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都穿越到北宋了,谁还造反啊 » 第23章 开窑了!!!

第23章 开窑了!!!

    脚下的大地早就已经被武义几人翻耕了一遍又一遍。

    今天让那些娃娃来种土豆就是他们学习的第一课。

    “孩子们,”

    虽然武义也就十二岁,但是在这群娃娃面前可以做小霸王。

    毕竟就连他们的父母都听武义的话,更别说他们了!

    “这东西就叫土豆,看见这一块块上面的芽眼没?”

    “你们五个人一组,四个人负责挖穴,一个人负责埋,但是埋的那个要注意,芽眼一定要朝上。再拿土壤盖住并轻轻压实。”

    “能做到吗?”

    “能!”

    娃娃们很是有精神,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帮家里收割稻田那是基操。

    “动手吧!”

    武义挥挥手,孩童们也就开始动了!

    看着这一幕,武义庆幸还好这里没有未成年保护法,要不然武义第一个就要被抓。

    “武家大郎,”老族长看着娃娃们有规律的挖坑,埋种,很是赏心悦目,“这新物种真有你说的那么大产量?”

    武义不敢把话说死,毕竟他也是第一次种土豆,所以只是摇摇头。

    ‘果然!’

    老族长脸色瞬间有点黯然,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产量比稻田还高的食物呢?

    要知道,在南方,一亩田地,那也只能产两担到三担的稻谷。

    就这,那水稻还是上好的良田。

    想到武义也是为了种新粮食,老族长也只是默然,希望这叫土豆的新物种不要比稻田产量少,要不然但凡少了点粮食,就怕村民要多饿一顿。

    “最低亩产就算是八担吧!毕竟是新物种,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武义随意的说了句,他只能这样来保持期待感。

    “嗯,希望有八担吧!要不然...”似乎是耳朵出了问题,老族长觉得自己听错了,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连忙朝武义喊道,“等下,你刚刚...你刚刚是说亩产八担?”

    武义奇怪的看了眼老族长,“小子不是跟你说了嘛?”

    “是一亩地产量有八担?”

    “对啊!难道我没跟你说吗?”看到老族长一直发问,武义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青年痴呆了!

    “咚…”

    只见老族长一下子像没了力气一样瘫软在地。

    而老族长的儿子也傻傻呆立在那,没注意自己的老父亲。

    武义连忙上前扶起老族长,这老人可不能摔,一个不好就容易出事。

    老族长双眼通红的看着娃娃们种土豆,嘴里喃喃自语,“若是真的,那可是天佑之。”

    “贤侄,这可要好好种啊!”

    不等武义反应,老族长就跑到那些娃娃面前耳提面命,

    “好好的放,别弄坏了!”

    “别压那么紧。”

    “...”

    看着这,武义朝一旁尴尬的武云翔笑道,“族长还是很有动力啊!”

    这一幕就很像现代的那些退休老人家,坐个公交车要年轻人让座,等去超市抢免费鸡蛋,那一个个生龙活虎的。

    “这样也好,有活力,才有动力啊!”

    武义满足的伸了个懒腰,因为这几天下雨产生的阴郁心情一下子一扫而空。

    风,轻轻的吹。

    田地里娃娃的欢声笑语。

    远处随风摇摆的柳树。

    一切都显得勃勃生机。

    。。

    古人是很有智慧的。

    烧青砖需要把温度控制在900-1100度,那么怎么烧呢?

    光是用柴火烧肯定是不够的。

    用优质煤,煤粒和煤粉混合。

    由鼓风机自下而上提供氧气并扬起煤粉达到瞬间充分燃烧,温度就会上千度。

    因为是第一炉,武义不敢烧多,拿了五百块青砖胚先练练手。

    武义望着土窑上面因为烧火冒起来的白烟,只能耐心的等待着。

    土窑的做法好做,但是砖烧不烧得好,只能凭借经验。

    而这一烧就要7天到半个月的时间。

    只是整个村里没有人懂,所以武义也不敢大意,他跟几个村民日以夜继的在这待着。

    村民是武义选的脑子比较灵活的,因为他们会思考,会有想法。

    “加水!”

    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

    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O)则呈青色,即青砖。

    武义估算了下时间,连忙招呼村民给窑里加水。

    这加水还不是加这么一次,是要分好几次加进去的。

    “应该能成功吧?!”

    看着村民缓缓加水进去,武义不由得喃喃自语。

    当土窑逐渐冷却了以后,武义这才准备打开窑门。

    今天天气很不错,微风徐徐。

    因为今天是第一次开窑,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对武家村来说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

    当武义带着大伙来到土窑的时候,老族长已经到了!

    不仅仅是老族长,非员工的村民们据说今天是开窑的日子,不管忙不忙的都跑来了!

    “武家大郎来了!”

    有眼尖的村民看见了武义,连忙高声喊了起来。

    自从武义开了窑以后,他在村里人的地位是直线上升。

    尤其是他即将是村民们孩子的教习先生。

    武义这么多身份,使得村里的人对他是莫名的尊敬。

    “大郎!”

    “贤侄!”

    “...”

    认识或不认识的都热情的喊着武义,这让武义是没想到的。

    武义朝四周拱拱手,硬着头皮走向高处。

    这么多人围着武义,让武义感觉自己像猴子一样。

    来到老族长身边武义轻声问道,“老族长,这是什么情况?”

    “村里难得有这么热闹的事,而且都是你引起的,这不,今天开窑,都来观看了!”老族长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看着这生机勃勃的一幕,忍不住笑道。

    看着都是面露喜色的村民,武义也是不由得被其影响。

    “那小子就开始了?!!”

    “开始吧!老朽也很期待。”

    “开—窑—了!”

    武义朝狗子点点头。

    狗子拿出锣敲了起来,大声喊道。

    “开窑了!”

    最先听到狗子声音的村民也是开嗓呐喊了起来,

    “开窑了!!!”

    后面的村民也是有样学样,

    “开窑了!!!”

    一声高过一声。

    逐渐形成了浪潮。

    似乎要震碎这片天地。

    只见几个领头的村民把土窑的木门缓缓打开,一阵青烟从土窑里面飘了出来。

    待青烟散去,众人伸长了脖子看向土窑的入口。

    众人皆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