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172、太监代巡抚

172、太监代巡抚

    刘瑾的耳朵嗡的一下响,血脉上涌。

    张文冕说得对极了,皇上这么做不就摆明了给他撑腰么?

    跟太后起了冲突,不能冲着太后出气,那就随便找一个别的目标呗。

    将太后出的难题交给自己,不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说明态度,看,刘瑾还是皇上罩着的人,跟太后有牙齿印了,朕照样护着他,连太后都不回避了,还怕谁?

    刘瑾亮出了一口好牙。

    可张文冕却想帮刘瑾确定撕咬的对象:“刘公,太后咱们动不了,可太后手下的那些人可没了盾牌,刘公可趁此机会替换人选增加实力,气也出了。”

    刘瑾的表情更加凝重了,狗腿子比主子想得更远,得看主人的心胸,如果主子心胸不宽,那分分钟可能红烧狗肉。

    张文冕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他还继续唆狗进肉:“而且刘公还可以借此出会对那些不听话恶了刘公的人动手,以当前的情状,一定没人敢多说什么。”

    刘瑾是这么想的,但他一下子收拾好了表情,微笑不语,变得难以琢磨。

    这个时候张文冕又及时刹车了,总算是没有聪明过头。

    刘瑾等了一会,见张文冕不急着表现了,暗道可惜,又有些庆幸,总还是养熟了的,杀了不值当。

    于是刘瑾阴恻恻道:“前时那个山东巡抚就恶心了咱家,正好趁此机会将他拿下。”

    哟,这可是一块肥肉,张文冕都激动了。

    其实焦芳早就料到刘瑾要动山东巡抚了,王岳、范享一案都拖过了年,却迟迟没有动静,大伙都盯着山东巡抚这个肥缺咽口水呢。

    不仅焦芳想,刘宇也跟张文冕打听过,张文冕试过旁敲侧击,但刘瑾顾左右而言它,令人好生沮丧。

    不成想今天刘瑾自己提出来了,那就是此事板上定了钉。

    虽然同在一个阵营,可要是能卖上些人情的话,张文冕也愿意干。

    他又殷勤了几分,舔着笑脸:“刘公,那朱钦确实可恶,冲撞了厂卫和锦衣卫,却又推托,没一点担当,这样的人是该拿下。”

    刘瑾望着张文冕忽然间冷雪消融:“怎么?可是受了守静先生所托?又或者刘宇寻了你的门路?”

    张文冕哪里敢认,吧唧一下又伏地:“刘公料事如神,确实有很多人托了学生的门路,但学生都没有答应,刘公心中一定有了成算,晚生不敢置喙。”

    刘瑾点点头,好狗就得好好调教,他脸色更详和了:“不管其他人,你说说你的看法。”

    张文冕又点地了:“晚生认为山东是关要之地,刘公一定会慎重。”

    刘瑾却摇头否认:“没有,咱家就没想过这件事,而且前时也没有找到好机会,一省巡抚,也不能说罢就罢,总得有个理由。”

    “那就不妨考虑一下守静先生推举的人选,分析其长短,以合优劣。”

    等于没说,但也说了,至少刘宇的人选就被排除了。

    刘瑾笑了:“那焦大得了别人的好,你可没得,别做这等无用功。”

    但焦芳的人选可不仅仅走了焦阁老的门路,其实也同样也攀了刘瑾的高枝。

    张文冕照直了说:“其人同样于刘公有奉献,而且官声还不算差。”

    刘瑾这时严肃了起来:“他有奉献,又有能力,咱家自然会看重,甚至超过他的寄望也未尝不可,可山东巡抚,不能授人。”

    这次轮到张文冕有点挠头了,他摸不准刘瑾的路数。

    其实是刘瑾忽然有了新想法。

    朱厚照搞出了种地责任制,让太监的外放遇到了门槛,以前外放太监都是以量取胜,被这么一拦,就只有已经有外头的人才能用了,刘瑾手上的棋子变少了。

    那就得讲质量!

    再想到王赞和崔杲到了苏松迟迟打不开局面,适逢朱厚照给了他一个出气的借口,刘瑾当然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然后山东巡抚的事打开了刘瑾的思路,何不将太监弄到巡抚的位置上去。

    这是天方夜谭,可有一个迂回曲折的路子可以异曲同功。

    巡抚的权柄很大,在一省之地只要不违犯皇命律法,皆可一言而决。

    如果能将这个权柄拢在手里,那办事就没那么多制肘了。

    织造弄不好,不就是地方官员阳奉阴违只出声不出力嘛。

    这些地方官员,奉献倒也不小气,可他们将手里的权柄看得比天大,轻易不好动用。

    所以刘瑾觉得虽然很多官员投靠了他,可支使起来却总隔了一层,这又朝廷那又朝廷,总拿着朝廷当盾牌。

    如果没有了巡抚,取而代之以镇守太监又不同了,这些个外派的镇守太监就只能听刘瑾的招呼,那使唤起来就像亦步亦趋的老狗,别提多顺心。

    能做到吗?其实也没那么难。

    一个地方的权力,都集中在三个人身上,巡抚、总兵和镇守太监。

    巡抚管政,总兵掌武,镇守太监则为宫里的贡奉奔忙。

    如果巡抚出缺,总兵是不能越权的,只有镇守太监的身份比较模糊,可以操作。

    镇守太监代表着皇命啊,有这层掩饰,接管巡抚的权柄不就水到渠成了么。

    朱厚照正在享受夏雨荷投喂莲子羹,猛然闻耳朵里就响了,【叮,太监乱政,昏庸度+10】

    刘瑾把玩着下巴的假须,不断地琢磨着,心机一动,向张文冕询问道:“你可知道应天巡抚艾璞的状况?他是弘治十八年外放出京的。”

    刘瑾的跳跃太大,张文冕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但张文冕马上就咬牙切齿了,他跟艾璞不熟,但对方化成灰张文冕都记得。

    张文冕的举人功名就毁在了艾璞手上,当时被革功名是经过艾璞审核的,有机会扳回来,张文冕也托了熟人,但艾璞公事公办,支持了素不往来的官员。

    所以张文冕就记恨上了,他切磨着艾璞的名字,眼中有利芒:“艾璞于弘治十八年升任光䘵寺卿,没多久就外放苏松巡抚,正好就是王赞和崔杲二位太监经营织造的地方。”

    后面这一段就是纯纯的上眼药,就是给刘瑾点醒,王赞和崔杲的事情没办好,艾璞的功劳最大,他在苏松官也最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