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哼哈三人行 » 第19章 共赴国难

第19章 共赴国难

    阿满振臂高呼:“感谢各位网友支持,国有召,召必战,战必胜!”

    袁绍手持令牌,率领三万兵马疾驰而来:“曹阿满,我袁绍也响应你的号召,带着三万精兵前来会盟,共讨国贼!”

    阿满面露喜色,拱手作揖:“袁本初,你的到来真是如虎添翼,我们的机动力量又增强了!”

    阿满随后发布檄文,四方诸侯纷纷响应,纷纷调兵遣将,准备出征。

    公孙瓒骑着白马,身披铠甲,率领一万五千精兵疾驰而来:“曹阿满,我来助你一臂之力!”

    公孙瓒一路驰骋,途经平原县时,偶遇刘辉三人。

    公孙瓒勒马停下,打量着刘辉等人:“刘辉,你在此地作甚?”

    刘辉拱手施礼:“公孙将军,我特在此等候将军,希望能与将军一同前往会盟,共讨董佬。”

    公孙瓒目光转向关宇和张雷:“这两位壮士是何人?”

    刘辉介绍道:“他们是我的结义兄弟,关宇和张雷。两位兄弟武艺超群,曾在黄巾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孙瓒惊讶:哦?原来是两位英雄!刘辉兄真是深藏不露啊!如今董佬祸乱朝纲,正是英雄用武之时,何不一同前往会盟,共诛国贼?

    刘辉眼中一亮:公孙将军所言极是!关宇、张雷,我们即刻启程,与公孙将军一同前往会盟!

    关宇、张雷齐声:要得!

    四人随即整顿兵马,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会盟的征程。

    阿满站在高台上,远眺着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如此坚定而有力。他眼中闪烁着光芒,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看看这声势,真可谓是人山人海啊!”阿满感慨道,“比十一黄金周西湖的人都多啊!”

    乐进挤到阿满身边,满脸兴奋地说道:“老大,听说我们要打董佬那个老贼,我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了!这回一定要让他尝尝我的榔头!”

    李典也附和道:“对啊,对啊!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挥舞我的铁拳,给董佬那厮一个庐山升龙霸!”

    夏侯惇则是一脸自豪地拍了拍胸脯:“别忘了还有我呢!我从小练就一身好枪棒,这次定要一展身手,捅他屁眼!”

    阿满笑着拍了拍夏侯惇的肩膀:“夏侯惇,你的武艺我自然是知道的。但你要记住,你不是鬃狗、更不是肛肠科的,智谋同样重要。我们要用头脑去战胜敌人,而非仅凭匹夫之勇。”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袁绍率领着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赶来。他跳下马背,大步走到阿满面前:“阿满,我袁绍来助你一臂之力了!我们联手,必定能够击败董佬,恢复汉室江山!”

    阿满露出一脸喜悦:“袁大人,您的到来真是雪中送炭啊!有了您的支援,董贼必死!”

    随着阿满发出檄文,各地诸侯纷纷响应。公孙瓒率领一万五千精兵赶来助战,他得意洋洋地对阿满说道:“曹兄,看我的!我带来的这些精兵强将,定能助你一臂之力,将董佬那厮一网打尽!”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阵马蹄声再次响起。刘辉带着关宇、张雷二人策马而来。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气势却丝毫不逊于其他人。刘辉上前一步,拱手道:“曹公,在下刘辉,愿随您一同出征讨董。虽兵力微薄,但关某、张某皆勇武之士,定能助您一臂之力!”

    阿满闻言大喜,连忙回礼道:“刘皇叔客气了!有您三位英雄相助,我曹某何愁大事不成?来,请上座共商大计!”

    于是,在众人的簇拥下,阿满登上高台,开始部署接下来的作战计划。而广场上的人群也仿佛被他们的气势所感染,纷纷高呼着口号,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公孙瓒骑着战马,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集结地点。当他下马时,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了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刘辉。

    “刘辉,你怎会在此?”公孙瓒走上前去,面带疑惑。

    刘辉微微一笑,拱手道:“公孙将军,我特地在此等候。得知您要率兵出征,我怎能不来迎接?”

    公孙瓒目光转向刘辉身旁,两位身材魁梧、气势非凡的汉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两位壮士是?”

    刘辉介绍道:“他们是我的结义兄弟,关宇和张雷。两位兄弟武艺超群,曾在黄巾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

    关宇和张雷同时抱拳施礼,声音洪亮:“公孙将军,久仰大名!”

    公孙瓒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哦?原来是那两位大战黄巾贼的英雄!真是幸会幸会。不知两位是否愿意加入我的队伍,一同征讨董佬?”

    关宇和张雷对视一眼,齐声答道:“当然愿意!”

    张雷更是激动地补充道:“俺也一样!”

    刘辉也表示支持:“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你可真有文化。”公孙瓒听后大喜,拍掌道:“罢了!有了你们三位英雄相助,我们定能恢复汉室的荣光!”

    在那广阔的平原上,众诸侯的营帐连绵不绝,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在大地上。阿满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英。

    王匡首先打破沉默:“诸位,今日聚首,是为了光复汉室。我们必须选出一位盟主,以统一众志。”

    阿满沉声回应:“袁绍乃四世三公之后,其家世显赫,才能卓越,理应担此重任。”

    袁绍连连摆手:“曹贤弟过誉了,绍哪里敢当。”

    但众人异口同声:“非袁本初莫属!”

    阿满“哼”了一声,低声细语:“这逼装的我给满分。”

    终于,在众人的一致推崇下,袁绍只得接受这一重任。

    第二天,一个三层的高台被迅速搭建起来,五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袁绍身着戎装,佩剑而上,他的目光坚毅,“呼呼”手中的香烟袅袅升起,吐出的烟圈成“O”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