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超神:重建地球文明 » 第46章:验证

第46章:验证

    车上,杰斯在方向盘右边的荧幕点了几下,整台车进入自动驾驶模式,随后他便两手一摊,枕在后脑上,全身放松的靠着椅背,语气轻松的说道:

    “哎呀,就知道刘闯这哥们迟早犯事,这下终于找到理由把他抓过来了。”

    “啥意思啊?什么叫我迟早犯事,哥那是维护地下社会的秩序,顺便带小弟混日子!”后座的刘闯听到杰斯的话,不满的反驳道。

    杰斯回头看着刘闯,一手靠在座椅上,顺手摘下墨镜,疑惑的说道:“你们的社会福利已经高到能让你们混吃等死一辈子了,你不好好培养点兴趣爱好,自己犯事被我们抓了个正着,送去改造改造怎么了?”

    杰斯下意识的把自己与地球文明分割开,用了“你们”一词。

    但刘闯明显没感觉杰斯话语中的异常之处:“我那是…..”

    一旁杜蔷薇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别说现在,光是你之前打断警察过的腿,就能送你进去牢里蹲了,你之前不是听到一个声音说你是诺星战神吗?这才是我们找你的原因。

    “还有你,杰斯,你准备怎么把葛小伦那家伙也骗进来?”

    杰斯一听就不乐意了:“怎么能说骗!你看看葛小伦那哥们,大学生,即将毕业,未来有大好人生,偏偏是个学文的,成绩也不咋地,工作不好找,这时咱们在找上门,把他吸收进来岂不是轻轻松松?

    “哪怕再不行,我们不还有你吗?”

    “我?”

    杜蔷薇上下扫视了杰斯几眼,明显感觉他又在打什么鬼点子。

    “是啊,不用你做什么,只要你两天后跟我走一遭就行!凭我的口才,指定让那小子自愿进来!”

    杜蔷薇把头偏向一旁,不再理会杰斯的自卖自夸,看着车辆缓缓驶入超神学院的公开驻地。

    联合国的旗帜在门口飘荡,门口两个哨岗站着的卫兵都是联合国的人,杰斯随手将身分证明递出去,卫兵拿起证件靠近感测器。

    “滴”的一声响起,身分通过,车辆缓缓驶入这个半军事半研究性质的基地。

    随着地球文明大量与各外星文明进行交流,超神学院非本土势力这件事也早已公开,当然包含他们曾经在宇宙中的各项事迹。

    民众对于超神学院公然存在于地球上早已習慣,更多的是對他們的日常生活沒什麼影響。

    表面上看,超神学院这些人是难民,仅仅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自主权。

    而从实际上也是,不过他们的存在对于地球文明而言是一件好事,技术与文化上的交流,总是能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带著文明进步。

    ……

    太阳系,火星,赤道附近。

    阳光透过稀薄的大气,照射在火星表面的漫漫沙尘上,荒芜星球上时不时扬起大规模的沙尘暴,赤色的砂砾被扬起到由二氧化碳组成的空气中,造成一片灰濛濛的景象。

    大量工程器械停放在一处盆地内,周围还可以看到还没拆掉的辅助支架,无数身穿防护服的工人行走在其中,准备将剩下的建材与设备回收。

    盆地中央,一个约有一栋楼房大小的装置正静静的矗立在那里,顶端有一个类似雷达的圆弧型装置,直指天穹。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东西确实可以算得上是大楼,内部是有通道供人活动,平时也会有人常驻在此。

    内部的能源枢纽也是需要人员维护的。

    “装置已经完工了,葛洛亦克先生,接下来就是实际运行了。”一名主管人员拿着平板装置,一边确认着工程进度,一边向他一旁的委托人说道。

    确切来说,这是来自世界科学院的委托,用以验证关于暗能量实际应用的构想。

    葛洛亦克看着眼前的装置,心情澎湃。

    暗能量天气改造装置,通过利用无处不在的暗能量,直接将其转化,变成各种天气现象,甚至足以大规模改变行星气候乃至于改变大气构成。

    葛洛亦克在两三年前提出的理论,现在以一座高楼的形式出现在他的眼前。

    平心而论,即便以楼房的角度去看,这东西也并不算大,但它却能高效的完成一个大型城市面积的环境改造,并在开启期间,维持着范围内的特定气候。

    葛洛亦克向负责人点了点头,说道:“开始吧。”

