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国科技:开局军工厂资料员干起 » 第022章 一环内

第022章 一环内

    在大学课堂上老师讲的这些,都是属于正常、正规地对华国制造质量的批评与探讨。

    在后世,动画片里面,鹰酱拿着小皮鞭怒抽兔子时吼的那些内容则纯属搞笑。

    张红旗现在都还记得那经典的几句台词。

    “明明是一样的板件,为什么公差会这么大?”

    “你现在的公差这么大,是要负历史责任的。”

    “这两个板件的公差还是在规定范围以外。”

    这几句台词听起来虽然非常有趣,但是真正懂一点儿机械设计的人就都知道,公差和误差完全是两码事。

    在生产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误差,就算是最牛的工人也不可能把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制造得完全一致。

    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会根据所设计机器设备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公差等级,只要把几何参数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能满足互换性的要求。

    因为懂这些,所以张红旗在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去想什么标准化的问题。

    在他看来,谁说兔子不懂标准化,谁说标准化是鹰酱教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大秦帝国的人就已经知道了标准化。

    在50年代的时候,华夏又按照毛熊那边的风格建立起来了工业体系。

    既然师从毛熊这位老大哥,当然就要学会那边的精髓。

    为了追求批量化生产,为了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在设定公差的时候,当然会放得松一点。

    在他看来,在当前国内加工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峨眉机械厂要想提高飞机质量,只有走优化结构设计这条路。

    至于选用更优质的材料,使用更先进的加工工艺,不计成本地加强质量控制。这些都不是峨眉机械厂目前可以考虑的。

    不过想到了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做到,现在张红旗只能通过收集生产过程当中反映出来的信息,以及从资料室里面调阅相关的设计规范和已经设计出来的设计图纸。

    通过收集这些信息,来完善大模型的基础数据,到时候才可以在现有的设计图纸上进行推导,从而优化结构设计。

    张红旗在思考的时候,外人看起来难免觉得他有点在发愣。特别是马光全,在安排好那几位青年工人去拿零件后,他就发现这小子有点不对。

    “张红旗!

    我怎么给你说的,到了车间你还走神?!

    要是精神不好,现在就给我回办公室去,不要给我在车间待着。大过年的我可不想车间里出什么生产事故。”

    突如其来的训斥,把张红旗从沉思当中惊醒,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对不起,马师傅。我刚才只是在想,怎么好好的零件就是装不上去,还要特意去找合适的零件才行。”

    见到他刚才出神是因为思考工作方面的问题,马光全这才态度好了点。

    “小张,不是我故意说你。在这车间里面,安全是第一位的。

    你要是真有什么需要思考的,一定要先确保自己处于安全的位置。

    至于零件装不上去,这很正常。又不是所有零件都是优等品,组装的时候当然会有些问题。

    特别是这十来年,生产要求上面松懈了,加工好送到我们这里的工件,里面属于良品的都少,更别说优等品了。

    好多都是顶着公差勉强算合格的产品,这些产品送到我们这儿来当然就得折腾我们这些装配工。

    我给你说,要不是我们这些老师傅在这里顶着干,就凭那几个年轻的小子。

    哼,不是我说。就算他们装好了,飞机也不一定飞得起来。”

    说到这儿,马光全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

    面对这样的笑容,张红旗在感到敬佩的同时,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厂子里面当前的状况。

    ……

    当人有了目标,把身心都投入其中后,日子真的过得很快。

    本来张红旗还用后世的观念来看待过年,总觉得乡下过完年总得十六吧,所以没有去想和老爸一起去周边乡镇询问是否有需要

    结果这天晚上,张铁柱喝得醉熏熏地被人送回了家,同时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

    “老大……老二……回来……弄……弄好了。”

    虽然张铁柱说得断断续续,但大体的意思还是很好明白。

    李红梅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还有点不敢置信,马上就追问其具体细节。

    “你才出去转悠了几天,就这么容易就弄好了?

    你可得弄把稳点,别中途出什么岔子!”

    这时,躺在床上的张铁柱都已经睡得喊都喊不醒,怎么可能回答。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从宿醉中清醒过来的张铁柱才给李红梅说了一个让她感到难以置信的消息。

    “老大老二他们的工作我已经联系好了,武侯祠挨着有个公社在搞机加工,我过去一说,他们马上就同意了。”

    说这话的时候,张铁柱脸上的得意之情完全不加掩饰,被老婆说了十来年的压抑今天终于得到释放。

    看到他这么高兴,李红梅也懒得再说他,自家儿女能回到身边比什么都重要。

    “行行行,你厉害,我知道了。

    不过武侯祠那里离我们这里还是有点远,骑自行车差不多要骑一个多小时。”

    听老婆抱怨有点远,张铁柱立刻就不高兴,反驳说:

    “你啊,就是不知足,甘蔗没有两头甜。

    要真离我们近了,他们就得当一辈子农民。

    你也不看看,我们厂到城里要走二十来里地,你让他们挨着我们,这不是要他们当一辈子农民吗?

    那边公社我了解过,现在地都占了好多,以后八成就跟红旗估计的那样,还会占地。

    到时候农业户肯定能转非农业户,不比在厂子周边强多了。”

    说到这儿,张铁柱走到张红旗的房间。

    “红旗,这个周末我们一家一起去武侯祠那边一趟。”

    张红旗刚才已经隐约听到父亲说的,说真的,他完全没有想到,现在武侯祠那边竟然还有农田。

    也许外地人不知道武侯祠的位置,还不明白能够把户口转到那边,还能够在那边弄到宅基地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

    这个位置处在一环路以内,在后世来说完全就是城中心。

    所以此刻他很为哥哥姐姐高兴,不过他很好奇既然事情已经搞定,为什么明天还要跑一趟。

    “爸,咋的?

    不是都说好了吗,干嘛周末还要去一趟?”

    见儿子没有爽快答应,张铁柱睨了他一眼,语带威胁地问道:

    “主意都是你出的,现在让你跟着一起去选宅基地你去不去?”

    张红旗赶紧解释说:“爸,真不是我不想去,周末我们同学约了一起聚会,我答应了,不能推的!

    再说,这事也得大哥和二姐他们看过才行,毕竟这是他们以后要住的地。

    要不你先给他们把户口转回锦官城再说,只要户口过去了,宅基地肯定跑不了。”

    张铁柱一想也是,于是就让小儿子帮自己请假,自己高高兴兴骑着自行车就到那边公社开转户口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