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散仙白曜 » 第三十九章养在深闺人未识

第三十九章养在深闺人未识

    关宁骑着马,望着天上飞来飞去的遁光羡慕不已。

    曾经她也是骑着葫芦满天飞的,可……

    唉……

    一言难尽啊!!!

    回头看了眼同样骑着枣黄马,低头看书的白曜,关宁拉着缰绳在前带路,沿着驰道慢慢行走。

    储物袋被收走,钱财也是一分没有,浑身上下除了一件法器偃月刀,一张弓外,再无他物,干净的令人发指。

    要不是怕关宁一个人出了意外,没法及时出手,白曜甚至都想待在秘境里不出来。

    夜幕降临。

    经过三年教书匠的摧残,关宁已经能够独自搭建帐篷,成功点燃篝火,甚至有一手不俗的厨艺。

    唯一欠缺的就是警戒心不够。

    荒郊野外的,看个女妖可怜兮兮的,都能掏心窝子,白曜实在不想多说什么了。

    也许这就是她的劫难。

    《太上感应篇》曰: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积累功德消除孽障这种事,别人能帮助的不多。

    大不了,通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方式,还了这因果。

    毕竟,谁家还没几个道童呢!

    见关宁被女妖凄惨身世说的泪眼婆娑,白曜实在看不下去了,转身进了帐篷。

    第二天。

    关宁骑着马,带着女妖在前赶路。

    白曜更是无所谓,权当给关宁在路上找个伴,解闷了。

    “姐姐,你表哥是不是不喜欢我?从昨天到现在,都没跟我说过一句话。”

    “他就那样,闷葫芦一个,一个月不说话都是常有的事,跟你没关系。”

    “那就好,我还以为他嫌弃我是个妖怪呢。”

    “不会呀,其实他人很好的。”

    “嗯嗯,过了前面的山头,就到我家了,到时候姐姐你一定要住几天,我好久没遇到聊的这么开心的人了。”

    关宁搂着怀里的小小只,笑道:“好啊,你不说家里姐妹多吗?正好,我也喜欢人多热闹的人家,住几天不会打搅你们吧。”

    “不会的,婆婆也很随和,很欢迎外人来访,家里房舍也多,住几天完全没事的。”

    刚过山间弯路,就看到前面山谷炊烟袅袅,薄雾间形形绰绰,人声鼎沸的样子,很是热闹。

    来到近处,就看到茂密的树林里,多出一间庙宇,看风格有点像珈蓝寺。

    门口落马石柱还拴着数十匹骡马,一众行商正在整理行装,看样子准备上路。

    深山之中有一珈蓝寺,群妖居住,还有行商落脚,端的神异。

    遥遥一看,佛塔灵光四溢,居然还有舍利供奉;金堂檀香环绕,佛像威严;讲堂佛经声音响彻寺院,余音袅袅。

    院落里,众多善男子善女人双手合十,静跪参拜;比丘比丘尼分列两侧,口称南无释迦,宝相庄严。

    在确定这是一间气派的佛寺,而不是幻术,更没有蝇头苟且之事,白曜也收起散漫心思,郑重起来。

    一介妖修,都能把这佛寺经营的宝相庄严,香火鼎盛,他那个诺大的秘境只有四个黄巾力士在维护药田,实在有些浪费了。

    走进食堂,刚一落座就看到一位修为比拟筑基境的和尚带着数十位相当于练气期的受戒僧走进来,次第落座,口念往生经。

    白曜就在对面坐着,细细观察。

    全都是人,没一个妖怪。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方圆几百里没有任何村落,这佛寺哪来的这么多凡人信众,信徒,弟子,修行者。

