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太昭游仙录 » 第二十三章:人仙难成,心有戚戚

第二十三章:人仙难成,心有戚戚

    殿门紧闭。

    杨筠伸手拂过,却带有一丝颤抖。

    林澜跟在身后,忽然问了一句:

    “杨师姐…你游历天域究竟所为何事?”

    杨筠迟疑了一会,缓缓开口:“你是否疑惑我为何会恰好出现救了你,又要和你结伴同行?”

    轻轻摩挲着白玉做成的大门,杨筠背对着林澜,无从看出她脸上神情。

    沉默片刻,杨筠的声音又响起:

    “我自母胎诞生之时,便已启灵。往后修行十八载,从未遇到关隘。直到明心之境,距离成就人仙只有一步之遥…虚霩灵机,混沌难明,每当我明心静坐寻道之时,始终难见大道痕迹。”

    “师尊…元君为我卜算,说我见道之机不在内,需向外求。所以就遣我出山门,开始游走九洲八殥八紘,乃至天庭地府。”

    “苍天、均天我都走过,及至这变天,将你从青舟中救出后,终于灵台悸动,从虚霩中感到一丝大道痕迹。而离这座大殿越近灵台越清晰,我成就人仙之机就在这殿内。所以力士堵路,我才会那么急切。”

    她忽的转身,面向林澜:“不管是你,还是这大殿,事关人仙。我宁错过,不会放过……”

    “未成人仙,身如樊笼。

    未成人仙,不见自然。

    未成人仙,怎知大道。”

    “终有一天,你亦会明白我现在的心情。”

    双手用力一推,大殿洞开,恢弘明亮的天光从两人身后照进,将两条长长的影子映在地面上。

    殿中别无它物,只有一面方形大镜,放在一个琉璃架上,正对着殿门。镜面照出两人身影,清晰分明,纤毫毕现。

    不知道是殿外的天光照射,还是镜面自亮,林澜感觉有一丝光芒在镜面泛起。

    “嗡~”

    ……

    “嗡~”

    一只苍白,骨骼分明的手捏住掌中的八角铜镜,收回了注入铜镜的法力。

    铜镜轻轻的振鸣声也随之平息。

    “封灵术?哼!这器物倒也忠心。”法宝生有灵智,自然不能再称器物。蓝淳只是心有所思,所以才这么说。

    他翻手将铜镜压在掌下,食指轻轻敲打,心情就如窗外忽来的大雨一样,潮湿烦闷。

    身为玄阴门的大师兄,跟随师尊贾玢修炼数十载。从门中唯一弟子,到现在弟子繁多。勾心斗角,扯皮推诿,各色人情也在这个小门派里处处上演。

    蓝淳勉力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团结。没想到此番驻守武夷,法阵被毁,法器被夺,师弟命丧四人,却还让罪魁祸首逃脱。残存的各个弟子各种心思也都不再掩饰。蓝淳不知道师尊听闻这个消息,会如何发作。

    虽然得到了个法宝能勉强做为交待,却还封灵自锁,若是想要重新炼化,不知道要消磨多少光阴。

    蓝淳丢下手中铜镜,踱至窗前,推开窗户,一股澎湃的,杂夹着草木泥土腥味的水气扑面而来。

    连绵的雨丝击打在窗棂上,溅起朵朵水星,蓝淳并未用法力护体,不片刻,身上衣袍就湿了一片。

    “不成人仙,身如泥潭。

    不成人仙,蝇营狗苟。

    不成人仙,终为棋子!”

