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天启 » 第二十四章:私自篡写史书传记

第二十四章:私自篡写史书传记

    “太子殿下,在下耗时五年,精心研究,查遍各方资料,终于撰写出我大唐文皇帝神勇一生的英雄传记!”

    就在这时,厅阁外有一个约莫二十六岁的青年的大笑声传来。

    人未到,声先至。

    只见来人,带着着后面十数位仆人,他们每人都抱着几卷长轴。

    “怎么这么安静,我记得以往游会甚是热闹,与皇宫宴会也丝毫不差。”

    那人看着在场唯二站着的少年,觉得他面生,于是询问道。

    “在下杜生禄,请问你是何人。”

    他微微抬起颔部,看了一眼裴垣,声音傲慢,没有将他放在心上。

    裴垣听到他的声音,看都没有看他一眼,背对着他,淡淡地说道。

    “河东裴氏裴垣。”

    杜生禄口上说着,但神情与之前一般无二。

    “呵……我说呢,原来是我们太平公主门下的“下客”啊,怪小人有眼无珠,怠慢了阁下。”

    裴垣突然哈哈大笑,他看着就在他身前的李隆基,对他说道。

    “太子殿下,您听到了吗,这里怎么着多螃蟹啊,一个跟着一个?”

    李隆基笑着答道。

    “可能是由于近期螃蟹出现了变化吧,不过我倒是挺喜欢这些螃蟹,再怎么说,也能为我提供帮助。”

    杜生禄“啊”了一声,他有些不理解。

    “就算我不懂海鲜吃食,但我也知道螃蟹是八月最多,现在才是三月中,诶……宋兄、姚兄……你们怎么……”

    宋浑冷着脸,声音不带任何情绪。

    “闭嘴!”

    杜生禄冷笑着,没有再说话。

    他如今做完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的传记,从前未有一人向李隆基献如此之礼。

    可是背着整个大唐法律,私自撰写历史传记。

    为了能在李隆基心里有崇高的地位,他不惜背水一战。

    只求后半生站在大唐稍微高一点点位置。

    在场诸位没有人替他解惑。

    张洎瞥了一眼,这个没有任何势力的杜生禄,低声骂了一句。

    “田舍翁一样的东西,就该跟狗待在一起。”

    与此同时坐在他旁边的宋浑冷笑道:“我们真的有点像狗,是个人都敢来我头上做威了!”

    两人说完,又同时互相看了一眼。

    “……”

    杜生禄在仆人手里拿过卷轴,他半跪在地,抬起头,双手将卷轴举过头顶。

    “请太子殿下过目!”

    李隆基接过卷轴,他走到一个仆人面前,拿出一个卷轴,递给裴垣。

    “来,裴兄,你也看上一看,我这门下客抒写的文皇帝传记。”

    “那就谢过太子殿下,让我作为除你之外的第二位观看如此“鸿篇巨著”。”

    裴垣特意在鸿篇巨著加重了语气。

    “那就好,我这篇传记,不敢说是前近代十,但是流传下代不是问题。”

    杜生禄没有任何谦虚,直接脱口而出。

    裴垣轻轻一笑,他不知道眼前之人是如何混上来。

    亦或者说写了这个传记后,他自负奇才?

    对于此人他没有任何印象,但也有可能是前世自己读的书还不够多的缘故。

    他的那副卷轴上写着。

    “刷啦……”

    他像是拔出一柄尚方宝剑般,一下子将卷轴打开。

    杜生禄拿过一个个卷轴,递给在场的青年才俊,同时嘴上功夫也不闲着。

    “来,你们也看看,觉得我写的与文皇帝时期的房梁公、褚河南、许延族……如何?”

    那些人表面上风平浪静,和颜细语地感谢,但心里早已将眼前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骂惨了。

    若是他得到李隆基的赏识也罢,若是没有,长安城外可是凶险万分的……

    他们就不能保证眼前这无权无势的小子能如何了……

    裴垣先是溜了一眼卷轴的内容,他皱了皱眉头,呵呵笑着。

    他放下手中的卷轴,看向在那边与下人指着卷轴上面内容的李隆基说道。

    “太子殿下,我大唐律中是不是不让人私自撰写历史传记。”

    “但并不重要,因为他是你的人,但歪曲事实,扭曲真实的太宗文皇帝,那如何呢?”

    李隆基直接将卷轴扔在地上,他转过脑袋,看着杜生禄,冷冷说道。

    “按照大唐律例,当斩。”

    正午了,阳光如狂风般肆意侵袭人间,红叶绿草正直繁茂,岸边的泉水涌上一波红光。

    厅阁里所有人如螃蟹一般,做出与李隆基一般无二的动作。

    整个空间中只有冰冷地“啪啪……”声。

    他们全部将目光对准在杜生禄身前。

    杜生禄咽一口唾液,他的身体不断打颤,两手不断挥舞。

    “太……太子殿下,明……明鉴啊!!”

    “是他……就是他!裴氏的那个小子,就是他!他在污蔑我!!”

    裴垣“呵呵”笑了两声,突然出脚,“啪”地一下将杜生禄踹倒在地。

    他咬着牙齿,再次一脚踩在杜生禄身上,将那记载传记的卷轴扔在地上。

    在场诸位没有一人拦住他。

    杜生禄本身就与他们不和,再加上刚才那番傲慢的举动。

    与此同时便是地位层次,杜生禄无权无势,只是抱上了太子李隆基的大腿。

    接着若是他们承认这卷历史,此当真不符史实,未来他们也会成为笑柄。

    在这里的青年才华泛滥,皆有虎势。

    他们想要流芳万年,可不是要写纵容别人违背国家律例,在编写野史,霍乱史学,扰乱政纲,以此被骂上百年甚至千年之久。

    杜生禄记载的唐太宗李世民墨水一一显露。

    裴垣咬紧牙关,一字一字念出这卷轴中抒写的内容。

    “太宗文皇帝如日中天,百战百胜,小国高句丽内战,文皇帝欲祝其平乱,三次御驾亲征,仙人降世,祝其杀敌,强征高句丽,皆大胜而归!”

    “总共阵亡唐军不足千人,斩首高句丽五十余万,文皇帝所过之处,皆为平坦大道,顺通无比,直捣高句丽皇都!”

    裴垣念完之后,脚下力气再次加重。

    不知为何,看到被如此篡改的历史心里没来由的升起一阵怒火。

    “太子殿下,你说这当不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