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东汉之我有个超级商城 » 第三十一章 中秋诗会

第三十一章 中秋诗会

    第三十一章中秋诗会

    按理说税监寺的工作应该异常繁忙的,工作量之大,职责之重,仅次于军队之下。

    否则也不会与都尉府一同被独立出来,另外开辟一处办公所。

    但自从李赫不断调整以及完善税监寺制度之后,整个税监寺运转起来少了许多无关紧要的过程,再加上阿拉伯数字以及符号的推广,税监寺上下的工作时间足足减少了一大半,效率提升极为明显。

    李赫也因此变得清闲了许多。

    现如今李赫对于税监寺的掌控已经到了如臂指使的程度,众官员对于更是李赫心服口服。

    一个领导,对于下属的掌控究其根本还是看领导能给大家带来多少利益,看他所施行的方案是否完善。

    一个领导能力弱,无法給下属带来利益,无论领导性格是严厉还是宽松,下面的人打心底里都会看不起他,甚至每天都会有人和领导对着干。

    但若是这个领导能力强,哪怕是他做事情要求严格点,对下属凶一点,大伙心里也没多大怨气,反而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大伙都清楚的知道,跟着这种领导,有钱途,有未来。

    李赫便是属于那种能力强,但他对于税监寺的众官员极好,三日一加餐,五日一宴会,如此一来,税监寺几乎只认李赫这个领导。

    能做到这种程度,李赫难免有些飘飘然,由于工作量的减少,内心紧绷了进半年的李赫开始适当性的放松一下自己。

    每日只上半天班,随后便是邀请曹袁三人一同游玩,这当中自然以青楼居多,短短半个月时间,李赫三人几乎尝遍了整个洛都的美食以及小姐姐。

    好在三人身体本钱足够,修炼内气的好处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即便如此挥霍,第二日依旧生龙活虎,没有任何不适。

    八月十五日,正好是中秋节。

    众所周知,中秋节是在唐朝才正式成为官方节日,但早在周朝便有了中秋的概念,到了汉朝,中秋节已经成了不少地区的民间节日。

    作为帝都洛阳在五十年前本来是不参与这档子事的,将中秋节引进洛都得归功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楼……

    早在五十年前,为了吸引客流,增加噱头,洛都内的大小数十家青楼联起手来创办了一个节日,名叫中秋诗会。

    借着中秋这个名头,让自家的花魁在船上高歌一曲,然后请各地鼎鼎大名的才子来为这些花魁提诗一首,称之为护花使者,以此来为自家头牌扬名。

    这些都是有主的才子,当然也有些中立的才子,或者是偶感而发的才子也可以写诗一首,与众人同品。

    在这个娱乐项目缺乏的时代,中秋诗会几乎成了全帝国百姓的狂欢,更是才子文豪们的盛宴。

    因为为花魁的选举,五成归功于佳人们自身的才艺,五成归功于为期提诗的才子们。佳人可因此获得帝国第一才女的头衔,而才子也可得文豪的称号。

    这是文人,佳人,共赢的局面。

    李赫从袁曹三人那边偶然得知,曹操在二十岁之前,曾为五届花魁写过诗……

    说起这档子事的时候,曹操并未如同其他文人那边傲娇的念出自己夺冠的诗,反而扬眉吐气的叙说着那几个晚上的细枝末节。

    好家伙,李赫总感觉这货的目的不是为了扬名立万的……

    当然,与花魁发生关系这种事情并不会被批判,众人也不会觉得这个花魁不干净而唾弃,反而会被奉承为“风雅”。

    随后身价暴涨。

    汉朝对于女子的贞洁并没有过多的看重,甚至根本就没有“贞洁”这一说法,毕竟汉朝战事不断,男子死亡率极高,寡妇几乎遍地走,要真象宋朝那般搞个贞节牌坊,汉族早灭种了。

    中秋诗会规则其实也很简单,文豪倒还好,需要肚子里的墨水,但花魁这东西,不都是靠着钱砸出来的吗?

