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曹操:吾乃大明天子 » 第二十一章 新政大殿初建成

第二十一章 新政大殿初建成

    推行新政,首先第一步是要有一个执行的衙门。

    但执行远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曹操也并没有轻松起来,他忙的是另外一番事情。

    下令明确礼部尚书温体仁为推行新政的执行官。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是看看温体仁是不是真有辅国之能,把新政持续推行下去。

    第二是推行新政必然得罪一大批士绅与官僚,必须找一个抛头露面、冲在最前面打冲锋的,如果推行失败,可以让其变成一个背锅的。

    思来想去,其他的人都不舍得,唯有此人,或许可以一用。

    但温体仁如何行使权力,才最有利于大刀阔斧的推行新政,这是曹操首先要匡定的大事。

    目前,他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把温体仁推行新政的地方建立起来,使之立即投入运转。

    去年冬天的时候,曹操就想透了这个关键的环节,决意仿效当年的秦国变法,使温体仁成为开府变法的丞相。

    丞相治国,这是前朝普遍的做法,但到了明朝,废除了这一制度,成立了内阁。

    实际上,内阁大学士行使的还是丞相权力。

    内阁行使权力相对来说具有被动性,行政效率也比过去要低。

    比如地方有所请示,先要送大内,大内再送内阁,内阁拟批示,再送大内,大内再分送部院进行题覆(处理意见),部院题覆以后再送内阁,内阁认为不妥的还要打回去,直到内阁满意了,再拟批示意见,送大内批红。

    很显然,内阁制度是非常繁琐的一套程序,有时候会因为一件事而扯皮半天。

    曹操重设宰相府就是想打破这种桎梏,但这个举动俨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理由是有违祖训。

    丞相制度是洪武十三年被朱元璋所废除。

    丞相制度设立之初,丞相的权力是很大的。后来随着发展,为了巩固集权,逐步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出现了所谓的宰相。

    到了朱元璋开国以后,索性就直接废除,由内阁接替职权,至此一千多年的丞相(宰相)制度就此废除。

    曹操本想执行,最终思虑再三,暂时放弃了这一想法,让温体仁担任了内阁首辅,推行新政。

    清丈田亩的法令已经在各州县张贴,曾经张居正执行过一次,虽然稍有阻碍,但没有造成大的混乱。

    夜色将暮,暖中带凉的春风中散发着微微潮湿的泥土气息。

    曹操和田贵妃在花园一起弹琴对诗。

    刘若愚抬头望望天空,看着头颈的乌云,忽道:“陛下,要下雨了,回吧?”

    话音落点,天上一阵隆隆雷声,漫天细雨沙沙而下。

    曹操却拍掌大笑:“清明时节雨纷纷,好!风调雨顺,希望今天是个好年景!”

    王承恩急忙撑起出行用的黄色罗伞遮雨。

    田贵妃吹完一曲,将手中的竹笛收起,说道:“陛下,天色已晚,而且又下起了小雨,今个儿就不对诗了,还是早早回去歇息吧。”

    曹操道:“好,朕今日定然教会你那一套刀法。”

    田贵妃盈盈一笑:“陛下,臣妾已经会了,要不换一套棒法吧。”

    “好!依你。”

    田贵妃不仅精通诗书,还会骑马射箭,很对曹操的胃口。

    两人回到了寝宫,演练了一套双人棒法。

    ……

    四月里的一个晴朗日子,乾清宫的一个偏殿进行了重新修缮,变成了一个推行新政的地方。

    高大的殿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三个斗大的墨宝——“新政殿”。

    左右的红色柱子上张贴一副对联,右边“执政爱民迎富贵”,左边“黄牛耕地万山金”。

    进得殿门,迎面一道巨大的青石影壁,上面镌刻着一头威猛的上古神兽——麒麟。

    影壁的后面是一个用方砖铺地的小院子。

    坐北向南的正面是一座六开间大厅,这里就是推行新政进行议事的地方。

    大厅东西各有两排九间厢房,每间房门口都挂着一块木牌,分别写着田土、赋税、市工,军吏等各式各样的名目。

    房屋里放置的就是相对应的法令典籍,还有收回的各种黄册账本。

    每个房间的门口都站着两个威武英俊的锦衣卫,大厅门外则有四名带刀的御马监甲士,使整个院子充满威严肃杀之意。

    院子的西边有一个小偏院,目下改造成了曹操的起居住所。

    太阳刚刚照亮,大臣们便纷纷来到大殿外按照序次排成两列。

    “陛下驾到——!”王承恩一声高喊。

    曹操迈着步伐走出出了这所推行新政的大殿。

    “臣等叩见陛下!”

