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成了剑门关 » 第七章 糜竺

第七章 糜竺

    ‘这是糜竺?’

    自从有了足够的供奉香火之后,王大龙一直都没沉睡。

    虽然这剑阁脚下现在只有兵营,但是人间烟火,总是百看不厌。

    他此前实在是已经沉睡了太久,也无聊了太久,对他来说,以一个类似于偷窥者的视角去看着山脚下的兵营中,兵卒们的吃喝拉撒,生活细节,本身这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反正只是看,只是醒着,对神力的消耗并不算大,也算是一种消遣。

    却见那糜竺,艰难的拄着拐杖,半行半爬,一副十分狼狈的上山,几乎是走不了几步就要气喘吁吁地停下来歇一歇。

    看得出他为了爬山分明已经是玩命了。

    毕竟此时的剑门关与两千年后的剑门关大不相同,连栈道都没有,攀爬绝非易事,而糜竺的身体看起来则是十分的糟糕,一副土埋脖子一般的气色。

    走路可能都虚,更何况是爬山了。

    然而他非但坚持自己爬,不用人搀扶。

    诸葛亮也没安排人抬他,而是一脸要哭哭不出的神情,跟在这糜竺的身后,看着跟死了家人似的,却是亦步亦趋。

    好一会儿,王大龙见那糜竺爬山爬得实在勉强,却是索性幻化出了人形显灵,以上辈子死前的老头形象突然出现在了糜竺身侧。

    好奇地问道:“你是来上山祭拜我的,还是上山自杀的?身体这般的差,死半路上算谁的?”

    这形象,与诸葛亮大梦中见到的形象一样,见状,自然是连忙跪拜,糜竺见状,却更是激动无比,甚至是老泪纵横。

    “尊……尊神啊~!”

    说完腿一软跪在地上,却是噗得一口血水喷出,整个人干脆利索的晕了过去。

    “子仲!子仲啊~!”

    王大龙:“卧槽?啥情况啊,诸葛亮,你们……你们碰瓷呢?”

    诸葛亮连忙道:“尊神明察,子仲兄确实是一片赤诚,用心甚坚,听闻尊神有灵之后,吾国主本欲亲往祭祀,然而子仲兄却是将吾主拦了下来。”

    “哦?这是为何?我听说你们季汉之内,是政出相府,祭由天子,怎么,连这祭祀之事,刘禅也不亲自做了么?”

    诸葛亮连忙回答:“尊神说笑,自然非是如此,尊神乃是真神,吾大汉上下,岂敢有半点怠慢?只是吾主若是如此便亲临,实是怕怠慢了尊神。”

    “故而,吾主决定,出祭之前,要先斋戒三月,祭祀之行,亦需带领满朝文武,邀请四夷遣使随行,行祭天之大礼,不敢有半分怠慢。”

    “而在此之前,自当重修成都至此地之道路,更要为尊神在此立下庙宇,修缮神像,营建山门,而此事,已全权交由子仲兄了。”

    王大龙这般一听,自然也觉得开心,很显然这是大祭,刘禅分明是要把这剑门关首祭当泰山封禅的规格去弄了,是要举国之力的。

    这般的大祭,自然会对自己的神力积蓄大有好处,况且广元偏僻,人烟稀少,提供不了多少香火之力,若要吃饱喝足,自然还是要指望成都及其周边显贵。

    如此大规模国祭之后,自己倒是也不用在担心自己的香火不旺了。

    况且听着意思他们还要重新修一下成都到广元的官道?那老百姓祭祀岂不就更方便了么?

