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无声的花蕾 » 第42章 斜斜的土山墙(4)

第42章 斜斜的土山墙(4)

    李善存老汉给李富来垒好土台子,李富来就能好好认字。这件事几辈人都尚未遇到过,没想到李家还有这个机会,李善存心里甜甜的。

    现在需要准备的就是笔墨纸砚。想了想,明天去集市粜些粮食。

    听先生说,买笔、墨、纸、砚还得去县城,咱们周边还找不到这些东西。明天只能背些粮食上枣红庄换几个铜钱,再带上铜钱去县城买笔、墨、纸、砚。

    李善存想着就有些麻烦,不管咋说还得去办这些事。晚上睡在炕头,忖度明日的打算。

    解放以后,夜深人静,鸦雀无声,不担心土匪骚扰;狗吠少了许多,人人都安安稳稳过好日子。

    这时,他坐起来,取出烟锅,塞一锅烟,对着火,冒起袅袅的烟霭。心想:富来也上学了,再过几年还要娶媳妇。

    目前,只有一只窑洞,两间房,还得再盖两间房。原来盖的两间房,还是和录林两个人踏的胡基(土坯)。录林当时年龄还小,只能撒灰。俩人一天只能踏二百块土坯。

    一块胡基三锨土,平底的手锤夯十下。踏胡基有个口诀:连踩带踏二十五。——搁置胡基模子一次;撒灰四次;把土用锨倒入胡基模子,需要三锨土;然后,用脚踩三次;再用手锤夯七次;夯完再打开胡基模子一次;胡基模子搬起靠住手锤一次;再搬起胡基一次;把胡基搬到胡基摞子上一次;——前后二十五个动作,完成一块胡基的制作。

    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碛雍原靠的是黄天厚土。建筑物,——土山墙就靠的是胡基垒起来的,——也就是土坯垒的。土怕的是水浇,所以,房顶砌成四十五度斜斜的山墙,方便流水,也是祖辈总结出来的经验。

    盖房的时候要立木:房子的结构是用木头做的框架;有前檐柱,前檐檩;后檐柱,后檐檩;东山柱,东山檩;西山柱,西山檩等。

    立木要选择黄道吉日,房的中檩要画文王八卦图,写上:“文王在此,上梁大吉”的对联。还要用大红布做一个小红口袋,里边装有:五色粮食;再绑扎一双红色新筷子,永远挂扶中檩。

    人们说:这些风俗习惯是鲁班传下来的。传说,有一日,鲁班给一户人家盖房子立木,木立不起来,立起来就倒塌,鲁班束手无策。请来周文王,周文王来了以后,用八卦算准了方位,立起了木,稳稳地盖起房子。从此以后,这个习惯就几千年传下来。所以,立木的时候,就要用大红色的帖子,写上:“文王在此”。人们图个平安、吉利。

    碛雍原的房子说来都是半边盖着,四十五度的山墙,木头做的框架,架梁的时候,要来亲戚,放炮,贺喜。一般人家,前檐檩只有一根;富裕人家是摞檩,中间加方木,这就了不得。

    李善存想着盖房的讲究,闷闷不乐。人常说:“娶媳妇,盖房,花钱没王。”

    这些事,从古到今人人都发愁。越想越觉得自己没用,一辈子没干成个事。就盖起两间房,窑洞还是祖辈留的;一辈子饿肚子,流血流汗;想起李录林还算有点出息,也算没白忙。目前等待李富来认识了字,希望寄托下一代身上。

    又想起,几个孩子长得可爱、聪明。想着想着又露出微笑。

    李善存嘴里默默说:“文王在此!文王在此!”

