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太昭游仙录 » 第五章:别小镇,少年出乡野

第五章:别小镇,少年出乡野

    剑州府城又称凤城,因其城形状,如鸾如凤,气势盘肇而得名。凤城地处东南滨海,西北联山,重关内阻,群溪交流,三峰鼎峙于域中,二绝高标于城外,襟江带湖,沃野千里,南连江广,北跨温台,东通吴越,万里重山环绕,地沃山强,诚天下之胜也。

    林澜幼年时,家境殷实,父母每逢集会或节日,都会驾车带林澜从澜澄镇赶往六十里外的府城。一路上且走且停,访山问水,傍柳穿花,言笑宴宴,父亲刚强严肃不爱言语,母亲和善温婉,都对林澜百般疼爱,所以出游府城是林澜幼年回忆难得的喜悦。

    可惜林澜九岁之时,双亲在一次外出经商后渺无音讯。邻里乡亲有的说是被匪徒劫道灭口,有的说是经商不善败尽家财无颜回乡。百口千言,莫衷一是,林澜当时尚年幼,也分不清谁是谁非,只知道父母双亲无法再带自己去府城游玩了。此后经年,林澜双亲留下的家财,被族中亲戚各施手段抢的七零八碎。到今日,林澜年满十六岁,家财只剩镇中一处老宅了。

    自双亲离世后七年间,从家中宠儿到无依无靠,家无余财,林澜看尽冷眼,尝遍酸苦。养成他如今性子淡薄,却又谨慎细致。

    不见王乔驭鹤还,祇应憔悴老空山。

    昨夜林澜险死还生,意识混沌未明之际得神箓入体,丹霞授法,可以说是常人难遇的机缘了。

    小小山镇,对林澜来说已经算是无牵无挂,他也不愿再受人冷遇,寄人篱下。既然已知这世间无垠,修行奥妙,林澜所思所欲已经无法再局限于小镇之中了。

    翌日清晨,澜澄镇里已经乱成一团。日出后阳气照体唤醒了昨夜被迷魂的镇民,先不说游神开始后的记忆半点也记不得了,众人在正月寒冬里昏睡在野外,就已经够让镇民恐慌的。不少镇民还跑去神庙烧香祈求,却发现连庙中神像都不见了,这下更如沸油泼水,沸反盈天。不过这一切都和林澜无关了,他早已经收拾好行李,去往府城了。

    林澜虽然才满十六,身量却颇高,内穿一件青色圆领褶衣,外罩麻絮缊袍,背着一架竹制书篓,上面收拾着不多的行李。他面色偏白,神色沉静,乍看下带有几分文气,只是眉间那道红色悬针纹平添了三分煞气。

    澜澄镇距离府城六十余里,山路蜿蜒,非是坦途。常人步行大概需要十个时辰左右,林澜也不急着赶路,路上刚好熟悉明箓法中的各种法术,待到夜晚,在半道找个地方囫囵一觉。他早晨出发时带了几张胡饼,灌了一葫芦井水,倒也不怕路上饥渴。

    林澜一路且行且停,路边折了一根青竹做杖,右手上掐诀不断,时不时停下来深思片刻。路上行人颇多,看见林澜举止奇怪,纷纷绕过他,不愿靠近。林澜见状也不理会,自顾自的沉浸在练法中。

    ‘【明箓法】中所记载的各种法术指诀口诀都不相同,我还需细细熟练。’林澜心中思量:‘不然事急临头,指掐不准,咒喊不出,那就麻烦了也。’

    走至日头偏西,抬头望见一条汤汤大河,正是南北贯穿剑州的建江分支。建江北源建溪出仙霞岭,东南流到凤城附近分南北乌龙江、白龙江二支,至马江口复合,折向东北流入东海。乌龙江中有几片狭长的沙洲,是千年来建江泥沙冲淤而成,原本荒无人烟,随着澜澄镇繁盛,这里变成了入城必经之处,所以就有船家开始在这里摆渡,渐渐的摆渡人就在沙洲上搭房建家。

    此时时辰已经将近酉时,夕阳西垂,江上候客的船家已经纷纷摇撸回去沙洲,路上行人也都渐渐散去,一时间渡口边只剩下林澜一人。林澜看着天色,算了算路途,过了江还得再行二十余里才到府城,索性今夜就在这渡口附近找个地方歇息,明日清晨过江,午后便可进城。打定好主意后,林澜走向渡口处搭着的几顶茅草棚盖,这应该是来往行人搭起来方便等候渡船的,正好今夜替他挡挡寒风。

