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篡臣 » 第16章:蓝玉的担忧

第16章:蓝玉的担忧

    夏去秋来,蝴蝶扇动的翅膀终于将一股酝酿已久的强风,从皇宫大内,吹到了蓝斌的家中。但这预料之中,只是提前了一些的圣旨,一经宣读,就已经让久经沙场的蓝玉忍不住瞠目结舌了。尽管左思右想,却依旧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说,陛下能够选中太平去安陆练兵,也算是继承我的衣钵。朝中勋贵之子多由此路升迁,在练兵历练之后,就是慢慢的授予兵权,在真正的战场上加以锻炼了。这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也是顺应着流程来的,但这流程,我怎么反倒有些看不懂了。我的儿子,难道还需要劳烦颍国公去带吗?难道我堂堂的大将军、凉国公,就不能教好我的儿子了?不行,我得去跟陛下说说这事儿,我的儿子,该跟着我才对!此去湖广练兵,我就不能担此任务吗?”

    蓝玉在战场上机敏又沉稳,能够像是一条嗜血的头狼一般,静静地蛰伏等待着属于自己狼群的机会。而在遇到机会的时又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绝不犹豫的一击致命。这绝对是他的优势,有胆量,有能力,放在战场上,当然都是他的能力。但是,这种优势放在现在这个时候,可就不仅有些难以显露,而且,还少了沉稳,而满身满心都写着冲动了。

    蓝春虽然也不知道其中的区别,但看到蓝玉如此冲动,就下意识的连忙阻拦,“爹,正所谓是君无戏言,陛下圣旨已下,想必是没有更改的可能了。就算是您现在去宫里向陛下情愿,陛下相比也不仅不会同意,反而会觉得我们多事。依我看,倒是正应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颍国公与您的私交一向不错,想必也会好好的带太平的,这无需您担心了。”

    蓝玉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么一个道理,只是他实在是不愿意让自己一向疼爱的小儿子就这么轻易的脱离自己的视线。做父亲的大体都是如此,无论自己的儿子被安排的多好,也总是觉得不够稳妥的。

    蓝玉低头沉思着不说话,父子三人就这么静了片刻,倒是蓝斌看着场面实在是压抑,便主动的开口解围,对沉默不语的二人说道:“爹,哥,既然陛下如此安排了,那就自然有陛下的道理,我们呢,还是先答应下来为好。毕竟,我还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呢。跟着谁出去,也是学习基本的东西。爹那些秘诀,还是留着等我成长起来一些,再亲手交给我不迟。爹,您说是吧?”

    蓝玉听了这话,还稍微宽慰了一些,而且,既然小儿子自己都这么说了,放他去历练历练也八成是好事。不过,还是忍不嘱咐,“太平啊,虽说是去历练的,但是,你好歹也是我蓝玉的儿子。不说受到什么优待,但起码不能叫谁给欺负了去。你哥有句话说的没错,你爹我跟颍国公的私交还是很不错的,你叫他声伯伯,要他在军中看顾你些。若是在外受了委屈也别怕,写信回来跟爹说,爹给你做主!”

    眼看着蓝斌顺着自己的话连连点头,蓝玉这才稍稍放心。殊不知,他的过于关切,让蓝斌心里头压力十足。

    他这是出去历练的,可不是出去度假的。往小了说,这是他第一次外出历练,算是个宝贵的机会。即便是练兵,而非真正的上战场,但对于他接触兵事,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入门机会。朝中的勋贵子弟大多都是经过同一个途径慢慢历练出来的,人家能够借此成为一员骁将,能够独当一面,他凉国公府蓝家的种儿,也不会比旁人差才对。有这样成长的机会,怎么能够不抓住呢?

    往大了说,他这出去,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蓝玉的儿子、常遇春的内侄,是常蓝两家新近成长起来的二代接班人。要是做得不好,丢脸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脸。所以,不管于公于私,他都不能松懈,必须要好好的表现,快一点成长起来才行。

    心里这么想着,他又不禁想起了圣旨上特意提到的另一件事情。

    “爹,其实,也不一定是颍国公亲自带我,圣旨上不是说到了吗?陛下选定我随李景隆一起去安陆。虽说颖国公也在湖广,但我和李景隆在安陆,我又从人佐贰,大概是要李景隆带我的意思。您知道的,陛下一向非常信任李景隆,这一次,或许也是我的一个机会也说不定。”

    蓝斌本来是随口一提,却不想,就戳中了蓝玉敏感的神经。他可是听说过之前蓝斌跟他有所摩擦的事情的,心里头也一直是耿耿于怀。这会儿听到了李景隆的名字,就立马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李景隆?他一个小字辈,毫无尺寸之功,也配教我的儿子?更何况,你之前不是因为一些口角,跟他闹得不太愉快吗?陛下是如何想的,怎么会把你安排在他手下?我刚刚只注意了颍国公的名字,却没有注意到他,这么说来,爹更不能让你去了!在那小子手底下,还能不被欺负吗?不行,这绝对不行!”

    眼看着蓝玉刚刚平静下来的心绪又要上头,蓝春连忙从中说合,“爹,您先别冲动啊。您大老远才回来都知道的事情,陛下岂会不知?这坐上位的人大多都要讲究个平衡之策,陛下此举,怕是也在出于平衡的想法所为。况且,就算是在李景隆手下又怎么了?咱太平可是有颍国公做后台,又有您的面子,李景隆就算是想要对太平做点儿什么,也得掂量掂量您二位的份量。”

    蓝玉不高兴地说:“安陆离京城这么远,就算是我想要给太平撑腰也是鞭长莫及。这差事,真不是个好差事。”

    蓝春连忙建议,“爹,不如这样,您趁着这几日太平还没有启程,先去跟颖国公打好个招呼。而且,就算是他们双方有所嫌隙,李景隆也不至于做什么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我看,您这是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