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朝露行 » 第三十六章 我想去金陵

第三十六章 我想去金陵

    钟夫子惊叹之余,不免重新打量起这个年轻人来,钟夫子年近七旬,授徒无数,其中不乏天资聪慧的,但二十岁左右年纪,书法上有如此造诣的,绝无仅有。

    钟夫子道:“李记室高才,在州府中做个记室,岂不埋没英才啊!老夫此前让你和唐都头从侧头入府,真是太失礼了,李记室切勿见怪啊!”

    李愚道:“这一定是钟夫子给小馒头定的规矩了。”

    钟夫子道:“李记室料事也有过人之处,没错,这小子每回请假出府,我定会让他说明事由,若有诳骗,那就戒尺,小板凳,竹条伺候,归来时辰若有延迟,迟一刻时辰内从侧门入,超过一刻就从“财门”钻进来!”,李,唐二人听闻,也替小馒头捏把汗。

    李愚道:“小馒头日后定会知道,老夫子用心良苦。”

    夫子道:“李记室在滁州屈才了,若不介意,老夫与那郎婿修书一封,去金陵做个长史,可愿意啊?”,钟夫子确实是个爱才之人,难怪“桃李淮南”。

    唐展愤愤道:“李记室是个将死之人,可能有负夫子厚望!”。

    夫子惊道;“唐都头这话怎么说的,李记室看起来好好的,老夫对医道望闻之术,略懂一二,看气色,神态,虽不像都头体壮如牛,那也是健健康康的,不至于病入膏肓了吧,有何病痛,可否相告,老夫识得几位名医,请来为李记室诊治如何?”,话语中带点急切。

    唐展就将李愚来滁州后,被误当成奸细,后任命为记室,献计破彭金,程昭序谈判彭金,张铎卖李愚做“鬼目粽”,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番描述。

    夫子听完,愤然道:“原来是我那孽徒程昭序害了你啊!”

    李愚道:“是彭金要取我双目,与程长史无关。”

    夫子道:“我立刻修书给我那郎婿,不,我先去见张铎,太过份了,他以为外地人好欺负吗!”,钟夫子气得胡子吹起老高,就要出门去。

    李愚道:“初次谋面,就蒙夫子如此厚爱,小子死而无憾了,只是我已答应张大人,为熄战火,甘愿身赴濠州。夫子若再去说,小子便成不义之人了!”

    钟夫子见面前这位令他惊奇不已的年轻人,显得十分惋惜,道:“老夫久居府中,几乎不问世事,前几日,贼军来攻城前,小女与郎婿已多次派人欲接我和小馒头去金陵,只因我这老头子顽固,不愿离滁州,后来听闻已退敌,原来是李记室救了滁州,也救了老朽。”

    李愚道:“严太守担心夫子与小馒头安危,当天就派程长史去见彭金了,所以救夫子和小馒头的是严太守,而非在下!”。

    钟夫子听李愚如此说,更加痛心,可一时间又想不出什么解救之法,坐在椅子上又急又气,小馒头贴心的上去帮着抚背顺气,道:“姥爷,别气坏了身子。”

    钟夫子看了小馒头一眼道:“在人前,要叫夫子!”,然而语气却比此前缓和许多,似乎还有一种祖孙之间才有的慈爱。

    “是,夫子”。这规矩做的,李愚,唐展顿觉小馒头这小子还有救。

    李愚跪拜道:“今日冒昧拜访,不意惹得夫子动气伤身,在下之罪也。”

    夫子忙将李愚扶起道:“这样的青年才俊,今日得遇,乃老夫之幸也,想想老夫这无用残躯,还要苟活于世,李记室年轻有为,却要大义赴死。于心不忍啊!”,随即,真情流露,老泪纵横起来。

    可把小馒头惊坏,不停的抚背,“夫子,莫动气,夫子,莫动气,这彭金什么鸟人,比我还霸道?要取大哥哥眼珠子,我让爹爹带二万铁甲兵攻入濠州,灭了他!”。

    唐展心里暗骂:“不是?他喵的,程昭序不是说金陵只有八千兵吗。”他这次当然选择相信小馒头。

    李愚道:“谢谢小馒头的好意!”。

    小馒头道:“你别误会啊,我只是怕芽儿姐姐伤心。”

    李愚微笑道;“彭金不易对付的,就算前几天损失了几千人,还有精兵三万,特别是麾下的两千铁骑,纵横驰突,单这二千铁骑,二万铁甲兵恐怕都不是敌手”。

    “那大哥哥必死无疑了?芽儿姐姐肯定还不知道吧!”,唐展心想,这小子情商是真不低。

    钟夫子愈显痛苦:“李记室如此处境,还能泰然自若,令人愈是痛心,只恨老夫无能,不能救你!”

    李愚道:“夫子何需自责,这都是我心甘情愿,只是有一心愿未了,斗胆想要相烦夫子您。”

    钟夫子道:“李记室有何心愿,尽管说来,只要老夫能力之内,定无推辞!”。

    李愚道:“我久闻金陵,南朝帝都,东南一线大城市,想去看看!”。

    钟夫子奇怪道:“就这?要老夫如何襄助?”

    李愚道:“我赴金陵,恐张大人不放行,烦夫子修书贤婿严太守,让严太守与张大人说明情况,以了在下最后的心愿!”。

    钟夫子道:“此事何难,老夫马上修书,等张大人应允你便可去金陵,了却最后的心愿。”

    李愚立即下拜:“夫子大德,小子恐无机会再报答,仅受李愚一拜”。

    钟夫子将李愚扶起,叹息道:“如此才俊,只可惜错生在了乱世,老夫无意揣度天意,只是始终不相信,天既赋你如此天姿,又何忍这么早让你殒命?”。

    又转向唐展道:“我观唐都头一身英雄气概,久闻你神勇绝伦,饮血刀能御煞气,有你结伴相护,或可逢凶化吉!”。

    唐展背后的饮血刀又“嗡嗡”作响起来,小馒头道:“刀又叫了!”,唐展曲膝下拜:“一人一刀,宁粉身挫骨,定不负夫子厚望。”

    钟夫子对小馒头道:“人生在世,就应该像李记室和唐都头这样,无论身处何地,当以义为先,肝胆相照,无愧于心,堂堂正正立足于天地间。夫子能教你的已经不多,你要向他们二人多学习。”

    小馒头似有所动容,朝李,唐二人郑重行礼,夫子露出满意的微笑。真不愧是“桃李淮南”,放现在,妥妥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