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河山永在 » 第三十三章 吹风点火

第三十三章 吹风点火

    “马顺?你在这杵着干什么?”

    刚迈进乾清门,王振便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翁父!”王振恭敬的行礼。

    “我这想找圣上说些事情,可是圣上现在正忙,我只能在此等候。”

    “是王山的事情吧。”

    “您也听说了?

    那个邝埜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

    竟然敢到我们锦衣卫衙门抓我们的人。

    简直就是在打我们锦衣卫的脸。”

    王振说话有分寸,只是点明王山是锦衣卫的人,没有说破他与王振的关系。

    “翁父,此事您可得帮帮忙啊,要不然我们锦衣卫还剩什么颜面了?”

    “我也正是为此事来的。

    跟我进去吧,别再门口傻站了。”

    说罢王振便领着马顺往里面走去。

    刚才还出声拦着马顺不让进去的小宦官此时也不敢多言语。

    乖乖的在前面引路。

    不久,两人就见到了还在踢蹴鞠的朱祁镇。

    王振清了清嗓子,朝着人群中的皇帝喊道。

    “圣上。”

    陪着皇帝戏耍的小宦官们一看到王公公来了,也是很有眼力见的停下了活动。

    给王公公留下说话的空间。

    朱祁镇玩的还没尽兴,但也是回头望向了来者。

    “王先生啊,何事见朕?”

    “圣上,奴才这里有要事向您禀报。”

    “说吧。”

    “奴才要弹劾兵部右侍郎邝埜滥用手中的权力,借办案之名打击异己。

    为自己谋取利益,心思不纯,企图蒙蔽圣上。”

    朱祁镇一听话中的名字,觉得稀奇。

    他王振之前的目光不都聚集在杨士奇和杨稷两位阁老身上吗?

    现在怎么又注意上了个兵部侍郎。

    “具体说说。”

    朱祁镇看了一眼王振身边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心里已经有了几分数。

    无非就是事关自己调派给邝埜那队锦衣卫的事情。

    难道就这么点事都能整出什么幺蛾子?

    “圣上,自从邝埜主导以弓易马的案子之后,整个京城已经被他闹得鸡犬不宁,人人自危。

    现在京城的大街上都传遍了邝侍郎的恶名。

    说他不论是不是有关案子,只要是之前得罪过他的都将会被他泼上脏水。”

    王振说的有板有眼的。

    就像是他真的走访过京城的人家才得出的这个结论一般。

    “更甚的是,现在邝侍郎不知道抽了哪门子邪疯,开始不分青红枣的抓人。

    都已经领着人抓到锦衣卫衙门上了。”

    马顺适时的接上了话茬。

    就像是提前演练过一般。

    衔接的如此默契。

    “是啊圣上,就在不久之前,邝侍郎便带着人到我们锦衣卫衙门抓人。

    在我们衙门前把我们的指挥同知带走了。

    锦衣卫自太祖年间便是皇帝的亲军。

    邝埜这么做简直就是目无君王。

    圣上,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

    朱祁镇听着两人的抗诉,思维没有被两人带走,而是想了想问道。

    “指挥同知?那人叫什么?”

    此话一出。

    整个院子安静了。

    无论是王振还是马顺。

    都没想过皇帝会问这个微不足道的问题。

    这就像你说喝了杯茶,皇帝问你拿什么器具泡的一般。

    虽不能说问的不着边际,但这种不起眼的事情一般也没人在意。

    锦衣卫指挥同知听着官职很大的样子,但是说白了就是个高级一点的干脏活的。

    一辈子要没有特殊情况都未必能跟皇帝说上话。

    要不然王振也不可能就那么轻松的把自己的侄子安插进去。

    “怎么都不说话?”

    “……圣上,那人叫颜行。”马顺硬着头皮没把王山的真实姓名说出来。

    他可不敢赌圣上能不能猜出来王山和王振的关系。

    更不敢赌圣上对这种把人安插到自己亲军的行为会不会介意。

    他也就只能急中生智编出了一个名字。

    “颜行……”

    朱祁镇想了想,对此名并没有印象。

    “那邝侍郎抓了他,就没说是因为什么?”

    “说是怀疑他跟以弓易马的那个案子有关。

    但是颜行这个人臣是知道的,常年在京城为官,怎么能跟边关的事扯上关系呢?

    臣怀疑就是邝侍郎跟他有什么私人恩怨,故意刁难。

    还希望圣上为其主持公道。”

    王振小心翼翼的回复着。

    话中的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慎重的思考,就怕皇帝再由此问出什么奇怪的问题。

    自己难以解答。

    王振也趁机转开话题。

    拱火说道。

    “圣上,奴才认为邝侍郎这属于是小人得势。

    有些得意忘形了。

    忘记了当初办案的初衷了,开始公报私仇,结党营私。”

    现在无论是什么帽子,王振都想给邝埜戴上。

    反正泼脏水又不要证据。

    “……凡事都得查查再说。

    无论颜行是不是真的无辜,最终邝侍郎都得给朕一个结果。

    至于这个结果是否是诬陷的?

    都得证据来说话。”

    朱祁镇在查案这点上还是不愿退步。

    那天邝埜走后,他特意召见了主管京营的成国公朱勇。

    问了他关于京营的情况。

    虽然朱勇说的没有邝埜说的那样糟糕,但是也是不容小觑。

    而且朱勇也不反对邝埜继续查下去。

    因此朱祁镇对此事的态度还是比较坚定的。

    毕竟他可不想祖宗把江山交到他的手中,而他转手就给丢了。

    那样的话他还有和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圣上,邝侍郎的情况您不得不防啊。

    要是他借此机会,打击异己,扶持自己的势力。

    那么很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杨阁老啊!”

    王振见皇上并不想停下邝埜的脚步,转念一想便决定下此猛药。

    他太清楚了,少年天子心中的噩梦便是三杨。

    三杨齐在的那段时光里,算是朱祁镇被束缚最严重的时间。

    在最喜欢玩的年纪里,只能每天之乎者也,读一些圣贤书籍。

    毫无自由可言。

    所以三杨只能是结局,而不可能是有一个开始。

    但是奇怪的是,朱祁镇并没有被这话激起应有的情绪,而只是淡淡的说道。

    “那便把锦衣卫召回,让邝侍郎把现阶段抓的人查清楚再继续吧。”

    “圣上……”

    马顺还想劝阻,就被王振一个眼神,把剩余的话咽进了肚子里。

    王振知道现在再劝也没了意义。

    还会惹得皇帝不高兴。

    觉得自己的威严被触逆了。

    如今也只能顺着他的话下来。

    而且仅仅是把锦衣卫撤回,他们这一趟也算是没白来。

    没了锦衣卫的帮忙。

    王振相信一个文官要是在没有十足的证据下,想问出点东西怕是要比登天还难。

    他们那群人可都是非常爱惜羽毛的。

    不愿意去干脏活。

    都带着白手套的话,有些事情就很难能触及的到。

    “二位要是没有其他事情便退下吧,朕还有其他事要办。”

    “臣告退。”

    “奴才告退。”

    望着二人园区的背影,朱祁镇也陷入了深思。

    邝埜。

    这样一个脑子一根筋的人会成为另一个三杨?

    他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