    可口的斋菜下肚,更加疑惑了。

    手艺好得很,不比一般酒楼大厨的差。

    想到这,白曜看了眼大口闷饭的小妖,没心没肺的关宁,觉得这日子过的没什么不好的。

    佛门本就发展信徒,布施天下,聚拢信仰,积攒功德,大发宏愿,得证果位。

    至少比一门三五人,浪迹天涯,居无定所的好。

    看这小妖的样子,在这珈蓝寺里算是个熟人,虽没什修为,却也门清,一看就待了不断时间。

    吃了斋饭,一路过廊穿桥,直至走出寺院,沿着小路走到一处篱笆小院,才停下脚步。

    “这就是我家。”

    看着关宁被小妖牵着走进院子,白曜却叹了口气。

    原来是个修习佛法的红尾雉鸡精,难怪能在这里安然修行。

    可白曜坐在院里,看着周围十多个鸡鸭成精的小孩叽叽喳喳的围着他转圈,头都大了。

    没过一会,又来了挑担的马妖,提桶的猴子,背包的猢狲,脏兮兮的野猪,霸道的山君,撩骚的狐狸等等之类的妖怪,只把院子围的水泄不通。

    妖魔鬼怪,粉墨登场。

    乱糟糟的山野,衬着远处寺院的安详。

    白曜坐在篝火晚会的角落里,望着垂垂老矣,渡过两次雷劫的红尾雉鸡,化为老妪坐在高处,大笑着。

    若非一身正宗佛门法力护身,还真就是个占山为王的大妖怪。

    关宁已经喝高了,正拿着偃月刀,月下起舞,凌厉的刀光看的一众小妖亢奋不已,就算被刀气所伤,也毫不在意,更加兴奋。

    角力,拼酒,对诗,高歌,……

    一轮轮下来,生性淡然的白曜都看的直摇头。

    关宁却后劲上来,参加一轮又一轮,勾肩搭背,好不快活。

    随着东方天际泛白,一声鸡鸣报晓,众人拖着疲惫的身躯,意犹未尽的离开,只留下一片狼藉的院落。

    原本住在这里的小妖们,也被那只红尾雉鸡卷走,藏去深山。

    独留白曜关宁两人。

    随后,昏沉沉睡去的关宁,被白曜扔到马背上,也离开这里。

    晌午十分,关宁悠悠醒来,宿醉一夜,又吐了一路,即便是修为在身,浑身依旧疼痛难耐。

    “师父,为什么要修道成仙?”

    “怎么这么问?喝傻了吗?”

    “没有,只是觉得修仙一路枯燥乏味,远不如凡人一世逍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修仙。”

    白曜瞥了眼出神的关宁,一副老父亲看逆子的模样,“你我只有师徒之名,并无师徒之实,随时可以出师离去。

    况且你还有一个要求在我这里,我也可以把你先祖遗物还你。

    你既然有此疑虑,不如自己去看看这世界,跟着我总会一叶障目。”

    关宁没有再开口,遥遥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浑身散发着幽怨的意味。

    白曜面无表情的盯着关宁,双眼满是冷漠。

    大袖一挥,收缴关宁的物品出现在地上,整个人直接御风离开,毫不留恋。

    关宁也没有哭喊,泪水却止不住的流。

    “……

    使六丁神女谒,閈子精路可长活,正室之中神所居,洗心自治无敢污。

    历观五藏视节度,六府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物有自然事不烦。

    垂拱无为心自安,虚无之居在廉间,寂寞旷然口不言,恬淡无为游德园。”

    忽有歌声自远处而来,声音渐渐清晰,却是一个清灰道袍的男子,背着剑,手握一卷经文,徐行中念诵歌诀,朗朗而来。

    他远远见到关宁独自坐在山间小路上哭泣,身旁只有一匹马,连忙收起经书,快步走上前去。

    “姑娘,何事在此哭泣?”

    关宁抬头,见到面目狰狞的男子一脸关怀,急奔而来,哭的更大声了。

    云端。

    白曜望着关宁身旁手足无措的丑陋男子,直摇头。

    把琅琊秘境的出入口依旧挂在关宁脑后泥丸宫一旁的发丝上,驾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