    负责人没有多言,在平板上点了几下,几道讯息传到大楼内的技术人员的个人终端中,所有人依序开启装置的各个功能部件,蓝色的能量开始在高楼表面流淌,最终汇聚到顶端的聚能装置。

    聚能时间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随后一道强大的能量流直射天际,在火星的大气顶层停止,绚丽的半透明帷幕自射流顶端放射而下,形成一个直径数百公里的半球形区域,云层自缺乏水分的天空中涌现,气压逐渐上升,暗能量正被这个发射塔转换成可供人类生存的大气。

    地表的土质逐渐变换,原本赤红色的荒漠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化成可供种植作物的肥沃土壤,让所有目睹这一切的人们感叹眼前的景色。

    只待后续人员将植物种子种下即可重塑生态圈,而这最多只需花上不到一个月。

    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就是这堪称神话创世的奇景,竟然是由人类自己一手创造而成的。

    依靠钢铁、技术、以及数以百计的工程器械以及数以千计的施工人员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建造的奇迹。

    还是tm一天只干8小时,磨磨蹭蹭的盖完的。

    当然这些土木老哥只负责最后建造的工作,那些材料,电子设备,以及各种零部件,是由火星其他人工穹顶的工厂制造,或是干脆从地球或其他工业空间站送来的,但依旧难以眼盖这些人眼中的震惊。

    绵密的雨丝落下,看着这一幕,葛洛亦克缓缓将自己防护服的头盔摘下,旁边的工地主管看到还想制止他,但突然,旁边工人兴奋的呼声让他停止了动作:

    “已经可以呼吸了!?”

    “啥?这才几十分钟不到……”

    “是真的!我刚摘下面罩吸了一口气,跟在地球的感觉好无区别!”

    “比隔壁星系的空气好多了。”

    “啥星系啊?”

    “半人马座啊,比邻星-b,听说改叫cyc星了,那里人类一样能呼吸,就是会有些过敏反应。”

    “我去,看不出來,你还是个资深土木老哥啊!”

    “……我怀疑你在损我,但我没有证据。”

    ……

    葛洛亦克深深吸了一口刚生成的空气,感受着雨水滴落在自己脸庞上的感觉,心情愉悦。

    效果好的超出预期,这种大气改造技术在经过这次的稳定性测试后,将会开始进行改良,直到范围能够覆盖整颗星球。

    与此同时,他心中的石头也放下了些许。

    就说拿暗能量改造气候,比搞个工程船队花十年费心费力的改造有效率多了吧。

    自己的同僚,也就是绝大多数地球本土学者都不看好这项技术,原因是理论的不成熟,以及暗能量的能量损耗问题。

    星球级别的改造,耗能是非常离谱的,更别说暗能量这种转化效率堪比核裂变的损耗。

    尤其是能量在输送、变压、转化编码成对应型态乃至于物质时,这种损耗会以指数级上升。

    可以说,如果按照传统方式,抽太阳的能量去改造行星,可能改完没多久,太阳寿命就又少一半了。

    但葛洛亦克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发现,以往超神学院提供的暗能量技术,损耗如此巨大的原因正是繁琐的转化。

    先是通过暗能量抽恒星能源,再通过暗能量,将恒星能源编码成特定型态,最终成为超级战士的力量来源。

    这其中,输送能量会有大量损耗,编码转换也有,而暗能量更是首先需要供给一般能量才能驱动。

    再加上开启暗位面也需要能量,引动暗位面的一切功能都需要暗能量作用,而超级战士又被要求能力全面,也就意味着一堆莫名其妙的功能都会被塞进暗位面或者基因引擎里,就连调用都需要无数能量,经过层层转换,才导致了造神科技的能量损耗惊人。

