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亮剑攒德械空投 » 第四十七章配发武器

第四十七章配发武器

    第二天,独立团出完操,吃过早饭后以后,在训练场列好了队。

    李云龙背着手,在他们面前走过,孔捷、赵刚、魏德玛也过来了。

    昨晚上他们三个,又把魏德玛折腾了半夜,把他的院子当指挥部了,今天还被李云龙拉过来当老师,给独立团的同志们指导意见。

    “同志们,知道今天让你们集合列队,是为什么吗?”!

    同志们齐声喊道:

    “不知道!”

    “知道!”

    “不会是要发枪吧!”

    李云龙走到同志们正前方,盯着眼前的战士们,严厉地的道:

    “屁!说不知道的,都是在扯淡,昨晚上那么大的动静?你会不知道?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心里面盘算什么小九九,对!没错!今天要给你们发枪,发崭新的德国枪。

    魏德玛先生分配给咱们独立团,500支驳壳枪、100支毛瑟步枪,你们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份,这枪啊!得配发给有本事的人。”

    “团长!那谁有本事啊?”

    “嗨!瞧你们这问题问得!谁有本事儿呢?那还用问?

    首先是各排的排长,然后连长、营长、警卫班、警卫排、通讯员优先配发驳壳枪。”

    得知独立团要配发德国武器装备,枪法好的战士们,玩命的训练体能和技战技能,为得就是能使上德国枪。

    枪法最好地,甚至可以说是全团最好地战士,将会着重培养,拥有的最好地资源倾斜待遇,可把战士们一个个都激动了。

    特别是孙德胜的骑兵连,精准射手排、掷弹排,个顶個的在训练场上嗷嗷叫。

    不刻苦不行啊,不然你凭啥用上德国武器店装备啊?

    “团长,给我们骑兵连配发枪吗?”

    李云龙心里一乐呵,骑兵连可是独立团的宝贝嘎达,驳壳枪肯定得配发,。

    “配发,孙德胜,你们骑兵连,每人配发2支驳壳枪,不过丑话我可得说在前头。

    你们骑兵连换下来的装备,得给其他营使用,训练还得加强,落下训练,我拿你试问”

    “是!保证完成任务!”

    经过一个多半小时的配发,李云龙才把枪配发完毕,得到新枪的战士们,眉开眼笑,而没分配到新枪的战士们,脸上不免有些失落。

    李云龙见状,鼓励道:

    “都拉拢着脑袋干什么?就因为没有领到枪?我告诉你们,这只是第一批。

    往后啊!魏德玛先生的飞机还会运来,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一个个的,还像个爷们吗?啊?

    领到新枪的战士们,也不要沾沾自喜,训练还得继续加强,没领到的同学们,更不要气馁,把本事训练好了,枪都有你的份儿”

    可不是嘛,魏大勇也换了两支新枪,心里美得不行,以他的身手配两支驳壳枪,到没有人说什么。

    难不成有意见,就想和他练练?那也得先考虑一下,打不打得过再说。

    “下面没什么事,各营组织带回,该训继续组织练训练。

    精准射手排的战士们和、营连排指战员们留下,今天由魏德玛先生指导训练课程。”

    “是!”

    轮到魏德玛上场了,李云龙清楚魏德玛肚子里的学问多着呢,一通好说歹说,魏德玛才表示愿意,在去旅部之前,对独立团精准射手进行加强训练。

    “同志们,我就不必过多介绍了,今天我们教学如何隐藏自己,等待时机一击毙杀敌人。”

    李云龙、赵刚会意后,让人把准备好的教学教具拿了上来。

    战士们见状,纷纷投去疑问的目光,那都是些什么?破布条、杂草、木炭粉、稀泥巴还有杂乱零碎。

    “同志们!在射击上,我就不过多赘述了,有的同志,用习惯了鬼子的三八式。

    再换上德国制式步枪,可能会用不惯,我也向李团长建议了,可以不强求,再使用德国制式步枪。

    相信同志们能选进精准射手排,手上都有着过硬的本事,首先体能上面是过关的。”

    精准射手排,接近40个人,其中王喜奎就是排里,最拔尖的射手,这次他也换上了德国制式步枪。

    “同志们!伱们在射击要领上,我还要对你们提出苛刻严格的要求,你们必须熟练掌握呼吸的节奏,只有才能精准的命中敌人。

    要把这种利落和习惯融进骨子里,下面有请王喜奎同志做示范,王喜奎出列!”

    “是!”

    实际上射击想打好,魏德玛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有一致性。

    说白了就是开枪的动作、姿势、呼吸都和上一枪一样,就是找点。

    脸靠在托腮板的位置,握护木的位置,扣枪机的指节,后手的位置,枪托抵肩的位置,趴着或蹲着和地面身体接触的点也不要变化。

    找到一个固定的位置、站姿、双脚跨立的幅度,身体的姿态。

    这些只要都保证能做到跟上一枪一模一样,别说能不能上靶子,就是连续5枪在靶子上打个奥运五环出来都行。

    这里面最好掌握的就是呼吸,呼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开枪,身体是最平稳的一个状态。

    剩下的,只要一致性保持够好,不说人人都是枪王。

    把这一套练会,射击考核50环问题不大。

    如果掌握的够扎实,训练量能上去,把弹道下坠的感觉摸索出来,还有枪的误差能有大致把握,在枪的有效射程和稍高出有效射程外的靶,也是能做到百分百中。

    根据个人训练量的不同,可以从400米50环,一直做到200米一枪开瓶盖。

    天赋这个东西其实,说到底更多的,还是个人的,一些对射击的技巧,理解和身体的稳定才能发挥正常。

    魏德玛让王喜奎,按照自己理解的射击技巧,向精准射手排战士们演练一遍,中间还不断,让在场的大家根据实战经验提出问题。

    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纠正不实用的战术动作,规范据枪姿势等,隐隐约约形成一套精准射手排的作训标准。

    李云龙、赵刚、孔捷和其他指战员们,也是看的津津有味,魏德玛充当独立团的教官啊!简直是物尽其用啊。

    赵刚甚至想到了,把今天的训练内容,写成报告,向总部汇报,希望能进行全面推广。