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唐:归义天下 » 029 龙女离家,亲往敦煌

029 龙女离家,亲往敦煌

    龙拂延并没有当场决定是否要与归义军联姻,但当他派出次子龙突骑为使,前往敦煌近距离观察张承奉的时候,所有人都清楚,他已经对这件事动心了。

    过去归义军能够放任龙家占据肃州,那是因为他们自身陷入内乱。

    如今,归义军的大权重新回到了张议潮的后人手中,也意味着内乱已经平息。

    正如梁文进所言,曾经坐拥十一州的庞然大物,不会一直窝在沙、瓜二州,着眼于外,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而相较于安西回鹘、高昌回鹘,以及高原上的吐蕃诸部来说,肃州龙家与甘州回鹘相对弱小,东出,无疑是归义军对外扩张最有可能的方向。

    单单是甘州回鹘在步步紧逼,肃州龙家就已经难以支撑,若是归义军在西线发动战争,结果可想而知。

    龙突骑同样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一回到家中,他就叮嘱亲随收拾行囊,明日一早就要出发。

    “二哥,我听说父王要将我嫁去敦煌,是不是真的?”

    一名少女走进门来,问道。

    少女身材高挑,五官精致且深邃,异于中原女子。

    “阿妹又是从哪听来了这些风言风语,你是父王的掌上明珠,父王又怎么舍得将你远嫁。”

    原来少女正是龙拂延之女,龙元支、龙突骑的妹妹,名叫龙姬。

    龙姬将信将疑,但奈何从龙突骑的脸色看不出异样,也没有在她二哥身边纠缠。

    在告辞后,龙姬又找到大哥龙元支。

    “大哥,二哥方才都跟我说了,小妹就将要嫁去敦煌,你怎么不为我劝劝父王,难道你真忍心让我背景离乡,独自嫁去敦煌!”

    龙元支气急,他没想到龙突骑的嘴居然这么松,自家妹子从小刁蛮任性,此时让她知道将会被嫁去敦煌,还不得闹翻了天。

    “阿妹,你莫要听突骑胡说,事情还没有定下来,父王只是让他去趟敦煌,顺便观察张承奉的为人,并不是非要将你嫁给张承奉。”

    龙元支好言安抚,哪知道龙姬却暴跳如雷:

    “好呀!你们都骗我,二哥还说只不过风言风语,让我不要相信,原来你们真的准备将我嫁过去!”

    龙元支没想到自己居然着了她的道,看着龙姬双眼一个劲的在掉小珍珠,龙元支不得已,才将龙家如今艰难的处境告诉她。

    龙姬抹着眼泪,反驳道:

    “可、可与张承奉结好,又不是非得将我嫁给他,莫非除了联姻就没有别的法子了么!”

    龙元支点头道:

    “当然有别的法子,所以父王只是让突骑去一趟敦煌,而不是急着让他前去议亲。

    若是张承奉配不上阿妹,我们又怎么会强迫你出嫁。”

    龙姬这才止住了眼泪,她回到自己的小院,吩咐婢女道:

    “去将阿七唤来。”

    “公主,阿七如今在忙着收拾东西,明日跟随二王子出使,这时候找他来做什么?”

    “你快些去,我自有主张。”

    翌日,清晨。

    使团在王府外等候,龙突骑正与父母兄弟告别,只是送行的人群中,并没有看到龙姬。

    龙元支小声道:

    “可能是阿妹还没有消气,不肯见你。”

    龙突骑埋怨道:

    “大哥怎地这么没有防备,居然轻易被阿妹诈了出来。

    如今阿妹知道我瞒骗了她,只怕往后不会有好眼色给我看。”

    龙元支正要解释,却听龙拂延道:

    “好了,你们兄弟也别再窃窃私语,时候已经不早了,快点出发吧。”

    龙突骑立即向父亲辞行,翻身上马,带着使团离开。

    眼见龙突骑消失在街尽头,王府众人这才进屋。

    而此时的亲随阿七,被绑在了龙姬院中的柴房,连嘴都给堵住了。

    直到龙元支来看望龙姬,寻不到龙姬的踪影,才将他发现。

    龙拂延听说女儿混进了龙突骑的使团中,并没有龙元支预想的震怒。

    “就让她去吧,有突骑照料,总不会出什么岔子。”

    与此同时,出城后,龙突骑也发现了混在其中的龙姬。

    “你怎么跟了过来,还打扮成这幅模样。”

    龙突骑看着一身男装的小妹,诧异道。

    龙姬哼道:

    “既然是要为我相婿,当然得让我亲自去瞧,又不是二哥出嫁,哪有让你代劳的道理。”

    龙突骑本打算要让亲随将龙姬送回去,但龙姬执意不肯走,龙突骑只能勉为其难道:

    “你暂且跟我走着,我派人回去禀告父王,若是父王准你同行,我再将你带上,若是父王执意让你回去,你可不能违背了父王的命令。”

    “知道了。”

    龙姬答应一声,随即翻身坐上了马背,此前她担心被人看出来样貌,只能低着头牵马而行,唯恐让人看清了容貌。

    毕竟女扮男装,以她精致的容貌,再怎么精心伪装,也容易让人瞧出破绽。

    龙突骑无奈,只能派人回去报信。

    与此同时,身处敦煌的张承奉也收到了张文彻的回信,看着一日一夜狂奔四百余里,不曾合眼的张澈,张承奉赏了他一些钱,让人将张澈带回去休息。

    张澈领了赏赐,欣然告退。

    张承奉拆看信件,正如张澈此前转述张文彻所言,张文彻在信里劝说张承奉不要轻举妄动,如今他才刚刚掌权,一旦冒然出兵,打了败仗,必然大损声威。

    张文彻希望张承奉能够暂时安于现状,等到将来根基深厚之时,再图军功。

    到那时,即使是遭遇失败,也不足以动摇张承奉的节度使之位。

    张承奉对张文彻的态度其实早有预料,自己这位老师,行事太过谨慎,向来都是料敌从宽,预己从严。

    难免会夸大敌人的强大,同时错估自己一方的实力,从而生出悲观的判断。

    但张承奉之所以要与张文彻说起这件事,也是因为他清楚,只要自己做出了决定,张文彻就会全力以赴的支持自己。

    真要找一位前人作比较,就非得是东吴的带投大哥张昭。

    赤壁之战前,张昭力主投降,可一旦孙权决心联刘抗曹,他也在尽心尽力的为周瑜主持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