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 第五十一章 建州左卫

第五十一章 建州左卫

    回到家中,张信就要计划离开回日本了,中途去一下建州。

    这时候夏英找了过来:如果张信哥哥不打算取我,就请把我的名帖还回来吧。我也不小了,要嫁人了。

    看着这个如花似玉,且身材火爆的小丫头,张信哪里舍得放走

    于是说:你收拾收拾跟我去日本吧,我娶你做我的侧室。

    夏英:张信哥哥能否允我带家人一起。

    张信:行吧,到时候你跟张和还有一些人坐船去日本吧,我让千代护着你。

    夏英:多谢张信哥哥成全。

    张信准备去建州,老爹张溶第一个反对,那边可不是什么正常人能去的地方,连大明官军也只会去赫图阿拉,其他地方基本不敢去。不过张信还是不信邪,最少要去赫图阿拉见见塔克世看看这人能不能用,不能用赶紧找个人换了他。

    没办法,张溶第二天就点起兵马要巡边,他这个蓟辽总督第一次去辽东巡边,要知道从北京走到辽阳就要1200多里,走一个多月,而去赫图阿拉,你又得走一个月(这还是安全的情况下),所以张信这样的操作顿时震碎了张溶的三观,不过好在最后父子谈妥了,让三卫的指挥使去辽阳会面。

    不过张信可不会去走路,直接塘沽上船,盖州卫(营口)下船只花了10天就到了辽阳,而张溶也被迫跟着他一起坐船过来。这时候的辽阳还是重镇,是弹压蒙古、女真的前线,这边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军户,全城边塞气息很重。

    城里张信刚一进去就发现基本每一家都有兵器,很多长短兵器直接摆到了外面,貌似是要随时出去干仗一样。张溶带着一行人直接去往府衙,建州三卫的人都已经等候四五天了。

    守备彭文珠听说张溶来了,赶紧带人来到门口迎接

    彭文珠:公爷,您怎么来了也不提早打个招呼。

    张溶:我带我儿子过来看看,建州三卫的人都来了吗。

    彭文珠:也就左卫的人到齐,其他的来了几个而已。

    张溶:这么不给面子。王杲那小子肯定也没来。

    彭文珠:是的是的。

    这时候彭文珠看了看张信说:公爷,这是哪位小公爷,我怎么没见过。

    张溶:他啊,日本征夷大将军张信,我长子。

    彭文珠一听赶紧跪下:末将彭文珠拜见大将军。

    张信:哟,很懂事嘛。

    彭文珠:比嘘。。。。的,你是一国藩王,暂不能没有礼数。

    张信一听明白了,估计他们还以为日本是将军当老大,不过也不揭穿。

    来到府衙,就看几个满洲打扮的人走了进来,他们就表现的很客气。

    “建州左卫指挥使爱新觉罗觉昌安携带子礼敦、额尔衮、斋堪、塔克世、塔察篇古见过总督张大人。”

    张信一听哟野猪皮爷爷和亲爹啊。不过这态度对朝廷貌似还很恭敬啊。

    张溶:觉昌安头领请坐,今天是叫建州三卫过来,看来只有你一家过来啊。

    觉昌安:不是我说其他家坏话,建州卫、建州右卫嚣张惯了,我们左卫也不堪其扰,若不是没什么地方去的,我们早就跟蒙古人一样搬走了。

    张信:那我这里有个地方挺适合你们的,其实和这边差不多,附近只有一些土著部落是蒙古人的后裔愿不愿意去。

    觉昌安:大明还有这种地方,这是哪里?

    张信:永明卫,现在叫海参崴府

    觉昌安:海参崴。。。海边的小渔村,看来此地靠海啊。

    张信:不错,但现在并了双城卫,大小也有辽东这么大,但人口最多十来万人。你们搬过去了,可以充实人口,也不用担心和其他人相争

    觉昌安最后只问了2个问题:

    1、建州左卫过去干嘛?

