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超级大脑:从笑傲开始内卷 » 第二十九章:蠢不自知 辜负忠义

第二十九章:蠢不自知 辜负忠义

    岳不群被他的这番充满了天真幼稚的话语,给气的险些就是一个仰倒。

    世间怎会有这等不分轻重,不知正邪的人,他怎么活到如今的,怎么会有人蠢到这等地步?

    岳不群被他的话语,惊得怔在原地半晌,然后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无奈只能摇着头,碍于自己的身份,继续劝道:

    “刘贤弟,你这话可不对了。你顾全朋友义气,原是令人佩服,却未免不分正邪,不问是非。

    魔教作恶多端,残害江湖上的正人君子、无辜百姓。

    只因一时琴萧投缘,便将全副身家性命都交给了他,可是将‘义气’二字误解了。”

    这话其实说的是再正确不过了,可总有些人执迷不悟,总要用性命去付出代价。

    唯一值得难过的是,他非但要自己付出代价,还总是会牵连别人,一起为他的选择,同样付出代价。

    所以,类似像刘正风这样的人,其实是不值得去拯救的,因为他们总是会一脸天真无辜的将事情搞砸,然后告诉你,他们也不想这样的,总是逼不得已才会作此选择。

    可惜这是封建时代,讲究的是宗族血脉牵连亲族的宗法统治体系,一个没有人道主义文明的时代。

    一个人犯了错,很大程度上为了杜绝后患,总要将你的全家都一起清理干净的。

    对于这个结果,刘正风竟是丝毫都不在意。

    仿佛他人的性命就应该无条件的为自己去付出,且无怨无悔。

    因此,刘正风只是淡淡的一笑,继续说道:“岳师兄,你不喜音律,不明白小弟的意思。

    言语文字可以撒谎作伪,琴萧之音却是心声,万万装不得假。

    小弟和曲大哥相交,以琴萧唱和,心意互通。

    小弟愿意以全副身家性命担保,曲大哥是魔教中人,却无一点一毫魔教的邪恶之气。”

    这可不是他岳不群,不愿意救他,而是他自己见路不走,自赴死地啊。

    于是,长叹一声走到了天门道人身侧,劳德诺、岳灵珊与陆大有等人,也都随着站了过去。

    定逸师太一脸失望的望着刘正风,问道:“从今而后,我叫你刘贤弟,还是刘正风?”

    刘正风脸露苦笑,道:“刘正风命在顷刻,师太以后也不会再叫我了。”

    定逸师太面露不忍的合十念道:“阿弥陀佛!”

    随后决绝的缓缓走到岳不群之侧,闭眼不再看他,说道:“魔深孽重,罪过,罪过。”恒山派的诸多座下弟子,也都跟随了过去。

    费彬大义凛然的说道:“这是刘正风一人之事,跟旁人并不相干。

    衡山派的众弟子只要不甘附逆,都站到左首去。”

    和原著中有所不同的是,眼下的嵩山派所作所为,一切都是合乎情理,契合道义的。

    就算眼下让衡山派的子弟站队,都是为了挽救衡山派。

    衡山派的人,非但说不出一句怨愤的话来,还要感谢嵩山派的人,能够在谋反叛逆的罪名下,拉了他们一把,将衡山派与刘正风之间,撇清干系。

    衡山派上下,都要承他这一份情义。

    同时,让五岳剑派的所有人站队,也都是为了他们好,在明面上,也是为朝廷辨别忠奸,分清敌我,不使无辜者遭受牵连。

    这等处理的手段,岂是原著中那么粗糙简陋的办法,能够媲美的?

    只是,这样的手段,怎么可能是左冷禅这样的江湖草莽所能够具备的?

    难道说左冷禅在这次青城山松风观事件之后,另外又聘请了一些外援?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玩弄阴谋诡计,江湖上的人,确实不是那些读书人的对手。

    而恰恰嵩山派所在的中岳嵩山中,是有一座天下读书种子汇聚的书院:嵩阳书院。

    那里汇聚了天下无数的天才俊杰,读书种子,从中寻找一二家贫有智慧的读书人,来为嵩山派参赞谋划的军师型人才,想必也是轻而易举。

    在人群中潜伏静默的林平之,看着眼前处理事务,竟与原著中完全不同,显然高明了不止一筹的费彬,心中自然是有所猜测。

    费彬要求衡山派弟子站队,显然是给了他们一个撇清关系的机会。

    大厅中寂静片刻,一名年轻的衡山弟子站出来说道:“刘师伯,弟子们得罪了,师门为重,祖师传承不敢言弃!”