    大臣们纷纷躬叩首行礼。

    在大殿的门口,放置着一个三牲祭案,燃香点烛。

    温体仁出列宣呼:“新府开馆,请陛下昭告上天——!”

    曹操走到祭案前,先是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展开一卷黄陵高声念诵:

    “大地苍茫,厚德载物。因百姓贫弱,朕图治求贤,推行新政。今祈祷上苍,护佑吾之臣工。若有朝一日,国强民富,朕与臣工永念上天恩赐之德!崇祯二年四月初八。”

    等祭天完毕,刘若愚喊道:“恭请陛下进殿,宣告新政事宜。”

    曹操带领群臣走进大殿,走上台阶,坐上高位,随后拿起御案上的一封奏疏,念道:

    “大明欲强,百姓欲富,非新政无以建功。推行之途,非铁血无以立威。今命礼部尚书温体仁为新政大臣,颁布文书条令。另任满桂为新政护佑大臣兼领御马监忠勇将军,统率御马监三千甲卫,并赐尚方宝剑一把。自即日起,即行推行新政。”

    曹操一直勤练武艺,身体越来壮,此时的声音更加浑厚,加之咬字又特重,声似雷鸣,清晰有力!

    大臣们听得明明白白,温体仁不知道怎么走了狗屎运,一跃成为内阁首辅。

    而满桂将军手握生杀大权,嫣然成为了一个护法大将。

    大殿里面安静极了,粗重的喘息声清晰可闻。

    大臣们似乎感到紧张,却又说不清为何紧张。

    “请温阁臣出令——!”王承恩尖尖的嗓音又响了起来。

    温体仁傲然出列,在大明群臣中显赫而又孤立。

    他早已打好了腹稿,从容走出去道:“臣秉承君命,自今日始施行新政。第一批新令有五道,两道立即颁发实施,三道夏忙后颁发实施。立即颁发的两道为:农耕交粮奖励法和军功屯田授爵法。上述条令,除立即快马传送各县外,一律在京城的各城门口张挂,公诸于众!”

    满桂早已做好准备,闻言高声喊道:“来人!”

    一挥手,两名甲士抬进来一张宽大的长案,上面堆满了早已写好的条令告示。

    满桂又一声高宣:“请各地驿卒领命传达!”

    “卑职在!”

    十几名劲装驿卒齐声答应,整齐的走进了大殿。

    “送往京城驿站接令!”

    “送往湖广驿站接令!”

    “送往……”

    驿卒们双手接过,然后捧着条令告示一个个走出。

    快马流星,旬日之间,大明的县府和乡野便活跃了起来,也动荡了起来。

    清丈田亩,还田与农。士绅交赋,一体纳粮。

    这十六字的一举措,就象是一道霹雳闪电,震动了整个大明的朝野!

    上至六部阁臣,下至隶农村民,无不认为这是匪夷所思的改变。

    对于乡野村民和农耕佃户,有田可以种,自然是极大的拥护者。

    可对于那些士绅官僚,却认为皇帝这是要断了他们的命根子。

    没错,田地就是他们的命,因此人人心中觉得难受,一时间难以接受。

    可谓上有新策,下有对策。

    毕竟各县的机关都是士大夫和官僚把持着,告示虽然公开,但也仅仅在京城几个周边广泛流传。

    到了更远的湖广等地,县令、巡抚就是走过场,报上去的田地亩数和万历朝时鱼鳞册上的进行比对,有的稍微改动了一点,有的甚至都懒的改,居然一模一样,全部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