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 第三十六章 忠顺王弄权通政司?

第三十六章 忠顺王弄权通政司?

    皇帝失神了好一阵子,仔细斟酌了一番,他知道李征有私心,想整死李净。

    可这话却是在理的。

    宗正府至今不赶紧派人去别院教授嗣爵礼仪,不尽快请求朝廷拨款修建王府。

    其意何在?

    “他们动手了吗?”皇帝询问。

    李征说起贾赦贾珍借口“贾代化替身张道人”在玄武湖边修建道观,皇帝怒气勃发。

    这哪里是贾赦贾珍就能办到的。

    再想想那天初见李征之时李净对那万亩良田的觊觎,皇帝起了疑心。

    那万亩良田,能容纳千户人口,若以此为遮掩做些什么,那可就……

    从肃庄到南都可就一步之遥!

    “咱们该换一个北安门提督了。”皇帝痛下决心。

    李征却道:“太上皇待陛下只是不放心资历,并非不相信陛下孝顺。皇城内外无论御林军还是羽林军都是太上皇从北都带来的,陛下何苦瞒着太上皇?”

    皇帝偷偷道:“我看太上皇有时候很糊涂。”

    “那可未必,陛下年轻,对待沸腾激扬一般的局势,自然是君威降临,横扫一切。太上皇却是个训犬高手,陛下这里一抓紧,乾清宫便放松。如此一而再再而三,贵勋集团精疲力尽,却觉着天家对他们没法子。岂不知,”李征笑道,“一旦时机来临,太上皇岂能不想给亲儿孙留下一个铁打的江山?”

    皇帝赞许:“你总是看别人都好。”

    “自己也轻松。”李征道。

    君臣二人去往乾清宫,太上皇还在打盹,原本是在画画,不知怎么的就有点犯困。

    见李征来拜,太上皇埋怨:“你那电灯好古怪,我昨晚看了半夜没看懂。”

    李征道:“待天下承平之时,太上皇若不弃,微臣上陈此奇技淫巧之理。”

    太上皇好笑:“到那时,哪里还有我。”

    问起来意,皇帝并不隐瞒,将荣宁二府“大不敬”之事,及通政司公然扣押郡王奏章之事禀报。

    令他惊喜的是太上皇果然没有阻拦。

    “这孩子眼睛太明亮,什么都看得清楚,”太上皇指着李征道,“皇帝,你要多教他增加些胸怀,为,为上位者定要眼睛明亮决心果断,但若不能怀柔,则大事也不可成。”

    而后道:“通政司为福王门生所掌控,我亦为之所蒙蔽久矣。但不能让这孩子去查封,否则,那就成某些人联手的理由了。而且荣宁二府虽分崩离析就在这几年,但若能以荣国府为楔子,做更大之事,留着两个无能的国公后人有何要紧?”

    李征并不在意。

    “你不在意那是你不怕,但这种事让你去做,你要怎么做?”太上皇笑道。

    “肃藩者,国家屏障,西陲柱石也。肃王嗣爵乃国之大事,通政司无故积压为何?不过‘里通外国,使皇帝朝廷自毁长城’而已。”李征悍然道。

    太上皇吃惊:“你可有证据?”

    “莫须有。”李征道。

    天家父子面面相觑,这虎狼之相,他怎敢这么明显?

    “抓住了他们,证据好找。抓不得他们,纵然有天大的证据也没什么用,打的就是他们始料不及,要的就是他们需要自证清白。”李征狠狠道,“乃生死搏杀之局,犹如在塞外杀贼时,我不能不尽全力。”

    ……

    他一提这个,太上皇就不能不偏袒他。

    遂让皇帝下诏令:“这等大事,也怪他自己。皇帝,你让锦衣卫先拿了通政司三个首脑,不过不要太激怒李净,以渎职罢免那三个便是。”

    然后才教授:“到那时,福王岂能不来?你便要问他‘致使天下以为天家无情,不愿授肃王嗣子爵位’是谁之罪也。李净必有理由,你休要管他辩解,叫他在文华殿反思,其后若何可知?”

    皇帝不知。

    “你啊,”太上皇指着皇帝叹道,“我是你亲老子,岂能偏袒外人?我儿,治国不能急,料理那焦大一般的老人也不能急。你让李净自省,下诏令内阁六部廷议通政司通政使、通政舍人,却让什么牛继宗马继祖之流有盼头。贾政做了榜样,他们岂能不着急?”

    李征欲言又止。

    太上皇喜道:“你这孩子是有眼光的,不错,中枢可以乱,没什么了不起。但边关不能乱,趁着机会你要给边关大将总督下诏,不就是恩荫几个子孙么,拿下去一个四王八公,能空出来多少伯爵子爵?”

    皇帝跪拜:“儿子懂了。”

    他下去下诏,太上皇留下李征,笑呵呵道:“片刻再回去,带上我的御笔。”

    李征咂咂嘴,黑,这才叫真黑。

    皇帝在前面敲打福王,太上皇在后面“后知后觉”,待敲打完了,通政司落入皇帝掌控下让文臣功勋去内讧,太上皇便拿出御笔墨宝,做出一副安抚荣宁二府、从而安抚四王八公等贵勋集团的假象来。

    天家父子什么都没有付出,朝廷却更严密地落入了他们父子的手里。

    而且还不用承担“鸟尽弓藏”的骂名。

    你瞧,通政司这么一个大衙门,忠顺王搞成了什么样子?

    若再让天下再次得知李净掌控通政司十几年之事,朝野内外黎民百姓哪一个会不想着“福王弄权通政司”这一概念?

    所以,天家父子不但要将李净在通政司的势力彻底连根拔起,他们还不承担苛待宗室的骂名。

    而皇帝下手重,太上皇再出面阻拦,让李净脖子上的绳索又松了一松,百官贵勋还得感谢太上皇对宗室仁至义尽。

    如此,内阁外廷勋贵功臣,全在他父子两人股掌之间玩弄。

    李征也不是没有收获。

    他进了宫,荣国府又获赐太上皇御笔亲书也好,通政司血淋淋换了一茬人也罢,谁敢说这和他没关系?

    “自古狡兔死走狗烹,今日是荣宁二府,明日是福王府,再过些日子,怕就是我这个‘肃王嗣子’,”李征心道,“要早做打算了。”

    晌午后,一切按照天家父子规划进行。

    锦衣卫密报东厂,说肃藩之敌察合台、叶尔羌等国正在谋求使肃藩绝嗣。

    东厂不敢怠慢,慌忙奏报太上皇,太上皇责令皇帝彻查,结果就抓到通政司居心叵测“替天子做主苛待肃王嗣敦煌郡王”。

    事闹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