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女君记 » 第十五章:书法

第十五章:书法

    就算是不了解宋代历史的人,只要看过一些影视剧和戏曲作品。都不会对杨八妹这个人物感到陌生。

    出于编制人员对自身环境的敏感,方圆这些日子乔装痴呆。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小女孩儿的心态,早已经打听出来了。这个世界并不是哪个魔改的影视剧世界,大体还是按照正史来的。

    正因为如此,邦媛这才好奇,怎么会出来一个杨八妹呢,要知道老领导给她科普过。不仅潘美和杨烨有私仇的事儿纯属子虚乌有。所谓金沙滩中“七子去六子回”更是小说演绎。

    事实上,杨业是被俘之后绝食自杀。与他一同牺牲的只有一个儿子杨延玉。

    所谓杨门女将更只是人们美好的祈愿而已,所以她还真挺好奇的。

    宋皇后看他又在神游天外,没好气地推开她,道:“这都几个月了,你还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早知道就多给你喝几副安神汤,好好的姑娘要是移了性情可怎么办?”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因为宋皇后几乎算是亲手把邦媛带大。所以对他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哪有母亲会对孩子的性情大变没有察觉?也就是当天杀人的事太多惊悚,邦媛回来就把自己弄发烧了,医官自然说这是受惊过度感染寒凉,宋皇后想着这么小的孩子也确实难免。当然也多亏了邦媛的饮食喜好和原身差不多,才没有穿帮。

    不过宋皇后这话却听得赵德泽和赵舜华一阵无语。兄妹二人对视一眼,心想拒霜这个脾气不都是嬢嬢您惯的?

    邦媛嘻嘻道:“我是在家里有人疼,所以才肆无忌惮一点儿,等到了宫里之后,一定会小心谨慎的。”

    “凭你我可不放心。”宋皇后溺爱孩子归溺爱孩子,心里还是明镜似的。“重紫是我的陪嫁,就让她作为女傅跟着夕颜。常氏虽然是德泽和拒霜的乳母,但德泽毕竟大了,让她去照顾拒霜吧。”

    赵德泽拱手道:“乳母忠诚慈爱,她说的话拒霜还肯听几句,嬢嬢的安排极好。”

    邦媛一时无语,其实这事说起来也食辛酸。你说皇子公主一个人怎么也得配两个奶娘吧!结果赵匡胤一死,宋皇后带领孩子们来到南宫,赵舜华的乳母竟然糊里糊涂死了。

    赵邦媛的乳娘跟禁军里的低级将领有点关系,一看不好借口自己奶水不好走了。常乐不仅要照顾赵德泽,还要哺乳才半岁的赵邦媛,也多亏赵舜华当时已经可以喝羊奶了,不然非得累死。

    这也可以看得出来,所谓开宝皇后的处境,也怪不得前些年他那样谨小慎微,处处隐忍,弄得王继恩都欺负到开国皇后头上来了。

    常乐和重紫都出来谢恩,并且保证好好照顾公主。

    宋皇后命人给两个一些赏赐,又道:“傅母有了,伴读有了,吾还得给你们配好贴身内人。以前在南宫你们都是混着用在宫里可不成了。”

    邦媛和舜华一起道:“谨遵嬢嬢吩咐。”

    这里就能看出出身大族的好处了。宋偓虽然不能为了长女和当今的皇帝对上,但是私下里给点帮助,那还是做得到的。

    除了娘几个刚到南宫那会儿手忙脚乱。宋家敢触霉头,以至于乳母的事情上吃了一个大亏。慢慢的宋家就送了不少人手进来。宋偓乃是能臣,赵炅也不至于为此难为他。所以宋皇后和母族家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日光移动,眼看到了冬日里阳光最好的时候,宋皇后看着窗外,池塘边难得开放的一株茶梅,正是前几年移植过来,今年第一次开花。红花朵朵,半深半浅东风里,看的人心旷神怡,笑道:“严冬时节。尚有花朵迎风而开放。可见人还是要放开胸怀。”

    心情好了一些,她站起来对两个女儿说:“你们年纪还小,嬢嬢也不要求你们能够写诗作文。但是练字是都教过的。今日也不灵帖了。各自就看着花写一写你们心中所想吧。”

    邦媛一僵,这个她可没法作弊。宋皇后是个懂得烟台失效的人。因为赵邦元性格活泼,是跟个猴子似的坐不住,从五岁开始就逼着她练魏碑。而赵舜华则是练了行楷,写字已经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颇有一些馆阁体的风骨。

    而魏碑是北朝文字刻石演化而来,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那不是一两年能练出来的,但邦媛是个没怎么用过毛笔的,来了之后也试过,但你说新社会有几个特别牛的书法大家?她也只是会写几个繁体字而已。

    但这档口可不敢让宋皇后发现蹊跷,只好苦着脸道:“嬢嬢,我不想学魏碑,能跟哥哥一样练颜体吗?”

    在学习的世上,可没有家长会惯着熊孩子。宋皇后当即把俏丽的瓜子脸一拉,道:“你最近已经落下不少功课了,如今马上就要入宫学读书还如此不上心?当真以为我不敢打你吗?”

    赵舜华看宋皇后真有几分动怒,忙道:“嬢嬢息怒,妹妹这几个月病了,自然耽误了书法。您慈爱,她写成什么样都别罚,让她慢慢学。”

    宋皇后很满意她们姐妹友爱,她何尝不想做一个慈母,但是条件不允许,她道:“休要为她开脱,夕颜你是姐姐,先写来。”

    赵舜华自来服从嫡母,当即等着侍女搬来案几,铺上宣纸,点墨后居然不知道写些什么,明显嬢嬢是被那颗茶梅触动了心思,但她也不过八岁,如何背锅茶梅的诗句?若是胡乱写,又有点不好意思。

    赵邦媛虽然学的是农业相关,但还真分不清啥是茶梅啥是梅花,一时认错了,居然念了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宋皇后一惊,眼神随即一亮,道:“拒霜,这是谁写的,还是你从哪里看到的!”

    邦媛一愣,她本来在绞尽脑汁逃避写字,一时间大脑不够用,不小心用了名篇,但是她可没有当文抄公的习惯,赶紧说:“这个……我忘了是从哪本书上看的,作者好像姓毛。”

    可问题是,宋皇后从小爱学习,文化知识比她强了不知多少,问:“哪本书上写的,这南宫的书都是我带来的,我都看过!”

    赵邦媛:……

    学霸的世界我不懂,惹不起!

    但箭在弦上,她只好硬着说:“上次去襄王府看的,他说是从昭文馆借的,是《太平广记》还是《文苑英华》,我记不太清楚了。”

    宋太宗虽然武功废物人品拙劣,但文化事业搞得着实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