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黑箓 » 第三十五章 并箓

第三十五章 并箓

    齐元生又与姜成聊了几句,有心想问金玉一脉功法事宜,左右聊了聊北望,随即开口问道:

    “敢问姜师兄,咱们金玉一脉有何功法?”

    姜成回道:

    “我金玉一脉镇山功法名为《金玉真解》,乃是一五持功法,不过这功法至今也只有山主还有寥寥几人习得。”

    见齐元生面露不解,他解释道:

    “修行《金玉真解》需得在纳气纳入金辉玉露,但这后天灵机早在几千年前就断绝了,故此修成人数不多。”

    齐元生了然,随即心中惊骇,这岂不是说那几人已经活了几千岁了?!

    “敢问,山主寿数多少?”

    “我亦不知,不过灵台寿八百,紫府怎么也得有个两三千的寿数吧。”

    姜成语气有所迟疑,自家从未出过紫府,故而不敢确定。

    “山主是紫府修士?”

    “是。”

    齐元生听得这话,有些神往,紫府修士两三千的寿数,已经堪称长寿,已算接近心中所想的长生久视了。

    “所以金玉一脉有好几位紫府修士?”

    姜成摇摇头:“如此便是你误会了,除了山主纳金辉玉露得以修行此法,其余几人却都是以秘法习得,如今都在筑基、灵台境界。”

    “以秘法替换金辉雨露?”

    “非也。”姜成此时神色严肃,轻声说道:

    “你如今也算半个金玉弟子了,说与你听亦不算坏了规矩。”

    “传闻诸多年前,仙魔交战,打得天下灵机断绝,先辈为不绝道途,便根据留存灵机将功法拆解。”

    “修拆解功法者,彼此所得描箓就互为并箓,待得将所有并箓融为一体,便可绕过灵机,继续修行原本功法了。”

    “此法甚妙,除各种威力会有差异,其余与纳灵机者修行者并无区别,故此道途不绝。”

    齐元生听到这话,之前的诸多疑问一下迎刃而解。

    为何娄莹灵光变成金银二色,为何一只神秘手掌将齐高文描箓摘走,原来是自家【寒江印月】成了旁人描箓。

    他又想起那日齐高文与自己夜谈,想起那本唱本故事,还有那把修持剑。

    无修无持,勿修勿持,原是这般道理。

    老祖,那夜你是想提醒我这件事吗?你成了别人的并箓,故此不想我也落得这般田地吗?

    又想到齐高文灵化前与自己所说的一番话,他心头亦是不由得泛起一丝苦涩。

    所谓仙人授法,不过是一场并箓阴谋吗?

    更可悲的是,并箓者已经知道自己成了耗材,却逃不开、亦避不开,甚至不敢明说。

    见齐元生沉默,姜成以为此法对于他冲击过大,于是继续解释道:

    “大部分弟子修行的都是四持功法《金肌玉肤真解》,便是那《金玉真解》所拆得来。”

    “你亦不必担心,都修行此法,便都不用担心成了彼此并箓。”

    齐元生收敛心情,《金肌玉肤真解》听姜成所说,虽有隐患却颇为值得修行,只是自己已纳灵机,故此问道:

    “姜师兄,我所纳灵机合云月二属,宗里可有与此等灵机相合功法?”

    姜成皱眉想了想,回忆一番:

    “想来宗里应当是有的,只是我却不大清楚。”

    其实姜家倒刻录一道四持功法,,自家也留了备份。

    只是功法希贵,便是结善缘也不可能给他,倒不如不说。

    “不过你不必担心,待引你入山门,以洗气法配以丹丸,不消得多久就能以《金肌玉肤真解》再度纳气描箓,仙途依旧康庄。”

    姜成见齐元生对于这些宗门望族修士大都知道的常识一概不知,便已晓得他是地地道道的北望修士,却又不知道如何与娄莹扯上关系的。

    “届时你修行《金肌玉肤真解》,足以支撑你到灵台,若有些野望,并箓齐全,展望紫府也未尝不可。”

    当然,姜成并不觉得他能成就紫府,纵是灵台也多困难,光是筑基大关就拦了多少人,此人又如何能成?

    故此齐元生实在无讲究功法的必要。

    齐元生听到这话,亦觉得十分有道理,自己不过十六七岁,纵是洗气再修,六十前描箓巅峰基本没有问题。

    届时先天一炁正壮,早几年、晚几年破筑基大关并无太大区别。

    “谢姜师兄解惑。”

    “无妨,若师弟无事,我便去看看北望收成如何了。”

    齐元生只当他想要看看,姜家在坊市投下血本可有回本机会,只是北望贫瘠,他注定是要失望的。

    “师兄请便。”

    姜成颔首,又上了那金玉软撵,四只灵龟驼起,一路往西而去。

    眼看姜成远去,齐元生掏出宝甲、内衣,刚才顾着与姜成说话,却还未曾好好看过这两样宝物。

    “筑基法器、蚕丝内衣,这些大宗修士出手当真阔绰,齐高文尚且还使着描箓灵剑呢!”

    “这北望,当真是贫苦如此吗?”

    他又想起齐高文所说:

    “生于北望,是我等的不幸。”

    长叹口气,他注入灵力于宝甲,想着试试此法器威能,却听灵甲传来娄莹悠悠声音:

    “金银挫少时,得其父之秘授仙术,年至二十又一,即擅描箓之道,远近闻其名,誉之为天才也。”

    正是那金银挫的故事!

    齐元生心跳都漏了一拍,两颊生出冷汗,只能默默听着声音继续:

    “及挫描箓之术既成,遂辞家出游,以历世之艰险……”

    ……

    娄莹位于灵舟上,遥望祁阳峰。

    她给祁阳峰起这个名字时二十六岁,见齐高文描箓【寒江印月】,便已心知这一切都是长辈安排了。

    二十多岁的年纪,此前又都苦修,不谙世事,此举难免引起自己反感。

    山南水北谓之阳,再添一个“祁”字那是最合适不过,她说是随口起名,其实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当年齐高文比这齐元生大点,她已忘记当时自己存着什么心思把这唱本给了他,或许是想让他醒悟过来,莫要再那般傻乎乎罢

    想来齐高文会把这唱本给齐元生看过。

    想着齐元生惊吓的模样,她不禁抿嘴笑起来,与她七十七年前在祁阳峰一样。

    随即又皱眉:“这小子应该不是蠢货,能懂我意思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