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孤星情缘 » 第13章

第13章

    辩论会上巧相逢

    大三下学期开始,班里再也不出现马丽娟的倩影;我再也听不到她银铃般的笑声;再也看不到她妩媚的笑脸与迷人的眼神。

    我开始有点不习惯,有些怅然若失。往日被同学们看作我行我素、潇洒自如的我,现在变得心事重重,沉默寡言。

    忘记她,昨日的记忆已成旧相片,留恋再没意义,把握好今日才是关键,明日还会出现新的机缘。

    我逐渐恢复自信,重新调整目标,将全副精力放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上。一个学期很快又成过去,面临的又将是一个漫长的“全新暑假”——前面可能出现新的挑战与机遇。

    八月份,我作为本校辩论队一名成员,参加了同Z大合办的辩论会。该辩论会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辩论能手,促进双方的学术交流及建立友好关系。

    辩论会在Z大举行,辩题是:“保持清醒”(正方)与“难得糊涂”(反方)。

    Z大和本校辩论队的队员分别作为正反两方,即是“清醒一派”和“糊涂一族”的较量。双方队员各有五名,其中领队各一名。

    辩论一开始双方便各抒已见,针锋相对。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场面一度热火朝天。

    我作为反方最后一个上台发言。对方辩手是一位女生,她剪着一头清爽的短发,中等身村,人长得端庄、秀丽。一站上台来,她首先便给人一种英姿飒爽、能言善辩的感觉。

    首先是正方发言,只见她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保持清醒是一种积极的、认真负责的人生状态。人生好比一次长途旅行,沿途有满道鲜花也遍布陷阱,还有种种意料不到的危险和诱惑,随时会令我们误入歧途……因此,只有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及时发现前面出现的问题,我们才不致于迷失方向,甚至掉进无底深渊……”

    周围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她微笑着向人们致谢,始终镇定自如。

    “好样的,还真有两下子!”我不由暗暗佩服。

    接着是反方阐述自己的观点。我站直身子,不卑不亢地道:“糊涂乍听起来是个贬义词,但其中含有深刻的寓意,一般人难以理解,惟有心胸豁达、大智若愚者才能洞明其中的奥秘。表面糊涂并不代表内心糊涂;在大是大非面前糊涂固然不可取,但在生活小节、鸡毛蒜皮的琐事上故作糊涂,不予计较,一笑置之,也未尝不可,而且因此会少一些气急败坏,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麻烦……所以,聪明者的糊涂十分难得,它是一种看似消极、实则豁达的生活态度。”

    我的发言同样赢得了不少掌声,最后双方的“舌战”开始了——

    她坚持清醒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作用,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鲁迅先生在旧中国始终保持着清醒,他看到国难当头,民众却麻木不仁,便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代枪唤醒麻木的国民起来反抗;同时她又指出糊涂者缺乏社会良知与责任感,只会随波逐流,甚至死到临头了还不知怎么回事……

    我反驳她说,时刻“清醒”着岂不很累?为了使自己不致于掉入繁琐事务中而不能自拔,我们需要适时适度的“糊涂”,由原来的生活圈子里抽身出来,不因过于计较小节而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这种“糊涂”并非真糊涂,而是大智大勇,是激流勇退,为下次的搏击积蓄能量。相反,在琐事上保持着“清醒”反而是一种负累,一种不必要的精力上的浪费……同时我道出“难得糊涂”的来历:据说郑板桥由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封建官场中退身而出,深入民间与民同乐,在书房里留下了至今仍被世人传颂的这四个字,它不愧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和方法。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谁也驳不倒谁。

    就在我俩“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主持人出来主持公道:双方的观点都很有道理,今天算打个平手吧,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较量,我们要以辩证法中‘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问题,而不能以偏概全。当然,你们都是站在辩方的立场上为各自的观点辩论,这一点不可否认。本次辩论会的目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今天各位辩手的表现都相当出色,辩论过程十分精彩,本次辩论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