    刘正风也不怪罪,知晓他们并不是不愿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只是衡山派的未来着想,为祖师的道统传承为重。

    衡山派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和自己划清界限,以此来表明,衡山派并未参与到其中来。

    因此,对于他们的选择,刘正风非常的理解,眼中含泪的点头赞许道:“好,好,都是好孩子,刘师伯不会怪你们的。”

    当下便有三十余名的衡山派弟子,走到恒山派群尼身侧,这些都是刘正风的师侄辈。

    衡山派第一代的人物都没到来,也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眼下刘正风显然是孤立无援,值此紧要时刻,显然只能由这群新一辈的弟子来承大梁,做抉择了。

    费彬紧接着又道:“刘门亲传弟子,也都站到左首去。”

    向大年朗声道:“我们受师门重恩,义不相负,刘门弟子,和恩师同生共死。”

    刘正风热泪盈眶,道:“好,好,大年!你说这番话,已很对得起师父了。

    你们都过去罢。师父自己结交朋友,和你们可没干系。”

    米为义刷的一声,拔出长剑,说道:“刘门一系,自非五岳剑派之敌,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哪一个要害我恩师,先杀了姓米的。”

    说着便在刘正风身前一站,挡住了他。

    嵩山派眼下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尽可能的剥离干净,一切与刘正风有关的人和事,最忌惮的就是有人站出来,公然的对抗嵩山派的部署,去争取不应该的同情和人心。

    因此对于米为义和向大年的举动,最是恼恨,心中当即杀机泛起。

    二话不说,丁勉当即就是左手一扬,嗤的一声轻响,一丝银光电射而出。

    刘正风心中一惊,立即伸手在米为义的右膀上一推,内力到出,米为义向左撞出,那银光便向刘正风胸口射来。

    向大年护师心切,手中一时间也没有武器,只能纵身而上,只听他大叫一声,那银针正好射中心脏,立时气绝身亡。

    刘正风左手将他尸体抄起,探了探他鼻息,回头向丁勉道:“丁老二,是你嵩山派先杀了我弟子!”

    丁勉心中恼恨向大年和米为义的举动,脸上也是一片森然的说道:“不错,是我们先动手,却又怎样?”

    刘正风提起向大年的尸身,运力便要向丁勉掷去。

    丁勉见他运劲的姿势,素知衡山派的内功大有独到之处,刘正风是衡山派中的一等高手,这一掷之势非同小可,当即暗提内力,准备接过尸身,立即再向他反掷回去。

    哪知刘正风提起尸身,明明是要向前掷出,突然间身子往斜里窜出,双手微举,却将向大年的尸身送到费彬胸前。

    这一下来得好快,费彬出其不意,只得双掌竖立,运劲挡住尸身,便在此时,双胁之下一麻,已被刘正风点了穴道。

    刘正风一招得手,左手抢过他手中令旗,右手拔剑,横架在他咽喉,左时连撞,封了他背心三处穴道,任由向大年的尸身落在地下。

    这几下兔起鹘落,变化快极,待得费彬受制,五岳令旗被夺,众人这才醒悟,刘正风所使的,正是衡山派绝技,叫做“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

    众人久闻其名,这一次算是大开眼界。

    这一套“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乃衡山派上代一位高手所创。

    这位高手以走江湖变戏法卖艺为生。

    那走江湖变戏法,仗的是声东击西,虚虚实实,幻人耳目。

    到得晚年,他武功愈高,变戏法的技能也是日增,竟然将内家功夫使用到戏法之中,街头观众一见,无不称赏。

    后来更是一变,反将变戏法的本领渗入了武功,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这位高手生性滑稽,当时创下这套武功有戏自娱,不料传到后世,竟成为衡山派的三大绝技之一。

    只是这套功夫变化虽然古怪,但临敌之际,却也并无太大的用处,高手过招,人人严加戒备,全身门户,无不守备綦谨,这些幻人耳目的花招多半使用不上。

    因此衡山派对这套功夫也并不如何着重,如见徒弟是飞扬佻脱之人,便不传授,以免他专务虚幻,于扎正根基的踏实功夫反而欠缺了。

    刘正风是个深沉寡言之人,在师父手上学了这套功夫,平生从未一用,此刻临急而使,一击奏功,竟将嵩山派中这个大名鼎鼎、真实功夫决不在他之下的“大嵩阳手”费彬制服。

    他右手举着五岳剑派的盟旗,左手长剑架在费彬的咽喉之中,沉声道:“丁师兄、陆师兄,刘某斗胆夺了五岳令旗,也不敢向两位要胁,只是向两位求情。”

    这话一出,当即让隐匿在人群中旁观的林平之,内心不由的发出一声叹息,这刘正风当真的害人害己,他不知道此话一出,可是让那向大年,真个就算是白死了。

    可惜了他一片赤诚,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去践行自己的忠义之道,却是跟错了人。

    在这等生死之际,犹自天真,竟想与敌人妥协。

    难道他的门人弟子们一条性命,就连畜生都不如吗?死了就没有任何的价值?

    由此可见,刘正风的拎不清,是一贯的由来已久,绝非只是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