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抗清:白粥榨菜,南明逆风翻盘 » 第九章 枪刃

第九章 枪刃

    他心想,即便是贵族,也未必尝过这样的美味。

    还有那可乐,连皇帝也未必有幸品尝。

    正当他陷入沉思时,李小军宣布:“今天晚上在我府上设庆功宴,大家喝可乐,吃炸鸡,还有从李养臣那里缴获的好酒美食。”

    夏建仁回过神来,连忙答应:“遵命!我这就带人去清理战场,清点一下缴获的东西。”

    李小军带着朱梅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他没有多言,直接开始兑换今日份的免费食物。

    三千份的可乐炸鸡,今晚的庆功宴,每个士兵都能分到三份,仿佛是一片丰盛的海洋,怎么吃也吃不完。

    而那五千份的白粥榨菜,他打算全部拿去粥棚,救济那些饥肠辘辘的百姓。

    安排好食物后,李小军又兑换了十根平衡箭羽。

    这些特殊的商品每周刷新,每次出现的物品都不尽相同,且有购买数量的限制。

    他知道,平时得多积累军功,不能随意挥霍,否则当刷出好东西时,军功不足,那将是莫大的遗憾。

    他将平衡箭羽换到普通箭矢上,走到庭院,拉弓射击。

    箭矢在空中划过一道精准的轨迹,尤其是在风中,这种箭羽能显著减少风的影响,让箭矢的飞行轨迹更加接近预期。

    然而,李小军心中清楚,这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

    明军缺少优秀的射手,而自己手下的新兵射手、与善于骑射的清军八旗相比,差距犹如天堑。

    平衡箭羽根本弥补不了。

    李小军将弓箭轻轻挂起,又取出昨日在菜市缴获的自生火铳。

    他心想,培养一名弓箭手需要数年,而一名枪手,数月即可。

    在当前的局势下,时间紧迫,火铳成了唯一的选择。

    他端详着这把由明朝人自己发明的火铳,名为自生火铳,其实设计原理与西方的燧发枪无异,都是用燧石击发。

    与传统的火绳枪相比,自生火铳有着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它可以随时发射,不需等待。

    火绳枪依赖于火绳点火,需要时间准备,一旦突然遭遇敌人,便成了摆设。

    而且,火绳枪无法在马背上使用,骑兵难以保持火绳的持续燃烧,且操作时需要双手,这在战场上是致命的。

    更不用说,在高速奔驰中,迎面的大风还可能将火药吹走,导致哑火。

    但李小军手中的自生短铳则不同,它可以单手射击,解决了骑射的操作问题;

    燧石击发,操作简单,且不需要火绳点火,不存在哑火的问题。

    想到这里,李小军心中萌生了创建一支火枪骑兵的想法。

    不过,他也意识到,打完第一发预填装的子弹后,第二发怎么办,马背上的颠簸,让填装火药成为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

    这个问题,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李小军沉浸在思索之中,但似乎找不到解决之道。

    他的眉头紧锁,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城墙。

    忽然,他的目光落在了自生火铳上,那里刻着“关宁铁骑”四个字,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他心中的迷雾。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新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

    袁崇焕手下的关宁铁骑,曾是大明王朝最后的荣耀,如今却因崇祯帝的多疑,成了吴三桂手中的屠刀,令人扼腕。

    关宁铁骑所装备的三眼铳,构造独特,三根铁管成品字形,以铁箍固定,铁管由熟铁锻造而成,后端有套管,可固定在木棍顶端。

    每个铳管外侧都有一个小孔作为火门,共用一个药锅,点燃后三管齐发,威力巨大。

    三眼铳的本质,是作为重锤对付敌方的重甲,钝器的锤击能造成震荡内伤,对重甲士的伤害远超锐器。

    而火铳则作为辅助,三管齐发的短程威力,足以令人胆寒。

    关宁铁骑的战法,是打完一轮火铳后,便抡起三眼铳冲入敌阵,他们从不担心火铳的二次填装问题。

    这种战法对于重甲兵种极为有效。

    而在冷兵器时代,重甲兵才是战场上真正的噩梦。

    但关宁铁骑的机动性却因重甲而受限,马匹负重巨大,行程也大受限制。

    李小军清楚,面对清兵的强大,正面交锋胜算渺茫,机动性变得至关重要。

    他的脑海中逐渐构建出一把名为“枪刃”的武器雏形。

    它由两把自生短铳夹着一把刀刃组成,三者共用一个握柄,而两把短铳的发射机括各自独立,可以先后发射,不同于三眼铳的齐发。

    这种设计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更加灵活。

    作战思路与关宁铁骑相似,打完两发子弹后,便可以当作战刀使用。

    这样的轻骑火枪兵,奔袭绕后,对无重甲士兵的杀伤力极强。

    当然,面对重甲兵,情况会复杂许多。

    但考虑到初期实力较弱,他们不会选择与重甲兵正面硬碰硬,而是利用速度优势,使对方难以应对。

    待到后期实力壮大,再考虑如何强攻重甲兵的问题。

    李小军清楚,手头上既缺乏材料,也缺少工匠来打造他心中的“枪刃”。

    然而,广州却能提供这一切。

    广州,这个历史悠久的商埠,经济繁荣,工艺精湛,远非潮州府所能比拟。

    如今,作为南明绍武帝的政治中心,必然汇聚了众多铸剑造枪的能工巧匠。

    而且,广州人口众多,招募士兵也相对容易。

    到了广州,将多余的白粥榨菜出售,换来的银子足以招募一支军队。

    更重要的是,必须通知绍武帝,让他防备清兵的偷袭。

    只有保住了繁华的广州,才有经济实力将抗清事业转入持久战。

    否则,一旦失去广州和广东,局势将不可挽回。

    现在,距离广州沦陷已不足二十天,时间紧迫。

    李小军决定让士兵们好好休息,解除今日战争的疲劳,明日便朝广州进发。

    他仰望天空,感受到历史的重担沉沉地压在肩上。

    此刻,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呼出,然后转身,步入大厅,朱梅紧随其后。

    走进大厅,庆功宴已经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