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女君记 » 四十七章:洛阳见闻

四十七章:洛阳见闻

    宋皇后剧烈喘着气,又不敢叫宫女来,只能自己给自己顺气。她心里很难受,虽说她带三个孩子都非常好,但是受这个时代的影响,始终认为男孩子才是可以顶门立户的,所以难免对赵德泽的期望很大。

    正所谓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是如今这个情况。

    赵德泽虽然初学了一点权谋,但毕竟还嫩,看养母如此。心神难安,也不顾大防给她捶背。他讷讷说:“嬢嬢,我,我确实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我不想他们死的。”

    宋皇后摇头,眼神哀伤道:“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我说这些你可能不理解,觉得我乃是贵女出身,嫁为皇后。又怎么会知道民间的疾苦?可你要知道我的祖母乃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女义宁公主,她在世时曾说过。庄宗年轻时鞭笞天下,灭后梁攻契丹,收蜀国。本有机会可以一统天下,可他却荒唐到自己唱戏让皇后刘玉娘管理财帛,冤杀大臣克扣士卒,最后一朝楼塌了,全家身死,我祖母当时和几个宫人躲在枯井里,吓得魂儿都丢了。最后明宗李嗣源为了显示宽大放过了她让刚刚崭露头角的祖父娶了她。可是接着后晋,后汉,后周她都见过了天子无道被推翻。别说什么武人跋扈,那是当君王的无道,连累了别人跟着他们一起死罢了。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不是一句场面话,你若是想不明白这点,嬢嬢宁可你早早离开京城去个南方偏远之地当个富贵闲人!”

    赵德泽被震动了,他从没有听仿佛女子规范的女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他做事激烈,但看到如此惨烈后果,人命如蝼蚁。内心也是不安的,只能拼命做事,掩盖这种情绪。

    而此时宋皇后的话仿佛当头棒喝,让他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头脑中时而清明时而混浊,道:“儿确实不该,儿,罔顾人命。妄受供养,但别的事……我要想清楚。”

    宋皇后知道,赵德泽才是真正的皇家子弟,一生最大的阴影就是赵炅。但若是他心中没有这个格局,那么什么能力也支撑不起野心。当然,她也知道赵炅是不会让这个孩子当富贵闲人的,所以叹气,没有继续斥责。

    但同时不免想到了赵邦媛,这个魂魄曾经让她很不舒服,但这一两年相处下来,一些话只有两个人说,反而知道这是一个有天下人,看得见泥土的孩子。慢慢的也接受了这个孩子,接受了小拒霜已经归了幽冥,她们要报团活下去。

    说来,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洛阳很冷的!

    还真别说,赵邦媛活的还可以,不过倒是和她遇到一样的事儿了。

    话说赵炅登基之后,以天下之才养开封。洛阳这边儿自然就显得荒废多了,更何况行宫久不住人。自然更加荒芜。大家又都知道她是被发配来的,自然怠慢。

    结果邦媛拦着想替她教训人的常乐,直接悠悠问了行宫几个管事儿的一句,“各位可知道王继恩是怎么死的吗?”

    此言一出,内侍也好,尚宫也好,尽皆变色。

    王继恩是谁?奴仆中的典范,官至一品,当今官家的御前红人。

    下场呢?被这个南宫的落魄公主结果了性命。然后这位公主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几乎没有。

    那要是自己真惹她不痛快了。反正她都已经被放逐了更没顾忌,真要杀几个惹她不痛快的人,难道官家会让她为奴婢偿命!

    你可别多想了。

    所以有的时候话不在多,招不在老。随后他们就变得恭敬守礼,当然限于物质,邦媛等人也吃不上什么太金贵的,用不上什么太奢华的,但她却觉得日子挺好过的。除了高桂英教导严格,习武真的很苦。

    什么电视剧里的飞檐走壁,她是一点儿也没学到,三个月来竟是马步、弓步、站桩,一个都不能少。

    用高桂英的话说:“女子体重本来就轻,与敌人对阵时,下盘最容易吃亏。你要是不练扎实了。将来有你受的。”

    邦媛还能怎么办,好好练呗,但是站着无聊,难免也转移注意力,问了一句:“那么表姐。女人体轻就没有好处吗?”

    高桂英一愣,嗯想了一想,认真回答道:“有一条我不知道算不算。因为女子至多也不过百十斤,所以骑马的话,跑的会比男人快。我爹爹在的时候教我骑马,我们俩试过的。”

    她不知道。就是这随口一句话,在日后多次救了邦媛的命。只是当下却是随即呵斥,“刚才怎么和你说的,抱元守一,凝神静气。练舞的时候必须内心专注,要不然大刀劈你的脖子,你都躲不开。”

    邦媛赶紧收回思绪。

    这几天训练结束。高桂英先回去打坐了,她现在基本算是带发修行。邦媛现在倒是不腰酸背痛了,也想着趁着腊月前逛逛,就带着耿素素和任守中出了行宫,去后面的山坡上看看。

    鉴于她的凶悍,守门的太监和侍卫是没有任何人表示自己看到了公主出宫。

    宋代旧宫营建于唐时李治武则天的皇宫,但是历经战乱,早已经没有了这个规模,只不过留下几个偏殿,后来赵匡胤复建连成一片。但位置还是不错的,走伊川之水,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邙山景区。

    邙山位于大河以北,又名北邙、芒山、郏山等,汉代被视为风水宝地,地理上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

    邙山主要分布有炎黄故里平逢山、华胥故都宜苏山、道源祖庭翠云峰等三十三峰。

    邦媛是两条腿走路,本没有去什么景点,看汉魏古墓道祖金身。而是随便找了个流水馋馋的地方,顺着个山坡走去,不想才走了几步,竟然看着红彤彤的一片果子林。

    耿素素惊奇道:“这寒冬时分,怎么还有果子啊。”

    任守中笑道:“内贵人没见过,这是猹子,我们老家很多,但太酸了。没几个人爱吃,都是十月结果,到今天实属不易。”

    猹子就是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