    换句话说,造神科技就是每跑一个函式就宣告一堆变数,各种函式之间还会互相调用,占用一堆空间跟资源不说,用完还不清空。

    这样做的结果,是整个代码跑起来是很快,但整个程式虚胖的很浮夸,驱动整个系统的能量需求极大,资源损耗自然一层接一层的套娃下去到很离谱的程度。

    但在目前宇宙中的造神文明看来,这种损耗都在可接受范围——宇宙恒星亿亿万甚至不止,而文明数量却远小于此,也许是因为他们经得起这种损耗,所以甚至连耗能优化都没多做钻研。

    葛洛亦克很好的发现了这一点,而在后续与怜风、语琴等前德诺技术专家深入讨论后,验证了这种可行性,不过她们当时也不看好他的工程。

    原因很简单,当初德诺星系长达千年的战争,把德文、诺言两个星球都压榨到了极限,他们自然尝试开发过能更高效利用能源的技术,但收效甚微。

    但怎么说来着,基础不行,在其之上搭建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葛洛亦克注意到,德诺文明的基础科学研究,相比地球文明的现有理论还有许多欠缺。

    甚至缺的过头了。

    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德诺文明的历史远比地球文明久远,甚至比另一个世界的地球文明更古老,按理来说应该要相对先进一些,不过细想来也并不让人意外。

    一般而言,技术路线在一个文明前进的道路上没办法验证对错,但葛洛亦克知道所谓的“平行宇宙”存在,也知道地球上有来自另一个宇宙的人类在掌控这个文明,自然也有足够的资讯去比较。

    白星的集团在吸收这些顶尖科学家时,自然是向他们揭示了自身的起源,比起用一堆谎言去解释那堆先进设备是哪来的,还不如直接把话说明白来的省心。

    两相比较一下,不难看出暗能量、暗位面实际涉及的理论之复杂,已经超过运用它们的难度。

    那是维度科技的延伸,而谈论维度将不可避免的涉及时空理论、弦理论,乃至于统一力场理论。

    涉及面向如此之多、那些文明即便有心研究,也难以面面具到,只能一根筋的往一个方向钻,不撞南墙不回头,最终导致严重偏科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因为没人。

    追求个体力量让造神文明的族群数量远少于普通文明,能负担科研任务的更是只有少数尖端人员,也就是文明主神,以及其他少数高阶神,而个体的力量是有极限的。

    为了缩短开发周期,所以优化啥的都不干,逮着恒星能量就往死里用,即便如此,光是将神体更迭一代,从三代到四代也花费了成千上万年。

    地球文明当前的发展重心在殖民扩张以及科研发展,在乌托邦式富足的生活标准下,鼓励民众发展个人兴趣,钻研新技术的政策一并推出,地联境内的科研工作者数量几乎达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足足十亿之多。

    即便是他这样不受学术界待见的课题,背后的研究团队规模也达到上千,经费更是因为他的老师尤里卡的保证以及白星的侧重,从来没有缺过。

    也因此他才能快速拿出成果,通过从结构上去优化能量损耗,在暗能量转成物质或者其他能源的阶段,他成功做到了损耗是正常情况下的十分之一,借由他的老师提供的设备以及海量人力支持,最终模拟出来在理想情况下的总能量损耗甚至降低了几个数量级。

    拿眼前的试验装置来说,它只需要一座试验型反物质发电站供能,甚至换成聚变电站也能满足能源供应,放大到星球规模上的能源消耗将不再是天文数字。

    而等到行星完全被改造,这些装置也可以转入待机状态,完善的生态圈会自行维持,无需外力帮助。

    这也为星球级别的快速环境改造提供了可行的基础。

    他看着眼前变得宜居的大地,脑海中正在构思着更多可行的暗能利用方式。

    在他看来,耗费几个月才能建成的固定式装置,还是不够用。

    或许可以试着从暗位面着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