张红旗听了这个消息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件事情让他感到非常有参与感。如果能够让歼七FS在这个时空成功加入空军序列,大概应该能够略微缓解空军对于全天候战斗机的需求。

    “这真是太好了,我没有想到,我的设想竟然这么快就能飞上天空。唯一让我感到可惜的是,我没有能够见到它的第一次飞行。”

    对于这种感受,尹裕光非常清楚,他曾经在三机部经办过很多项目,每一个项目他都想亲眼见证它走向成功。

    “在这方面有点遗憾,在所难免。当你经手过的项目多了,你就会发现,相比于亲眼见证它的成功,你会更在意它是否能够成功。

    为了弥补你的遗憾,我决定提前告诉你一个内部消息。在歼七Ⅱ改初步通过试飞科目过后,空海军都已经派人过去现场盯着试飞。就132厂那边了解到的情况而言,许开达和曾仕龙都有意建议空海军歼七Ⅱ改正式纳入空军装备体系。

    并且他们还私下讨论过,觉得应该给歼七Ⅱ改一个单独的型号,目前他们建议改称歼七Ⅲ型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