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救了天启皇帝 » 第五十九章 献策

第五十九章 献策

    黄立极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陛下,辽东边军在年初打了个大胜仗,斩获不少,对建奴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现在建奴的内部出了那么大的乱子,臣早就听说了,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并没有指定接班人。”

    “他儿子那么多,手下的势力又庞杂,谁也不服谁,短期内难以整合起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我们辽东边军的数量不少,今年年初打了个大胜仗,士气必然高涨,士兵们得了赏,军官们升了官,都渴望建立更高的功勋。”

    “我们也不需要太多的军队,只需5万军队东出,大肆进攻建奴占据的城池,必定能够斩获战果。”

    他越说越是兴奋,被自己描绘的蓝图所激励,竟然当场对着朱由校下拜,“陛下,此事宜早不宜迟,宜急不宜缓!久则生变。”

    “依臣看,陛下现在就可以下旨,让辽东边军立刻出兵,越快越好,若是时间拖久了,只怕建奴内部要是出现变故。”

    “如果建奴新的酋首上位了,必定能够整合建奴的各方力量,我们可就占不了什么便宜了。”

    朱由校的表情显得有些犹豫,认真考虑这个事情是否有行。

    他扭头看向其他的官员问道,“你们也都是这样想的吧?”

    其他的官员都偷偷去看了魏忠贤一眼,只看魏忠贤微微点头,他们瞬间便明白了魏忠贤的意思,魏忠贤显然也是赞同这个建议的。

    旁边的张瑞图也走出来,对朱由校一拱手,说道,“陛下,王首辅说的都是老成谋国之言,此时出兵辽东,实在是再好不过的时机,我大明确实不该错失良机,臣附议!”

    其他的大臣看出魏忠贤赞成了这种说法,也都纷纷站了出来。

    “臣附议!”

    “这的确是个大好机会。”

    “若我大明借着这個机会进攻建奴,必定如若风扫落叶一般,大获全胜!”

    “黄首辅所言甚是!”

    看着在场的大臣,基本上都同意了这个建议。

    只是朱由校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微妙,看似认真考虑,颇为意动,实际上按兵不动,显然还有别的想法。

    赵鹤天的表情越来越怪异,这一幕很快就被朱由校留意到了,他脸上露出了几分微笑,明白赵鹤天有话要说,当场给他做了个捧哏。

    “列席可是有话要说?若是有想法的尽可说来,朕集思广益,说错了不怪,说对了有赏。”

    赵鹤天深深地看了朱由校一眼,明白朱由校根本就不同意黄立极的建议。

    赵鹤天认为黄立极的这个建议,也有非常大的漏洞,根本就不可行。

    他想了一下,站了出来,对着朱由校一拱手,说道,“陛下,臣觉得这个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才是。”

    魏忠贤脸色有点不太好看了。

    刚才大家都看得出,黄立极的那个建议是他许可了的,赵鹤天却出来反对,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他对着旁边的黄立极点头,黄立极瞬间明白了魏忠贤的意思,站出来指着赵鹤天说道,“你是何人?”

    “你怎敢在这里狺狺狂吠?”

    他当然认得赵鹤天,可是他要出来驳斥赵鹤天,那就要在气势上先占了上风。

    赵鹤天对众人一拱手,脸上没见多少的愤怒,说道,“此时,诸位在此商议重要的事情,事关江山社稷,以下官的官位在这里大放厥词,倒是有些不太符合下官的身份。”

    黄立极冷哼了一声,他要的就是赵鹤天自惭形秽。

    可没想到赵鹤天竟然又说道,“可是众位在这里商议要事,陛下却不让下官退下,那便是允了下官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今陛下有言,要集思广益,下官在这里发表自己的见解,又有何不可?”

    “首辅莫非是要以势逼人?是否还把陛下放在眼里?莫非你的话,比陛下的话还要有用?”

    众官员都偷眼去看朱由校,只看朱由校脸上露出了几分笑容,竟还点了点头,显然认可了赵鹤天说的话。

    黄立极的表情有些尴尬,暗骂赵鹤天说话滑溜,还有些杀人诛心。

    他自然不敢说自己的话,比朱由校的话更有用,也只能够闷声闷气的说道,“《尚书·洪范》有言:“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殿下自然是四海九洲至尊,何人能与陛下相比!”

    “我自然也不是质疑陛下,只是如今朝廷上的事情,关系到天下苍生,不由得不慎重。”

    “况且,诸公都认为此计可行,你也不过一个武官千户,官不过五品,你的见识岂能与朝廷诸贤相提并论?”

    赵鹤天明白黄立极的意思,这是在说他说出的话,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黄立极讽刺了赵鹤天一顿,心里还不舒爽,继续说道,“若是千户心怀天下,想要为朝廷建言献策,那不如多读些书,增长见识,以后若是有机会,定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在场的官员都在暗笑,看着赵鹤天的眼神之中多了几分嘲弄。

    大家都听明白了黄立极的意思,这是在讽刺赵鹤天读书不多,没有见识。

    说着,黄立极看了看周围的锦衣卫军队,又说道,“陛下已经给你派了活干,既要组建拍卖衙门,又要组建自己的千户所,看你最近也是十分忙的。”

    “这一次建奴的事情,事关重大,就不需要你多劳费心了。”

    虽然黄立极这些人,对于朱由校把拍卖衙门的事情交给赵鹤天来管,也是颇有微词的。

    赵鹤天是个武官,拍卖衙门这个名,一听就是应该是个文官该管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这个拍卖衙门里面,蕴含了太多的利益,谁都想从里面插一脚,把这一个活拉到自己的手上。

    可偏偏朱由校对于他们的建议不为所动,仍然坚持把这个活交给了赵鹤天,他们怎么可能不心怀怨怼。

    赵鹤天听懂了黄立极的讽刺,但他却仍然一副不太在意的样子,说道,“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