    2、给什么待遇

    这两个问题张信直接一个答案回答:以建州左卫为主建立海参崴府的卫所和水军。觉昌安的儿子派2个过来作为张信的近侍,如果还有女儿可以指婚给自己重要大臣。觉昌安这边好好整理一下部落,回头会有船到盖州接他们。

    觉昌安听完后直接让自己的大儿子礼敦、四儿子塔可世带50个部落勇士伴随张信身边,只是自己家族都是男子,没有女儿。

    塔克世:我阿玛已经说了,建州三卫都是主子的了,而且建州左卫要帮主子去看守一块领地,这是无上荣耀,阿玛想说让我提早跟着主子学学规矩,于是我就带了部落里最好的一批勇士过来。

    张信:很好,以后你们就是我的羽林郎,先听从明智秀满的调遣吧,现在我们去盖州坐船,回日本了

    辽阳到盖州也就200来里,快的话两天就到,慢的也就3天。

    只不过张信刚走了一天就觉得眼皮在跳,第二天开始就已经偷偷在衣服里穿上了锁子甲加外面的棉甲,而士兵们也要求着最少穿一层甲行军,这渐渐让队伍的行军速度变慢。

    可第二天没走多久,就遇到一群难民,张信让人找来一个一问:军爷快跑吧,王杲造反了,东州已经破了,彭守备正带兵在前面阻挡,但赶紧撑不了多久。

    张信现在手上也就1500人,但只有500步兵,其他都是火枪兵和重甲兵,王杲那边既然造反怎么也有几千人

    塔克世:主子不好,那边有人过来。。。

    远远的张信就发现不远处漫山遍野的骑兵奔袭过来。。。

    张信现在侍卫首领佟佳能:骑兵跟我来,步兵把把马车围城圈,佐佐成政守卫车城

    命令一出来,伴随张信军队的四十多辆四轮马车马车围城了圈,马靠里,而马车与马车直接则是长枪兵或藤牌兵填充。

    一切安排好后,突然马车车厢靠里的一边放下,靠外的一边则是打开了5个射击口,火枪兵和弩兵立马在射击口架设起来。(胡斯马车战术)

    圈内张信坐在中间一辆马车内,车顶则是由多个车板盖着。

    车阵外围,佟佳能喊道:女真人跟着骑兵队伍,能放箭就绝不近战,把敌军往车阵那边去引,之后打反击。

    于是乎王杲的人看着一伙明军骑兵在自己百步外突然转弯回去,但箭雨、火枪弹纷纷射了过来,这时候的女真人还没有吸收蒙古各部,骑兵比例也就2-3成,剩下多数为弓步兵,可他们的弓还没到射程,就被明军骑兵射了一轮。。

    好不容易勾到近前,他们的弓箭全都插到了骑兵棉甲上,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随着敌军被引到车阵附近,立刻被射过来的火器打死不少。但也会随着两军拉近,敌军的弓箭开始抛射车阵中。

    可车阵内已经沿着马车搭起了车板,阻挡了所有弓箭,仅有部分箭支射入了车板的空隙

    但车阵内的火枪、弩箭不断地射击,让外面没有什么防护的弓步兵被打死打伤已经千余人,即使王杲派了盾兵过来,却阻挡不了车阵中的重火枪射击,甚至有火枪打穿一个盾兵后再次打穿后面一个盾兵的盾牌,再射入盾兵身体内。

    战斗间隙塔克世发现了敌方的主帅位置:将军,那边好像是王杲。

    佟佳能:果然是这个狗日的,他不知道但凡袭击过我的都没有什么好日子吗?跟我冲过去

    远远看着战斗的王杲发现明军骑兵朝自己这边过来,自己的士兵根本无法阻挡这伙骑兵,甚至遇到自己的步兵时候都直接冲过去。。。

    王杲见情况不妙,立刻召回部众准备突围,但远远的发现张溶的大军前面压着一堆老人孩子。原来王杲一造反,还没回去京城的张溶直接带兵抄了他老家。

    眼看自己被包围了

    塔克世拍马过去过去:王杲,快点下马投降,不然就灭了你的部族,一个不留。

    见王杲还在犹豫,塔克世一箭过去射死了他身边一个甲士。。。

    塔克世:还不投降,那就开始杀你的子女了。。。

    说着塔克世前往张溶军中抓了一个女孩就来到王杲大军前:阿古(王杲),这是你女儿额穆齐吧,你不投降我就杀了他。

    王杲是女儿奴,看情况连忙下马跪着投降,一下子辽东卫的官兵围了上来把他们给缴械了。

    张溶这时候才跑过来问张信怎么处置,张溶:王杲这人野心太大,找人处理了吧

    张溶:杀了他不利于管理,还是把建州三卫分散管理吧。我带走左卫了,你可以把右卫送到什么甘肃去

    这次战斗张信的部队伤了一百多人,却没死一人,张信让人照顾好伤病,重整队伍后去往盖州卫。盖州这边水军已经补给完成,张信又在这里停留了两天让伤兵治疗同时也给士兵们准备一些防止晕船的药物。

