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炎汉三兴 » 第13章 信念

第13章 信念

    呵呵。

    吕布最近的心情其实不太好。

    他去找了蔡邕谈了一下给柏论取字的事,对方既没有拒绝,但是也没有和颜悦色地立刻表示这件事包在他身上了。他一问起来,这位高阳乡侯就如沐春风地喊他喝酒喝。

    于是吕布迷迷糊糊地就又喝下了一杯。

    宴席上蔡邕一直谈笑风生,他温和得甚至没让吕布感觉到不适与难堪。等他走出蔡邕府邸的时候,被夜里的凉风一吹,他猛地打了一个激灵,然后后知后觉地感受到不对劲。

    蔡邕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

    但是也可以换句话说。

    ——他完全被蔡邕给他敷衍过去了。

    这又让吕布感受到了大汉社会的残酷现实。不管他官居几品,这些清流总是看不起他他们这些并州边军的。难道门第和郡王就这样重要,重要的甚至能遮住他身上的功绩吗?

    ……

    ……

    柏论除了不通骑射之外,他还有一个致命弱点,而现在这个致命弱点在不经意间就暴露出来了。

    张辽一脸震惊地看向柏论。

    他完全不能理解,甚至之前他也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你怎么能不认字呢?”

    柏论:“……就家里没钱呗。”

    他实质上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三学生。如果不是神剑帮他点亮了剑术技能,他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讨饭呢。

    至于骑术和文字……

    【亲,我目前没有此项功能。请稍后再试呢!】

    这就是当时神剑为他的无理要求给的反馈。

    张辽捞捞脑壳:“可是我观郎君谈吐言词,可不像是不认字的人呀!”

    柏论有点心虚,“也许我能认一点字呢?”

    汉承秦制,因此最初汉朝的文字是小篆,也叫汉篆。而恰好就是东汉这一年间,汉篆渐渐没落,隶书开始登上舞台。根据隶书辨字还是很简单的,多多少少也能认点字。至于会不会写那就说不好了。

    不!

    张辽死也不肯认为是柏论家中不给他读书的缘故!

    他用着痛心疾首的语气,看着柏论一脸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必是郎君当初学字时三心二意,故而如今才会大字不识一个!”

    柏论和张辽对视一眼。

    然后又心虚地移开目光。

    难题既然已经产生,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解决难题。

    张教授跑回去跟吕院长高主任沟通了一下之后,于是并州高等大学府又连夜给柏论开了一门认字的课程。

    随后,源源不断的竹简被送到了柏论府上。

    当然不可能是学诗经,戍守边关的将军也没这样的风雅。更何况,整个军营里也找不出来一本诗经!

    柏论略有些期待地打开竹简一瞧。

    【王二狗,x营x伍,xx兵种。年xx,xx郡xx县人,家庭住址xxxxx,家中唯一老母。某年月日于潼关战死。应发抚恤三十钱。】

    “将军的意思,是要您把这些都抄写一遍。”

    啊——

    柏论立马眼前一黑。

    不行好困,要睡大觉了!

    他现在严重怀疑张辽这是把不想干的公务都丢给他了!

    柏论又随手翻了两卷,这些竹简上使用的文字也多是隶书,毕竟军营里要图一个省事方便,有那么多的士兵需要登记,谁又有那样的闲心去画那些象形文字呢?

    隶书笔画分明,一撇一捺都十分清晰。

    他有现代文字的基础,因此辨认起来还是十分简单的。

    但等涉及到一些生僻字的地名时,别说是用隶书了,就是转化成现代文字他也不一定认得。

    于是功曹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实习老师跪坐在柏论旁边,时不时地就告诉他那个字要怎么练。

    柏论废寝忘食地学习了一上午。

    文化+3,智力+2,口才+1……

    王凌匆匆带着两本好书过来了。

    这货还没放弃呢。

    他带着一本《诗经》,一本《孙子兵法》急匆匆地就赶了过来。

    他看着柏论废寝忘食的模样一愣,随即又痛心疾首地感叹,“郎君何必自苦,若要识字,我这里有好书!何必去抄写这些东西?”

    柏论:“……”

    你喵!

    他这才刚刚抄完啊!

    这怎么又来一个让他抄东西的!

    柏论颤颤地把那本据说是诗经的书接了过来,刚翻开看了一眼柏论就两眼一黑昏死过去了。

    小篆!

    看不懂思密达。

    学习小篆的起步可就比隶书难多了。

    隶书对于柏论来说那就是有手就行,但小篆柏论硬着头皮学了几天,才勉强学会写自己名字。而且也还歪七八扭的。

    面对这种情况,现在就要采访一下王凌了。

    喂!

    你到底是怎么记住这一堆形状长得莫名其妙的文字并且还能记得他们的含义的!

    ……柏论废寝忘食地学习了一下午的兵法。

    ……完全没能领会到其中的意思。

    智力+0。

    张辽有的时候忙完了就会来看看柏论。

    起初看到他认真刻苦的样子竟还有点诧异,“我还以为郎君会对张辽的决定有怨气。”

    怨气的确是有。

    他抄东西的时候怨气比半夜里的鬼还重。

    但是该学还得学。

    虽然想过去死,但是没想过要辍学呀!

    张辽颇为欣慰:“郎君若早些年有这样的决心和心志,现在也不至于如此费劲。”

    柏论一边记小篆一边回答张辽的话。

    “其实我以前是真的没机会学。”

    “当真?”

    “当真。我人都坐在这了,难道还有骗你的必要吗?”

    好吧。

    张辽没再说什么了。

    他跪坐在这里,安静地看着柏论在这里学习,时不时就喝口茶。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左右,等柏论学累了休息,张辽就开口好奇地问了,“郎君为何不愿入伍。”

    嗯……

    还没等柏论开口,张辽就继续说道,“还请郎君莫要骗我!”

    柏论抬起头来看向张辽,对上了一双真诚恳切的眼睛。

    他想了想,然后起身去把门窗都关上,又小心地检查了一下四周有没有人。

    他回来,沉默地开口,“我找不到我从戎的信念。”

    信念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比较玄妙的东西。

    他看着张辽的眼睛,继续说道,“当我加入一方军队,在战场对着素不相识的人举起屠刀的时候,我是在为谁而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