    此时还有几分夕阳余晖,林澜将书娄卸下,放置茅草棚下,然后去岸边柳树林中捡了些枯枝,堆在一起。林澜盯着材堆,左手拈个剑诀,右手摊开,轻喝一声:“聚!”只见一颗鹅卵大小红艳艳的火球出现在右手掌心上方。左手剑诀往枯枝上一点,火球轻飘飘没入柴堆,点燃了枯枝。林澜张张了手指,心中有些雀跃:‘原来施展【控火吐焰】是这般感觉,指诀勾动天地灵气,口诀映照心意变动幻化形状大小。’

    林澜再轻喝一声:“鸦!”只见这回出现在右手掌心的是一只毛羽俨然的火鸦。林澜左手往江水中一指,火鸦双翼振翅,双爪往虚空中一蹬,急速飞向乌龙江中。“轰”火鸦入水炸出一窟大洞,激的江水荡起一圈圈的波纹。‘只是凡火凝聚成型,就威力不小。难怪昨夜丹霞大圣用灵火幻化的赤旗能压制蛇妖。’林澜微微点了点头,这回也是四下无人,他才敢大胆施法。

    点燃柴堆,又收拾了下旁边地面,林澜双腿伸直,坐在火边,上半身靠在棚盖柱子上,轻轻伸了个懒腰。从书娄中拿出一张胡饼,在火上烤了烤,撕成条和着井水慢慢吃着。今天走了近四十里路,着实有几分脚酸,林澜心中暗叹:‘可惜【明箓法】中没有飞腾赶路的法术,这一路走来太累人了。’

    燃烧的枯枝噼里啪啦响着,火光摇晃,斑驳的光影在林澜脸上跃动。天色渐渐暗淡,身体的疲惫慢慢涌上来,林澜眼皮垂下,进入将睡未睡的迷蒙。

    突然,林澜心中一动,惊觉不对劲,原本闭着双眼也能隐约感受到篝火的火光,现在却只感受到黑色一片。林澜睁开双眼,左手往地上一撑,身子向后跃去。只见三个黑影围在篝火旁,摇晃的身子遮住了火光,其中一个黑影听到响动,缓缓回头,脸上无口无鼻,只有一双圆溜溜的无瞳双眼。林澜心中大骇:‘什么鬼魅!’左手护在胸前,右手急忙掐诀。那黑影依旧回头看着林澜,身子却和其余两只黑影一般,围着篝火双手晃动,仿佛在嬉戏一样。

    林澜不敢轻忽,右手指诀往回首黑影一点:“摄!”,一道清光发出,照在黑影上,所照之处,轻易的把黑影溶解了。其余两个黑影见状受到惊吓,摇摆着双手冲进岸边的柳树林。一路跑去,又惊起了数声尖叫声,原来岸边柳树林中还有三五个黑影在互相追逐嬉戏,只是夜色太暗,被阴影遮住,让人无法轻易看出。这些黑影好像逃命一样,往江水中跳去。

    林澜右手再一指:“招!”一个跑在最后的黑影被摄住,化作一点黑光飞回浮动在指上。林澜将这点黑光往眉间一送,一段稀碎模糊的记忆涌入灵台。原来是一个失足跌落江中的农夫,一点魂魅随着江潮涌动,积年之后化成了这河精。

    这河精多数是年深无主飘殍之魂化成,白日里隐于江水中,黄昏时分上岸,或追逐嬉戏,或聚于火傍。常有三五人,多时七八人,有的无头足,有的无口鼻,有的无眼耳,有的无臂肘,虽然不会主动加害与人,但凡人见之大多会因为惊惧,或者沾染魅气生病。

    林澜知晓河精底细后,右手一指再施【摄鬼招魂】术,一道清光似缓实快,从后赶上将剩余河精尽数笼罩化去,也免得这河精再惊扰渡口行旅。

    ‘不知道我这算不算斩魅驱鬼,虽然只是几只小小的河精。今夜应该不会再生其他事了,且去睡了。’林澜得到丹霞大圣授箓后,所思所想已经和之前一个乡野小子大不相同了。他开始按着自己所认为的修行人去作为,有时想象着若是丹霞大圣会怎么做,更多时候是仿照看过的志怪传奇小说里的神仙人物。

    他又添了些薪柴在火堆上,从书娄中取出一件皮裘盖在身上,靠着柴堆,渐渐入睡。

    正月晚冬,寒意泠泠。茅草棚后乌龙江水流淌不停,浪潮拍击着岸礁,不时响起了呼啦的潮声。

    正是:丹山碧露化清流,剑合双溪古渡头。水自蜿蜒波万谷,潮听澎湃浪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