    第三天张信重新出发,走的是第一次去日本那条线路,只是这次不去仁川,而是直接去平户了。

    回到日本那边

    本该发生的毛利家和大内家的战争拖后了一年发生。虽然结局还是毛利家赢了,但是过程却更加激烈。

    就在日本派遣军离开日本几个月后的8月,毛利和大友家合作对付大内家的消息不胫而走,为了先发制人,陶晴贤亲帅大军三万,决定先讨伐毛利,于是与大内家另一个势力家臣吉见正赖媾和,派家臣宫川房长率兵3,000先行,途中与甲田丹后守及周防山代的一揆势4,000兵合流,

    8月4日于折敷畑山(可监视樱尾城)布阵,兵力合计7,000人。

    同时,毛利军的肉户隆家、福原贞俊也派兵侦察宫川势,却误以为敌军由陶晴贤亲自领军,获报的元就决定奇袭敌军、将之歼灭。

    4日夜,毛利全军3,000人自樱尾城出阵,由元就与隆元自折敷畑山东方、次男吉川元春自北方自南方,而肉户・福原势自敌军背后(西方)进攻。

    元就原本规划隔天早上进行奇袭,但恰好宫川势也打算采取奇袭,派兵潜入毛利阵地,不幸行军途中惊扰萤火虫,造成行踪曝光被毛利方察觉,于是肉户・福原立刻展开突击,遭到包围、突击的宫川势约750人遭到讨取,宫川房长在逃走途中自杀身亡。

    在折敷畑合战并没有影响陶晴贤大军,他指挥主力直扑严岛。当时,元就当时手上兵马不过四千而已,如果正面与敌冲突,必败无疑。

    于是,元就开始计划奇袭的妙策,布置陷阱,等待陶氏上钩。他命令宫尾的中村二郎左卫门做好笼城准备,派已斐丰后和新里宫内少辅五百兵往援。宫尾筑城已经完成了,可是对外却宣称失败,同时,毛利氏的宿老桂元澄还施反间计暗通陶晴贤。通过这种种策略,促使陶的大军立刻严岛出阵,踏入早已布设好的陷阱……

    8月21日,陶军两万余,乘坐五百艘战船,从周防的室木浜驶向严岛,翌22日晨于严岛大元浦登陆。陶军的先阵是三浦房清,上陆后进驻距离宫尾城很近的塔之冈,利用神社布下本阵。第二阵布置在钟撞堂山和大圣院、十王堂附近,第三阵为晴贤本阵,布设在弥山、驹之林的山岳地带。

    已将本阵由吉田郡山移往佐东银山的毛利元就,得知陶军已登严岛,不由高呼快哉,立刻下令由肉戸隆家留守郡山,而亲帅嫡男隆元、元春等诸军

    8月24日从银山城出发。于路,熊谷、平贺、天野等安艺诸国人领主纷纷前来会合,军势增加到三千五百。

    毛利军行至草津地方,石见银山处派了212众大林宽人带了500人支援

    陶和毛利,双方陆军比为一比五,但是水军比却没有那样悬殊。毛利的直属水军儿玉就方部、张信水军部分,总计船支一百二十艘。此外,还要加上已与沼田众谈妥,作为助势的因岛村上水军,总舰数达到敌方的半数以上。

    此时,宫尾城下的激战,已经到了最紧要关头。城兵英勇奋战,数次打退陶氏优势兵力的进攻。但是,终究兵力太过悬殊,落城只是时间问题。

    8月26日,元就于草津增派大将熊谷信直前往增援宫尾,城兵得讯,士气再振。

    然而实际上,宫尾城只是钓鱼的饵食,元就真正的目的是奇袭晴贤本阵,一举将其击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用优势的水军,封锁严岛海域。元就寄希望来补充水军力的,乃是因岛村上势的同族能岛和来岛两村上氏。此两村上氏的水军力非常强大,称为“冲家水军”。元就虽然早就派乃美宗胜前往恳请来岛通康援助,但是冲家水军答复含糊,向背不明。

    8月26日,元就传信给大林宽人:速命张信水军前来草津冲参战——战局不可再拖,他此时已经舍弃对冲家海贼众前来助势的希望了。

    8月28日,元就将本阵移往地御前和火立山一线,派遣张信水军和川内众增援宫内城。当晚,突然三百艘打着白底“上”文字旗印的战船,顺潮北上,出现在宫尾城附近海域。曙光笼罩在毛利氏的头顶……

