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凌驾万古 » 第四十五章 君慎

第四十五章 君慎

    说着,领头孩子越发觉得自己起的这个名字,真是好极了。

    要不回家跟爹商量商量,要是小乞儿不要,自己不叫周轼了,就改名叫周御好了,嘿嘿。

    “这个逆子,御史风骨,怎么到了他的嘴里,竟变得如此儿戏?”

    站在阴影里,真正的周御史,方正威严的脸上,除了愤怒,还有一丝常人难以察觉的笑意。

    这个常人难以觉察,当然不包括他身边,那位善于察颜观色的非凡人物。

    如果说财赋司司农,是掌握云中一国赋税的明面财神。

    那么,站在御史周谨身边的,就是隐藏在帝国光影之下的真正财神!

    “令公子天资非凡,聪明颖悟,更得冠军王与军师大人赞赏,前途不可限量啊。”

    体型微胖,却生得一副正气凛然之相的朱承寿,向着周谨恭维地赞叹道。

    “朱兄客气了,令郎谦逊平和,胸怀大志。吾家那个孽子,如果能像令郎一般,我也无须如此忧心了。”

    “倒是孙中丞家的孩子,聪明外露,衣绸穿缎,足见他孙仲秋自从调往文司之后,生活变得何等奢靡,竟毫无昔日御史台的铮铮风骨!”

    既然言谈涉及到了其他官员,朱承寿自然不会轻易置喙。

    他只是拘谨地笑了笑,并没有出言多说什么。

    “那个小乞丐,御史大人以为,该如何安置?”

    “是否需要朱某带回家中,好生照顾,权当与犬子作个伴?”

    朱承寿小心地问道。

    “这个小乞儿生性纯良,尤其是赤子之心,最为可贵!”

    “王爷许是看中了这一点,如此心性,多些磨砺,也不是什么坏事,朱兄暗中帮衬一二即可。”

    “至于其他的,就交给这几个孩子吧,毕竟,未来是他们的……”

    周谨皱眉思索片刻,而后说道。

    “御史大人的安排甚好,朱某叹服!”

    朱承寿笑呵呵地道。

    “你觉得周御这名字怎么样?”

    领头的周轼,满脸期待地看着小乞儿,他觉得小乞儿一定会喜欢这个名字的。

    “呃……挺好听的……”

    小乞儿看了领头孩子一眼,又急忙低下小脑袋。

    “只是好听?”

    领头孩子惊讶地看着小乞儿,见他只是垂着小脑袋,并不回答。

    周轼不禁有些泄气地说道:“看来你不喜欢这个名字,那该叫你什么好呢?”

    “呃……刚刚那个长得很好看的人,跟我说了一句话……”

    小乞儿两根食指绞了绞,低着小脑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那个好看的叔叔说了些什么?”

    孙中丞独子兴高采烈地问道。

    他善于察言观色,早就发现了那两个长相俊美的大人,不是一般人。

    “他说,‘君子不以富贵假辞色,不因困窘改其节。慎行慎思,大道有成。’要不我就叫君慎吧?”

    小乞儿一张脏兮兮的小脸上,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着领头孩子,希望得到他的肯定。

    “君慎……君慎……感觉还是没周御好听……”

    领头孩子学着大人模样,摇头晃脑地咂摸品评这个名字,还是觉得自己起的名字更好听一些。

    不过,既然小乞儿决定了,领头孩子也就只能听他的了。

    “君?这个姓倒是挺少见的,你为什么要姓君啊?”

    胖乎乎的朱斐,嘟着胖下巴问道。

    “谁说少见了?你们不知道吧,二十万云天军的军师大人,就是姓君!还有传言说,其实司狱大人也姓君……”

    “司狱大人不是姓神,叫神策吗?”

    领头孩子看向中丞独子。

    中丞独子见老大这么说,连忙改口说道:“可能是我记错了,不过云天军军师真的姓’,这我可没记错!”

    “既然如此,叫君慎也不错。等我们长大了,一起当了大官,指不定还能见一见这位军师大人呢?”

    领头孩子拍了拍小乞儿的肩膀,笑道。

    改叫君慎的小乞儿试探着,小心翼翼又兴高采烈地响应道:“好的,老大!”

    许多年后,一门三代御史的周轼,依旧不知道的是,二十万云天军誓死效忠的唯二人物,才智近妖的军中智囊,终其一生,承认是其衣钵弟子的只有一人。

    那就是曾经的小乞儿——君慎!

    周轼更加不知道的是,多年前的这声老大,为他、朱斐,还有小乞儿,结下了一生的兄弟之情。

    若干年后,时任司谏的君慎,被昔年的孙中丞独子弹劾结党营私,蓄意不轨而下狱的时候,正是周轼仗义直谏,与朱斐一个朝廷之内,一个朝廷之外,共同为君慎洗刷冤屈。

    当君慎最终洗清罪名,官复原职之后,周轼却因为忤逆犯上,煽动御史台等罪名,被革职处斩!

    那走上刑场前,场下白发老人声嘶力竭的最后一声老大,为三人一生不变的友情,画上了一个凄凉的句点。

    而这一切,幼年的周轼与君慎,一无所知……

    云天与君惜若并肩走在偏僻的街巷里,尽管偏僻,但却并不显得狭窄逼仄,只是行人较少罢了。

    因为此处街巷距离繁华街市比较远,而且这边的街巷也不是抄近路的首选,故而,云天和君惜若倒也不用顾忌被人认出来。

    毕竟,刚刚就有两个藏在阴影里的人,已经认出他们来了,而云天因为功力只恢复到聚气二阶,并未察觉。

    一路走走停停,原本惊闻圣帝云玦驾崩,自发跪在皇宫宫门外的云都百姓,已经在今天恢复了正常生活。

    圣帝云玦的遗旨中,明令臣工百姓只需服丧一日即可,一切从简,不必兴师动众。

    可是云都的百官和百姓,依旧自发地跪在宫门外,哭声震天,连续七日,哀悼圣帝逝世。

    今天已经是公布圣帝驾崩消息的第十天了,可是云都的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见身着丧服的百姓,他们都是自愿为云玦守孝的人。

    看过人流如织却井然有序的闹市街头。

    听过书声琅琅又童稚可爱的背书声。

    走过日不闭门户,夜不惧盗匪的偏僻巷落。

    见过吵嚷震天却又分外温情的争吵景象。

    云天默默感受着这一切,这就是太平盛世?

    这就是云玦不惜付出生命,也要为之努力的和平吗?

    “惜若,你知道云玦临死前,没有告诉我的真相是什么吗?”

    云天沉默半晌,突然出声问道。

    “这经年战乱,诸国倾轧,不是一国私欲,而是一个阴谋?”

    君惜若淡然地回道。

    “真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是你不知道的。”

    “是啊,一开始我就对云玦的死,心存疑惑。”

    “直到此次杨绝谋反,跳出来一个逐鹿山,我才明白了数百年间,诸国乱战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