    琢磨起来真有意思。想起哪年盖起这两间房,屋面刚用泥巴抹起,下了一场大雨,泥巴全冲走,下面的参子暴露外面。

    这些参子是一枝一枝用树枝劈开的。用参子担在椽上,参子上面抹的泥巴。先抹一遍泥巴,再用泥巴黏住小靑瓦,整齐的排列起来,仿佛一片片鱗片,达到防风雨的目的。

    三面的房脊,也是小青瓦收的口。一方面装饰;一方面收口,把小瓦压住房脊,防止风吹走小青瓦。

    房脊的中间,还用小青瓦做一个风火轮。听说这个风火轮可以辟邪,任何鬼怪被风火轮转动避开。所以,这个风火轮是确保这座房子安全的。

    有的人家还在房脊上雕塑鸽子,表示“和平”,表示胜利。还有些人把房脊作成中间低,两边高,带一些弧度,像园林形式;显得勾心斗角,颇有气势;表现特色,也是典雅的风格;代表主人的雅兴和阔绰,更代表:——主人的身份。

    李善存想着盖房的风俗,感到有点味道,使他兴奋;使他难以入睡。想想这个家,从个人身份也有提高。

    李录林在外面干的大事;李富来上学认字,以后前途无量;周云雀和老伴关系处得不错。乡亲们都夸赞,说是接辈传辈。周云雀是个好媳妇,家里从来不生气,尚未有纤介麻烦,也是李家上辈烧的高香;李富田,翠翠,文燕都长得聪明、伶俐,以后肯定个个有出息。

    李善存又想起李录林,战场上出生入死,攥了一把汗。期盼早日结束战争,早日回家。想到这里,又惆怅起来。又从被窝里爬起来,取出烟锅,抽一锅旱烟。

    这时,他咳嗽更加厉害,携带一些痰液,这些痰液使他难以入眠。

    李善存老汉穿上衣服跳下炕,走到门前,拉开门闩,门吱拗!一声。走出屋子,站立院子里。抬头看着浓浓的夜色;看着朦朦的星星;还有晱晱的北斗星,晱着每颗星的宿命。

    看着这七颗星星,他不知道哪颗星星属于自己。

    又看着银河两边的织女星和牛郎星闪着一丝的凄凉。

    浩瀚的银河,寰宇的天空,令人神往,令人惊叹。朦朦的月光,姗姗走出厚厚的云层,映射一些光亮;渐渐地辐射大地上。

    微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传到院子里。院子显出一丝的活力,打破夜的寂静。

    凉爽的秋风,感到很舒适。微风吹拂沧桑的脸颊,舒舒服服像雁绒拂过一样。

    朦朦的月光下他不想离开,又拿来小凳子坐在院子的中央。要享受秋风的清爽。

    鸽子窝里的鸽子咕!咕!叫,时不时窝里传出扑棱棱的响声。

    刘巧儿听到外面的声音,也走出屋子,来到院子里。喃喃说:“咋不睡觉,在外面数星星哩?”

    李善存说:“星星能数清吗?斗大字不识一个,还能数星星,等富来以后数吧!我感觉外面秋风清爽,想换一下空气!这几日,给富来办理认字的事,从来尚未接触过,有点费脑筋,在外面清醒清醒,明天要给置买笔、墨、纸、砚。还要去县城,近处还没有,估计还得粜十几斤粮食,才能买到这些东西;说不定,还得两天,才能办到!”

    刘巧儿听这一番话,有点繁琐,对李善存说:“老头子,您不要急,慢慢来!一天办不成两天办,不能累着;您年纪大了,不是当年,眼下又要收秋,还有地里的活路,可要小心,身子骨要紧!”

    刘巧儿一边说,一边搀扶李善存老汉走进屋子,又说:“外面凉,早点休息吧!”

    刘巧儿看着他躺睡在炕头,蹒跚走出屋子。她仰起头,看见漫天的星斗、皎洁的月光,像白天一样。

    她想:明天是个晴天,不会影响老头子出门。

    又想想,这几日老头子累得马不停蹄,叹息一声:“唉!”

    自言自语:“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倏然间,周云雀房子的灯亮了。刘巧儿心想,周云雀被惊动起来,或许也没睡着!

    周云雀天天夜里做针线活,穿衣吃饭一家人靠她,真个辛苦。此从来到李家,也尚未享一天福,冤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