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末路抵抗军到联合国第六常 » 第十章 准备

第十章 准备

    兰芳共和国的诞生,尽管包含了许多历史巧合,以及其创建人,即罗忠信的高祖父罗芳伯的个人因素。

    但不可否认的是,早在公元1777年,兰芳共和国正式成立的时候。

    它就已经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个采用共和制的近代民主国家。

    要知道,后世所谓的皿煮灯塔,虽然在1776年7月宣布独立,但其独立战争一直打到1783年才结束,正式的联邦政府,也于同年成立。

    严格来说,其成立时间,比兰芳还要晚6年。

    但事实上,今天罗忠信之所以在得知坤甸城内的最新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决心攻取坤甸,然后取而代之,甚至都没有遭到任何来自独立军内部,本地汉人成员的反对,正是因为坤甸城内如今的兰芳“统治者”们,早已背离的初心。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自从1848年身为第十任“大唐总长”的刘乾兴,违背兰芳共和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施行的“元首禅让制”,将兰芳最高元首的位子,传给刘家自己的子嗣开始。

    直到现在,38年的时间内。

    兰芳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位子,就一直是刘家父子之间交替上位,如同儿戏。

    甚至改了名为“乾兴”的国号,视兰芳如私产。

    外面的民众怎会还看不清楚,这兰芳早已所托非人!

    于是到了今天,当罗忠信这位罗家嫡系子孙,“坤甸王”罗芳伯的直系后代,提出用武力手段推翻笼罩兰芳头顶几十年的“刘家天下”的时候。

    众人虽然感到惊讶,却又觉得此举合情合理。

    不客气地说,简直称得上拨乱反正!

    又怎么可能反对呢?

    不过,罗忠信作为一个后世人,毕竟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洗礼,是绝不可能在政治上太过幼稚的。

    一个彻底打烂的兰芳,也完全不符合他的计划和预期。

    所以对他来说,想要接手一个相对完整的兰芳,甚至进一步激发这个平台的潜力,除了压倒性的军事力量之外,一批合格且可靠的政治盟友,自然也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

    时间来到十二月初。

    陈季礼所率领的侦察班,不但早已完成对整个坤甸城的侦查渗透工作,且在城内外关键位置,建立起了五个覆盖所有重要区域的接应据点。

    甚至还联络上了一批或心怀兰芳旧主,或不满刘家独大,或单纯不愿接受殖民奴役的汉人和马来族、达雅族本地势力。

    尽管这些人的成分很复杂,但罗忠信对此并没有任何不满。

    包括此时作为兰芳独立军的代表,被派到城内联络这些盟友的温仲义,也丝毫不以为意。

    用罗忠信的话说,“不只是在目前这个创业艰难,想要打开局面的阶段,哪怕到了以后,我们的队伍发展了、壮大了,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不同于目前,基本掌控了坤甸城内行政力量的李家和程家,目前选择成为罗忠信和兰芳独立军盟友的华人家族:江家、阚家、宋家,马来族山氏和达雅族卡达山氏、伊班氏。在兰芳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虽然也都曾显赫一时,但都在这些年刘李程三家的打压下,逐渐退出了核心权力集团。

    哪怕是其中的华人家族,也仅能在兰芳的教育、财政系统,保持有一定的影响力。

    “因为兰芳从来没有常设军,所以这次行动,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仅包括刘家、李家、程家的私军,以及他们下属一些本地部族的私兵。”此时的温仲义,正面对着一群来自各盟友家族的代表侃侃而谈。

    “根据目前我们所知的情况,城里这些家族私兵的人数大约有两三百人,装备也以火铳、燧发枪为主,在我们兰芳独立军眼里简直不堪一击。”

    座下各个家族代表,也不确定温仲义说的话,有多少可信度。

    但大家都明白,如今荷兰人势大。

    真要是等他们打过来了,刘家李家程家或许还能跟对方谈谈条件。

    可在座的这些家族,几乎连投降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此刻站在温仲义背后的罗忠信跟兰芳独立军,便成了他们唯一的指望。

    若这次独立军计划失败,大家只能抛家舍业,离开此处另谋生计了。

    温仲义的心中,也大约知道这些人的打算。

    虽说成为盟友,但真敢跟着独立军搏命的,估计也没几个人,否则他们早就干了,何必等到现在?

    幸好,温仲义对独立军和罗忠信,都有着不可动摇的决心,根本没指望过在座的这些家族。

    “根据罗总长的指示(此时罗忠信已经打出了大唐总长的旗号),一线的战斗都将由独立军来完成,各位到时候只需要按兵不动,保护住各家的族人,等候我们的指示,然后派人出来接管行政机构,安抚百姓就可以了,想来对各位来说,这个任务应该不难完成吧?”

    众人立刻发出一片应和之声。

    不需要打仗,只用等待双方决出胜负之后,再出来做些保境安民的面子活,哪还能有什么问题?

    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好,那大家这就回去准备吧,记住一点,家中动静不要太大,万不可走漏风声,否则对方有了防备,那就不好了,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的。”

    温仲义做了最后的补充,众人很快便悄然散去。

    等众人走后,房里只留下了温仲义和陈季礼两人,温仲义这才开口,

    “季礼,准备得怎么样了?这些人虽说经过咱们的筛选,但也不能保证有多少人靠得住,不能大意啊。”

    陈季礼点点头,又略微压低了声音,“仲义哥,你放心,早就都准备好了。忠信哥说了,这次也是对他们的又一次考验,大概谁也想不到,我们明天凌晨就会动手,哪怕他们中有人想出卖我们,也是来不及的。”

    没错,如今已是12月9号傍晚7点过,而罗忠信定下的行动时间,则是12月10号凌晨一点三十分。

    此时此刻,兰芳独立军一排二排的战士,都已经秘密潜入了坤甸城,正在五处秘密接应点潜伏。

    根据行动计划,一点三十分整,独立军一排、二排将分别进攻李家和程家大宅。

    罗忠信则将亲自率领侦察班和他的警卫员进攻刘家大宅。

    三排则会提前在内应帮助下控制住北城门以防万一,作为备用的撤离路线。

    时间很快又过去6个多小时,此时已经是12月10日凌晨一点二十五分。

    在坤甸城北,距离坤甸城“兰芳大唐总长府”,即是刘家大宅约五百米距离的一处民居内。

    包括李满福等三名警卫员,以及陈季礼率领的独立军侦察班13人,都已经做好战斗准备,肃立于院内等待罗忠信的命令。

    抬起手,罗忠信看了看手上表盖已经被打开的怀表,随着秒针的移动,分针刚好指向了六点钟方向,

    “该说的早就说过了,成败在此一举,我命令,全体都有,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