    来岛通康只答应乃美宗胜一日的助势:“只有一天,战满一日我们就要从宫岛离开。”还记得KOEI的《毛利元就_三箭之誓》吗?不了解历史的朋友,往往贪多,向来岛要求三日助势,结果当然是被彻底拒绝。

    8月30日,元就本阵进至火立山附近的海岸边,。在渡海前往严岛的时候,正逢暴风雨大作,元就命令:“仅我本船点火为记,各船跟进,喊声和橹拍子等一概禁止!”他还激励士气说:“暴风雨乃是上天加护,趁着敌人疏忽之机一气将之击破,不要放一人逃走!”

    夜间戌亥之交,元就冲破逆风,在包之浦登陆,亥时,全军都登上了严岛。元就准备在第二日天明前,翻越博弈尾峰,直袭陶的前军本阵塔之冈。

    9月1日,元就本阵已经在博弈峰顶待机,瞄准了塔之冈敌阵的右侧背面。毛利隆元统帅主力军,先阵是吉川元春。二番是小早川隆景率领的水军势,从宫岛冲的大野和玖波方面迂回,与宫尾城的守兵合势,冲击陶的本阵。三番队由能岛的村上武吉指挥,以所有冲家水军兵力警戒海面,击破企图从海上增援战场的陶氏水军,并切断敌人的退路。

    黑夜中敌我不明,大林宽人直接大喊:我们是双屿水军,特来支援陶大人。。。

    卯时(清晨六时),太鼓齐鸣,冲入陶晴贤大营的大林宽人依靠水军的火炮不断轰击大营,而它的500人大部分为火枪兵,不断射击加大混乱

    看着陶晴贤大营慌乱,’毛利元就下达了突击命令,二千兵马直冲陶的本阵。变起仓促,陶军狼狈不堪,陶晴贤急命回身向山顶进攻,反而引发更大的混乱。此时,混过敌军防的大林宽人正面向塔之冈发起冲锋,宫尾守军也开城杀出,腹背受敌的陶军很快处于崩溃的边缘。

    此时海面上的冲家水军势,以能岛的村上武吉为总帅,分三番进攻敌水军势。第一番先以乱箭开道,穿插分割敌阵;第二番用火箭驱敌;第三番以秘传的火药烧毁敌船。最后才是武者船的白刃相攻。陶氏水军的混乱凄惨程度,比之陆地战场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战至午后,陶军终于全面崩溃。此战元就所以能够取胜,很大一点因素,与其后的桶狭间合战非常相似,那就是:因为地形的狭窄,使陶氏两万陆军无法铺开,人数众多不但不成其为优势,反而直接成为混乱的源泉。

    与此同时,海上的战斗也展开了。村上率领着强悍的水军,先将陶水军劈开,然后用火矢点燃敌船,还向敌船投掷威力巨大的火药,陶水军经不住打击,纷纷弃船登陆而逃。

    陆上陶军经几番的冲击,已陷入总崩溃的状态。士兵们无视陶晴贤的大声呵斥,争相向岸边逃去,与败退的水军相撞,又引发了更大的混乱。由于陶军士兵数量多,在狭小的空间内没有回转的余地,因此自相践踏伤亡的不计其数。

    到了下午,其他无路可逃的陶军开始散入岛上各处小路、山岭。大林宽人始终追击着陶晴贤不放。眼见如此大的溃败,陶晴贤一度打算冲入毛利军战死,被三浦房清死命抱住。

    以三浦的想法,如果逃到登陆时的大浦元,总可以找到船,只要逃出严岛,就有扳回的希望。于是三浦殿后,护送陶晴贤向岸边撤退。

    但是大林宽人知道陶晴贤的去向后,立即也对其展开追击,张信军追着追着500人拉出了一里的长度,最前面的大林宽人身边只有五六人,终于在岸边追到了陶晴贤,但三浦房清拦在他们面前,可如此大的功劳大林宽人怎能放过,七八人上去乱刀砍死了三浦房清

    陶晴贤赶到岸边后,没有一艘船的影子,而追兵已至。心灰意冷的他准备自杀。

    嗖~~一箭射入陶晴贤肩窝,还没等他起来就被大林宽人等人冲过来按住。。。

    没多久毛利元就收到消息,张信军大林宽人擒获陶晴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