    除了花魁之外,还有四大行首,共计五人。

    实话实话,除了去年花魁李赫没见过之外,其余四大行首在曹袁的关系下李赫都近距离品鉴过,但若真要让他分个上下,实在难以抉择……甚至一些中等意思的青楼头牌,与她们相比也难分高下。

    花魁的选举方式简单粗暴,五百钱买一朵各大青楼联合制作的红花,然后赠送给自己喜欢的姑娘,看看哪家姑娘收到的花最多,便是最终的花魁与行首。

    其实早在半个月前洛都城内的大小青楼都已经在筹备此时,各种各样的烘托造势,请托渲染气氛,这些手段玩得如火纯青。

    洛都城内九十二家青楼,佳人少说也有几千上万个,自然不可能人人都上台走一遭,因每个青楼根据规模大小,分配了一到五个名额,最终选出了两百多人同台共舞。

    如此众多的佳人,也分成三日筛选,十三号晚上两百多人共舞,选出十六人。十四号晚上再从这十六人中选出四个行首,到了十五,才是最终抉择花魁的日子。

    十五这日能到此处的多数是一些有钱人,也有一些中产阶级的百姓来此,当然也有省吃俭用几个月也要给自己女神送一朵花的可怜人。

    李赫前两个晚上都参加了这种风雅盛事,自然也临幸了几位佳人,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对于月儿这种行首的佳人来说,如果没有袁绍曹操的关系他可能连手指头都碰不到,于是他将目标瞄准了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中下级别的佳人。

    两晚上十几万钱丢了出去,连眼睛都不带眨的。

    洛水河畔,半晚时分,大街上早已点起了灯火,洛都城方圆数十里稍有存蓄的百姓纷纷拖家带口的前来城中,一赏这盛世繁华。

    整个洛都城中人数暴增,这可把都尉府的人给累坏了,今日佳节,大部分通情理的长官都会给下属放个假,但都尉府的人连正常的调休都没了,甚至还调动了城外的部分军队来帮忙维持治安。

    李赫与刘脩结伴而行,一同登上了醉仙楼,自从张让的百香楼被李赫搞了一波之后,人气大跌,现在醉仙楼俨然成为了洛都第一青楼。

    两人登上了醉仙楼楼顶,从这儿眺目远望,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自西向东崩腾而下。

    这条便是黄河鼎鼎有名的支流,洛河,又称洛水

    而洛都便是建立在洛水之南。

    洛水流经洛都之时,又一条支流分离而出,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洛都。

    这是一条由人工挖出来的支流,起初洛都城并未有如此规模,挖这条支流的目的便是为了当成护城河来用。

    自从大汉立此处为国度,洛都便成了帝国中心,人口越来越多,城池的面积也不断扩建,久而久之便把这条支流给囊括进来,成为了一条起到观赏作用的支流。

    如同后世长城,这是帝国强大,繁荣的象征。

    而今晚的中秋节大会,便是在这条洛水中举行。

    两人找好座位后,便有说有笑的开始讨论起花魁之事。

    因为李赫的到来,长公主府的氛围比起前些年变得宽松了许多,因此两人在闲聊之时,一旁的赵堡赵彪可儿,以及几个不太熟悉的侍女也纷纷七嘴八舌的参与了进来。

    “长公主您知道嘛!去年花魁大会的榜首……红昌姑娘,足足收到了十万束的鲜花,当时有个才子算了一下,五千多万钱啊!!!足足五千万钱啊!”

    可儿说起这件事,激动得两眼直冒光:“那可是咱们长公主府半年的收入……仅仅一天。”

    “额滴娘啊……”赵堡听到这一串数字,两只眼睛都快蹦出来了:“哪怕给我一个零头,都够花好几辈子了……”

    李赫笑着说道:“十万多……都足够把半个落水河给填满了……哪儿有那么多花给他们送啊,诗词歌舞以及容貌之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又如何能做到众口一致?除了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能够凌驾其上,多半还是得看各自所属的青楼宣传得如何……至于容貌更是毫无可比性,在某看来,长公主容貌远胜于那些所谓花魁,可在旁人眼中却未必这样想……其实顶尖美女感官上看着相差都不大,要真想评价个一二三四……还是那句话,看背后的青楼运营得如何了。”

    这一番话说得刘脩心头一热,故作镇定的拍了李赫一下:“油嘴滑舌……真得找个机会治一治你这个舌头。”

    “哈哈……”大庭广众之下,李赫也不好过多的秀恩爱,点到为止即可。

    “听说前些日子青楼商会的总会长到洛都城主府与洛都令商谈,当时你也在,你们都谈了些什么?”刘脩仿佛对这些猫腻极为感兴趣,含笑问道。

    李赫背后止不住的冒出冷汗,到底还是手眼通天的长公主啊……

    但这半年培养出来的定力让他表现得丝毫滴水不漏,左右环视,确认没人注意他们的时候,才小声道。

    “无非就是税务分割之事……早在十年前商会便与洛都令有合作,洛都令会让各部门在某些事情上予以便利,而且还会帮忙造势,帮忙聘请一些上得了台面的才子,甚至朝堂上高官参与,今年更是请到了侍御史……御史中丞大人的直属下级……今年分成也谈好了,税监寺得一成,便当做是利税,洛都令私下得一成,洛都官府得两成……这可是不小的一笔钱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