    一想到,日后延绵不绝的香火祭祀,即使只是化形幻象,王大龙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好爽的笑意。

    不得不说,这蜀汉政权的这些人虽然有着诸多问题,然而办事却是真痛快,处处透着一股草莽英雄草台班子,却又很讲哥们义气的感觉。

    颇为不好意思地傲娇道:“你们做事倒是利索,整得我还怪不好意思的,你们家的情况我也了解一点,连年征战再加上夷陵大火,本就薄弱的家底怕不是都要空了,如此大动干戈的祭祀于我,怪浪费钱的。”

    “其实没必要这么急,修路修庙之事,等你治几年蜀,稍微缓过来一点,国库有余之后再说也不晚,创业期么,还是要将钱粮尽量花在刀刃上不是?”

    诸葛亮:“尊神此言差矣,为尊神修庙,本就是我季汉最重要之事,如何就不是刀刃呢?只是尊神所言甚是,如今国库却已空虚,修路修庙,也确实是略有靡费。”

    “所以这修庙,修路之钱财,确非朝廷所出,乃是子仲兄散尽家财所为之,庙宇修成之后,子仲兄也将永留神庙,一世甘做尊神下奴。”

    “花的是糜竺的私产?”

    “正是。”

    闻言,王大龙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愈发的开心了,因为很明显这糜竺是要散尽家财了,而这糜竺的家财,恐怕还真不见得比整个蜀汉的国库来得少。

    这糜家本就是徐州豪富,天下一等一的富商巨贾,因雪中送炭全力资助刘备而在蜀汉集团占有原始股,要知道至少在白帝城托孤之前,糜竺的地位官职都是要排在诸葛亮的前面的,他才是蜀汉真正的二号人物,多年经营下,这份家业必然已到了极大的地步。

    稍微一琢磨,就能想得通这糜竺为啥要这么做,道:“他是为了糜芳之事,有意退出朝堂,并以此来进行赔罪吧。”

    诸葛亮点头。

    毕竟现在的蜀汉之所以会混成这个惨样,罪魁祸首还真就是因为他弟弟糜芳,里应外合勾结了东吴偷了江陵城,害死了关羽,夺了荆州,又因此才有了夷陵之战。

    糜芳这王八蛋是真坑哥啊,愣是把糜竺这个原本地位尤在诸葛亮之上的蜀汉二号人物给整得没脸出门了。

    你说这事儿跟他有关系吧,自始至终犯错误的都是他弟弟糜芳确实不是他,可你说跟他没关系吧,若非看在他的面子上,糜芳又怎么会被如此信赖重用?

    这就很尴尬了,以至于自从关羽死后,糜芳整日避不见人,很快就一病不起,眼看就要自己个儿病死了。

    如果不出意外,恐怕用不了多久,糜竺就该憋屈吧唧的这么离开人世的。

    而现在突然听说剑阁山神显灵,听诸葛亮的意思又确实是能够对他们季汉有所帮助。

    立刻,糜竺就敏锐意识到这是他这个当哥的给糜芳赎罪的机会,当天就坚持着从病床上爬下来,急急忙忙的就卖掉了家中家产,第一时间快马赶来。

    而修庙这个事儿,他做还真合适。毕竟如今的蜀汉太疲敝了,花大价钱搞祭祀的话难免下边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会说闲话,有意见。

    这糜竺地位够高,身上又没啥正在负责的政务,又确实是既有钱,家里又有人,花自己的私人钱财做这种事情既合理,又方便。

    王大龙自然也不吝做个顺水人情,笑着道:“难得子仲有此诚心,我这小庙建成之后,便让他做个主持,负责庙中事物吧。”

    诸葛亮:“子仲兄……如今身体实是差了一些,不知尊神……可有办法能帮帮他么?”

    王大龙闻言撇了撇嘴,道:“我只是山神又不是寿星,给人延寿这种事,太高端了,我可没那本事,况且心病还需心药医,他若是心里的槛过不去,谁也帮不了他。”

    说罢,王大龙看着糜竺面如金纸的脸色,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道:“不过,看在钱的份上,我也帮他一把,能不能重新振作,却是要看他自己了。”

    说罢,却是手掐法决,入了这已经昏迷不醒的糜竺的梦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