    窗外的雨声愈发大了起来,淹没蓝淳细微的呢喃声。

    “这雨真大哎。”

    林澜站在殿外呆呆的看着泼洒而下的雨幕,这雨泛着青光,轻轻一嗅,就有一股草木清香之味沁入心脾。

    雨丝好像无根而来,是九天垂下的银河所化,清洗涤荡着山间错落种植的灵树灵花。

    “咱们师门每隔十五日,便会引九天东方甲木之气,化作灵雨浇灌。怎样,没见过罢!”一个略带笑意的声音从林澜身后响起。

    他赶忙回身一看,双手打了个圆揖:“三师兄。”

    “莫要慌乱,既然师尊将你从凡间带过山门,必是看中你修行根骨。待会不过是简单的咨询问心。我可等着你成为我的小师弟呢!”三师兄脸上笑容堆起,宽颐浓眉,让人一看便觉得可亲。

    “是。”

    林澜闻言不禁放松了几分。就在此时,大殿门开,一个身形矮小,略有些猴像的道人从殿内走出:“小师弟,师尊诏你入殿。”

    林澜不由的又紧张起来,身躯微微颤抖,深深吐息几口气,又拂了拂身上衣袍,这才开口应道:“多谢六师兄。”又转向三师兄一躬身,迈步走入大殿。

    殿外的三师兄微微摇头,面含笑意,好像想起了自己当年入门时的情景。而后又对今日当值,伺立门口的六师弟点头示意,唤出一朵白云,便腾空而去。

    林澜进的殿内,未敢抬头细看,当先跪下行礼,头贴在双掌之上,口中喊道:“小子林澜,拜见真人。”

    殿内居中坐著一位仙长,头戴碧玉莲冠,身披缕金羽衣,腰系黄縧,足穿朱舄,手中执著法令,有神游八极之表。东西两傍,东边坐着一位女真人,西边位置虚置。

    满殿祥云缭绕,香气氤氲,真个万籁无声,一尘不到,好生严肃。

    “林澜!你本尘世小儿,但天生仙缘,不遗人才,方有你我今日缘法。你的根骨我已看过,正合我门大道。唤你进来,是今日门内二祖皆在,询你欲拜入哪一脉下?”

    一道清朗悠扬的声音从端坐正中的仙长口中传出,声如磬玉,音似流泉。

    “弟子愿拜入师尊门下!”林澜想起殿前等待三师兄的话,和他那可亲的笑容,不假思索的回道。

    仙长闻言,转头与身畔的女真人微微颔首,随后挥袖打出一道红光,投入林澜眉心。

    “既如此,我先为你启灵。而后你在山门洒扫奉茶三年,再扇火炼丹三年。完成这般,方能得传我玄阴九雷门正法,知否?去罢!”

    林澜闻言,躬身施礼退下。出得门外,方才摸了摸眉心,心想我这样已经启灵了吗?

    殿外侍立的六师兄,见到林澜出门,笑道:“小师弟,你入了哪一脉?”

    林澜从思绪中抽离,恭敬的说:“六师兄,我入了玄阴一脉。”

    “呦,那我们可就是亲师兄弟了,以后遇到什么不解为难之事,尽管来找你六师兄。”

    林澜点头称是,忽的又开口问道:“六师兄,为何门内分为两脉,元君祖师和师尊是…?”

    “二祖各得仙缘踏上修行正途,后于九天相遇。几番论道辩经之后顿觉意气相投,便携手开辟洞府,结庐而居,互为师友,共求大道。而后咱们师尊静极思动,想将一身所思所得,传承下去。便开山门,创了玄阴门。元君祖师虽无宣扬道法之心,但也不拒绝,就加入玄阴门,尊为二祖之一,门派也改名为玄阴九雷门。”

    六师兄知道像林澜这般新进弟子心中肯定诸多疑问,便耐心的回答起来。

    “只是元君祖师那脉的功法对根骨,悟性要求甚高。像我等九个师兄弟都不适合,便尽归玄阴一脉。这番师尊诏你问询,估计是你根骨亦适合元君的功法。未想你也选了入师尊门下。”

    “所以元君那脉传承至今只收了一名女弟子,往后你见着了,需得认的。”

    “我省的。只是那位师姐如何称呼,形貌几何?”

    “你若在山中遇到一个白衣女冠,唤之杨师姐即可。”

    “杨…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