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独善其身 » 44 逐渐疏远 晋升吏目

44 逐渐疏远 晋升吏目

    看到贾琮不声不响又挣回五千两银子,还结识了一些大人物,薛宝钗钦佩的同时,也越发觉得贾琮此后定会有大出息。

    就在她暗自沉思之时,听外人有人问好:

    “宝二爷来了。”

    薛宝钗霎时回过神来,将信收好。

    “宝姐姐。”

    贾宝玉一进来,就凑到薛宝钗面前来。

    薛宝钗微微蹙眉,下意识离他远些,又问:

    “宝兄弟,从哪儿来?”

    见薛宝钗似乎不愿和自己亲近,贾宝玉愣了一下,片刻后,才笑着回:

    “刚从老祖宗房间出来,想着好些天没见着宝姐姐你了,二则,姨妈也卧床,便来瞧瞧。”

    薛宝钗大方回应:

    “若是如此,那倒是难为你有心了,我们这里不用你牵挂的。”

    贾宝玉听出了薛宝钗语气中带着几分生疏,眉头一皱,轻叹:

    “自从林妹妹南下,我竟也不知找谁说话……”

    薛宝钗听了这话,暗暗不忿,虽知贾宝玉这话是无心之语,可在她看来,林黛玉不在了,贾宝玉才来见自己,竟把她当做林黛玉的替代品一样。

    换做此前,薛宝钗或许也不会多想,可自从得知王夫人不让她入宫侍选,薛蟠落难,贾、王两家的亲戚都坐视不理后,她心中原本的一些观念便开始发生改变了。

    对待贾宝玉的语气也变得越发客气,越客气就代表着越疏远。

    贾宝玉察觉了出来,愣神地看了看薛宝钗,薛宝钗蹙眉,转过身提醒:

    “宝兄弟不是要见我娘吗?你这时去见她,和她说说话也好。”

    说着,先出去了。

    贾宝玉迟疑了好一阵,才跟上去。

    到了薛姨妈房里,薛宝钗就更不和他说话。

    贾宝玉略陪了一会,自觉无趣,只得先离开了。

    走到外头游廊上时,回头望了一眼,心中颇多疑惑,不明白薛宝钗怎么突然就对自己这么冷漠了?

    和薛宝钗刚进贾府来时的态度,大相径庭,让贾宝玉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想不明白,贾宝玉也就不多想了,径直往东府而去。

    来到东府,依旧十分热闹,人来人往,贾宝玉也瞬间遗忘了刚刚的所有。

    又见贾珍唉声叹气,便上前询问缘由,得知贾珍忧愁里头没人照看,不成样子后,笑着说:

    “我倒有个人选,定能解珍大哥哥你的忧愁。”

    贾珍忙问他是谁,贾宝玉便说是王熙凤。

    听到贾宝玉提醒,贾珍不由拍了一下额头,言道自己怎么怎么将王熙凤这个女中豪杰给忘了。

    于是乎,便立马去找王夫人说这事,一番说道,王熙凤便正式帮着协理宁国府里头事务。

    虽然要管两府的事宜,可王熙凤向来强势,自诩精明,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安排事宜,到半夜方睡,竟也让她维持住了,两府众人都暗暗称奇。

    这也让王熙凤越发自得,拿着宁国府对牌,威风凛凛,琏二奶奶的名头,算是越发显耀了。

    ……

    ……

    万平县衙。

    “砰!”

    在县令公廨中,只听得一声响,是县令方丕重拍了桌子发出来的声音。

    “没想到啊!这个蔡清渔,竟然还能将那份文书送进府衙里去,现在府衙诸位大人都知道,我这个县令,一年到头,竟一件案子也没办了!”

    方丕满脸阴沉,恨恨地说着。

    在下方,还有一人,是方丕的幕僚赵先生,见方丕如此愤怒,劝慰道:

    “大人息怒,既然已经撕破脸皮,那自然是极尽自己的所能,蔡清渔能够坐上京县县丞,肯定也是有自己的人脉。”

    “属下以为,既然蔡清渔出战了,那就该大人您应战了。”

    方丕听了,看着他:

    “哦?赵先生有何高见?”

    赵先生眼神一闪:

    “既然他敢这么做,那干脆就大方承认好了。”

    方丕听不明白:“大方承认?承认这一年,都是他蔡清渔办的案子?”

    赵先生轻轻一笑:

    “大人莫急,听属下说完,他不是号称全部案子都是他一人办法嘛?那咱们就按照他这个说法,让他直接栽在这其中!”

    听到这里,方丕迫不及待地说:“快说,怎么让他栽在这上面?”

    赵先生接话:

    “县衙典史雷鸣是大人您的人,至于让他给蔡清渔下个套就行……到时候,大人只管将案子捅上去,上头大人得知有冤假错案,必然会派人来查。”

    “一旦查实是冤案错判,蔡清渔好不容易让府衙诸位大人认同的功绩,也会被贬得一文不值,革职都是小的,说不定最终还会严判!”

    这话一出,方丕捻须而笑:

    “哈哈哈……好,好啊,果然还是赵先生厉害,让他好事变坏事,本官佩服!”

    赵先生则客套了几句。

    方丕又吩咐人去将典史雷鸣叫来。

    地方县衙里的典史一般都是不入流的官,地位就比六房房头高一点,算是介于吏和官之间的杂官。

    在京县县衙,典史就入流了,为从九品的官,主管缉捕、治安、邢名案子等。

    虽然只是从九品,却是县衙里的四老爷,如果县丞、主簿缺任,典史便会暂时顶上。

    眼下万平县衙的典史雷鸣,外表看起来像是和粗鲁汉子,四十出头的年纪,对于县令方丕的话,是言听计从。

    听完方丕的吩咐,雷鸣大大咧咧地拱手:

    “大人放心,下官定全力办好此事,您只管等着好消息就是。”

    方丕微微点头:

    “去吧,若这次蔡清渔被革职了,明年,本官向朝廷推举你做县丞!”

    这话一出,雷鸣颇为激动:

    “多…多谢大人赏识,下官定不会让您失望。”

    说罢,朝着方丕行礼,这才恭敬退下。

    目送其离开,方丕冷哼:

    “哼!本官倒要看看,他蔡清渔这次,怎么逃掉!”

    ……

    而此时的蔡清渔,正笑着和贾琮说话:

    “哈哈哈……陈综,还真被你说中,本官已经得知,府衙几个大人,对方县令颇有微词,甚至十分不满。”

    贾琮听了,并不觉得奇怪,只提醒:

    “在结果没有正式出来前,大人还不能太过于放松,想来方县令在府衙也是有关系的,另外,他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接下来,定会针对大人你做出一些事情来。”

    蔡清渔听了,笑容消失,跟着点头:

    “嗯,你提醒的好,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

    说话间,眯了眯眼睛,看着贾琮:

    “不管如何,本官按照你的办法,先胜了他一局。”

    “作为奖赏,本官提拔你为文书房的房头,希望你再接再厉,替本官分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